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北京
旅瑞杂忆
  赴瑞之路

  经过3年苦读,我终于在2003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博士学位。当时,周围的出国之风正盛,我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到外面去看看。按照惯例,一般是毕业前1年就开始往国外发求职信了,多数是四面出击,从各种渠道查到相关研究领域教授的联系方式后就发去求职信和简历。我记得自己发了20-30封,从杂志上读到Peter.Günter教授发表的文章就往他那里也发了一封试试,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回复,希望能安排一次电话面试。经过面试,新年刚过,我就接到了来自ETHZürich的“Offer”。虽然当时也有其它的“Offer”,但是来自这个美丽国度的邀请还是非常地吸引我,使我很快就决定接受邀请,赴瑞士留学。

  和同时代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当时还没有出国的经历,只能从老师们那里(化学所的研究员几乎都有国外工作经历)得到一些零星的印象。不过他们去的最多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这几个人才需求量大的国家,很少有人去过瑞士。所以出国前对瑞士并不怎么了解,除了知道那是一个永久中立、风景优美、富裕的欧洲小国以外,没有多少具体的印象。虽然从网上能看到一些关于瑞士的介绍,但心中对这个国家及其人民还是充满了神秘感,并且就带着这种神秘感踏上了赴瑞之路。

  欧风扑面

  永远都难以忘记第一次踏出国门时的那种心情:好奇、激动、兴奋,还掺杂着一点儿忐忑不安。一出苏黎世火车站,扑面而来的就是以往电影和电视上才能见到的各类欧式建筑,虽然看不出具体年代,但能读出蕴含其中的那种历经沧桑的典雅和安宁。当时恰值傍晚,教堂的钟声于各处此起彼伏,与国内的时空转换是如此之大,使人犹疑尚在梦中。

  瑞士的美是不须多言的,第一次目睹那扑面而来的青翠所留下的震撼至今难忘。即使在夏天也能看到远处的雪峰和近处的青山交相辉映,此时若乘着游船徜徉在湖上,就不由你不感叹造物者对这块土地实在是太过宠爱了。此外,遍布城市内外的供水设施,也可以说是别具风情,既可作为喷泉美化环境,还能让游人随时饮用而无口渴之虞。当然,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道旁路边以及几乎家家户户阳台上摆满的鲜花,为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更添了一种韵致。

  

  瑞士风光

  除了美景以外,到瑞士后最为惊讶的还有各种公用设施的丰富和便利程度,交通之发达自不必说,公共汽车上的提示按钮是如此方便,以至于我回国后仍习惯性地在车上寻找。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都有信息咨询服务,可以免费或仅花一两个瑞郎就能得到城市的地图和旅游指南,充分显示了这个国家在旅游上的周到服务。细细想来,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事情背后都是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高度发达其实并非原来想象的一栋比尔·盖茨之豪居,而是体现在工作生活各个末梢的方便和人性化。

  生活点滴

  总结在瑞士的生活,用“简单、安宁、舒适”这几个词来形容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刚开始,一切用度从简,工作就是生活的主要部分,业余活动很少。后来情况改变了一些,但娱乐也主要局限于在中国朋友之间的聚会、看看国语电影之类。直到离开瑞士,我还是对到酒吧喝一杯不怎么感冒。人和人的关系也相对简单。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寓,周围都非常安静,没有高声喧哗,没有不断的汽车鸣笛,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晚饭后我经常会散散步,那种悠闲宁静的生活写照仍历历在目。如果不是在苏黎世生活这几年,我是如何也想不到这个瑞士最大的城市居然了无喧嚣。说到舒适,也许周围的朋友都有同感,其较高的工资水平和工作生活的便利程度使得很多后来转战美洲大陆的朋友总有一种生活水平下降了一个档次的感觉。

  

  瑞士建筑

  但作为外国人而言,在瑞士的生活并不都是一帆风顺。首先,语言障碍就是一个明显的问题。苏黎世位于德语区,无论报纸还是广播电视都是德语,周围的同事在饭桌上也多用德语交流,无形中让你有一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其次,在某种程度上,异常安静的环境对远离故土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折磨。尤其在周末和假期,商店关门,街头冷落,让人很容易陷入深深的孤独之中。另外,呆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才是最大的问题,很多长时间在瑞士生活的中国人其朋友圈子还是以中国人为主。究其原因,可能主要还是文化差异,共同的兴趣比较少吧!

  当然,这些问题对旅居国外的人来说都是难免的。语言问题可以通过学习来解决,而且苏黎世的英语普及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地方,需要交流时大多数时候都能找到懂英语的人进行沟通。至于克服孤独,多参加活动就是一个好办法。例如,学联就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尤其是国庆和春节的两次活动规模很大,最多时达500-600人汇聚一堂),使大家有了结识新朋友的平台,慢慢朋友多起来,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就赶走了孤独和寂寞。解决文化差异是最难的,但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也是学习和了解当地文化的最好机会,只要肯付出努力,有心人总能在文化交流上开辟出一方沃土,并且收获着辛勤浇灌的成果。

  工作回忆

  

  作者与Günter教授(摄于2008年)

  其实刚到瑞士的时候,工作起步并不是那么容易。虽然通过了面试,但初始阶段在语言交流上还是存在困难,以至于沟通很慢。并且Günter教授希望我进入原本并不熟悉的非线性光学有机晶体这一领域进行探索,这和我在国内的工作虽然在一个大的领域内,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以上种种使我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完全确定研究的具体计划。

