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北京
让人们有更多的地儿去健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安康一小学考察调研时,一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道出了对小学生积极参与强身健体活动的希望。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次影响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再次印证了提升全民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

  当下,全民健身需求日益高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但与建设世界体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在一些地方,体育场地设施供应不足,制约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发展体育运动的初心就是增强人民体质,我国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机制,提供便利的体育设施和丰富的体育产品,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国务院去年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说,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笔者注意到,在《纲要》中提到的体育强国建设的九大工程项目,排在第一位的是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程。

  事实上,这些年全国各地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自2016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共投入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38.2亿元,资助地方建设社区健身中心、体育公园设施、健身步道等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国家发改委在“十三五”期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地等体育设施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97亿元。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2018年调查报告,就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来讲,全国有12个省(区、市)达到1.8平方米,已提前实现《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设定目标,其中北京、广东等5个省(区、市)达到2平方米。

  尽管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与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区内规划体育用地较少,现有体育设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较少等问题。在贯彻落实《纲要》时,需瞄准问题,精心谋划。

  更新城市管理理念,从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认识定位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作。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从城市规划层面保证体育用地总量需求。进行城市建设项目审批机制创新,鼓励利用城市腾退空间,利用商场、库房、废旧厂房等改建健身场地设施,既减少空间资源闲置和浪费,又能有力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建立联合督查机制,确保居民社区配建设施落实到位。居民社区内的体育配建设施,丰富了人们的闲暇生活内容,灵活便利进行体育活动,对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建立发改委牵头,规土、住建、体育等多部门参加的联合督查机制,严格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规定,开展居民社区配建设施专项督查。

  盘活存量,做好现有场馆对社会开放工作。我国现有数量众多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加强政策支持引导,鼓励这些大型公共场馆提供全民健身服务,继续大力抓好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工作。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丰台区工委主委,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