  由于一开始的合同只有一年,骤然进入一个几乎全新的领域感觉压力很大,交流上的障碍也使得只能自己多下功夫。记得当时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读文献,几乎把该领域的文章翻了个底朝天之后才确定了自己的工作方案。为了尽快出成绩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经常是晚上78点钟下班,周末只要没事就泡在实验室里,就连圣诞节的假期也是如此。那时大多同事下午56点钟就下班了,周末加班的则几乎没有,所以我经常是整座大楼里唯一的一个人。天道酬勤,这样苦干了一段后很快就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穷追猛打了半年之后终于写出了第一篇论文。这个速度在几乎同时期到达该实验室的几位同事中算是最快的了,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短短半年时间,体重就由原来的120多斤下降到了105斤,以至于一些原本合身的衣服都大了很多。

  工作的成功带来了更好的待遇,后来妻子也来到瑞士团聚并在ETH攻读了一个知识产权的硕士学位,并且毕业后顺利地在当地一家公司中找到了职位。虽然曾经考虑过在国外生活,但经综合考量后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发展。2007年底,就是凭借在瑞士的一系列工作成果,我得到了北京科技大学的教授职位,回到了阔别4年的故土。

  友谊花絮

  瑞士的人口只有700万左右,而其中外国人就有200万。国家虽小,却是一个种族和文化的大熔炉,来自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单单是我工作的非线性光学实验室,虽只有三四十人,却来自于三大洲的十几个国家。无论来自何方,大多数人都非常友好,相处的也比较融洽。经过长期的交往,我和其中一些人还成了好朋友。其中关系最好的一位叫Abu,是印度人,在我刚到的时候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们慢慢就成了几乎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经常互相邀请对方到自己的家里做客。他有两个儿子,由于希望他们都能接受西方的教育,所以选择了长期在欧洲呆下去。另外,Günter教授的秘书Lisa. Artel是一位非常热情的瑞士女士,她待我和Abu都非常好,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在住单身宿舍的时候,我还认识了一位来自埃及的朋友Mangti。他是我的邻居,独自一人在瑞士工作了20多年以供养在埃及的全家。我们经常在一起吃晚饭,在饭桌上政治、经济、文化无所不谈。虽偶尔有些争论,但同来自于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共鸣多一些。

  

  2005Zuoz之行的合影,右5Poderwils夫人

  在瑞士有一些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很有感情、为中瑞交往做出了很多贡献的人士,曾任瑞中友协副会长的Poderwils夫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她出身于一个成员遍布德国和瑞士的历史悠久的贵族家庭,出于友好及对中国文化的感情,经常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帮助。比如帮助苏黎世学联联系参观诺华和罗氏、参观瑞士的啤酒厂,甚至自己出资帮助中国留学生去游览德国的博物馆。印象最深的是,她曾经邀请我们十几个中国留学生去其家族在瑞士的滑雪胜地圣莫里茨附近的度假地 (Zuoz) 去度周末,那是我们第一次住在瑞士人的家里体验生活,成为了我旅瑞4年间一次难忘的生活体验。

  文化思考

  瑞士4年,工作上的探索和收获使我受益良多,生活上也深深体味了美好的异国风情,种种经历和感触绝不是一篇小文章就可以写完的。但慢慢咀嚼起来,最大的收获或许是对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的深入了解并认识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程度是如此之深,也许我们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能说出无数的例子来证明它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我们的思想感情乃至文化氛围的影响之大。然而由于“身在此山中”的缘故,仍处于这个大交流和大变革之中的我们很难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上去全面诠释它,当然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一轮的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有很多层面,由于宗教因素在文化诸元中重要的作用,其中宗教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或许是最深层次的交流之一。东方文化中,经过近两千年的融会贯通,本来是外来宗教的佛教已经与本土的儒道文化融合在一起而共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则在经历了一个持续千年的“黑暗中世纪”之后迎来了文艺复兴和科技革命,从而迅速确立了西方文化在1920世纪的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地位。然而,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西方,基督教信仰影响力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生活优裕的人们对上帝渐渐不再存有敬畏之心,教堂也日见空落。而在东方,带领中国走向内向以及忽视科技发展使原有的文化体系备受责怪和质疑,加上其它种种原因导致了信仰的缺失,并进而致使整个社会的道德防线在物欲的诱惑面前一再后退。东西方的经济虽然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并不能掩盖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为一种精神需要,信仰的需求仍然存在。并且借助文化交流出现了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源于东方的佛教在西方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人籍此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另一方面,道德沦丧使“原罪说”更易被接受,基督教思想在东方的传播也越来越广。这种宗教文化交流的最终结果如何还难下结论,但其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应该可以使东西方文化中隔阂和相对立的因素减少很多,而互相理解和共容的基础会更加坚实。

  结束语

  新近涂鸦了一首五律《瑞士》,就以它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三强列鼎峙,胜境荟其间。

  雪映千山翠,霞妆万壑斓。

  躬耕无僻壤,谨守尽雄关。

  何处觅舟子?桃林夹岸弯。

  (作者系致公党北京市海淀区党员,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310月至200712月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Zürich)的非线性光学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光学材料,合作导师为Peter.Günter教授。在瑞留学期间曾任苏黎世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副主席。)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