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吕耀中:推进大学生就业国际化 助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国际和国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国际化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大途径。 

  为此,建议: 

  一、依托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国际化就业能力。建议国内高校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内急需、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并结合我国实际,吸收和借鉴国外教育机构的办学特色和成功管理经验,提高办学水平;实施国际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跨国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国际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学生走向国际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 

  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观念的教师,要强化专业学科的国际化师资力量,有计划的选派青年骨干教师以访问学者身份到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研修,促进教师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形成;在课程内容上,应强化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和国际文化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国际学历、文凭的互认,打通国际人才流动渠道,更好地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借鉴香港和台湾地区高校做法,推行大学生海外实习计划,积极创建海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海外实习需求的同时,依托基地扩大学生国际化就业;政府部门为高校学生海外实习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如对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接受学生海外实习可以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等。 

  三、实施“学士后流动站计划”,实现学生定向培养和就业。在外资企业建立“学士后流动站”,学生可以在大学教育阶段,自愿申请加入“学士后流动站”,外资企业根据需求对站内学生进行包括专业技术、语言、中外文化差异、礼仪公关等各方面知识的集中培训,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毕业就能上岗的国际化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大学生毕业后首先进入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公司实现初次就业,经过一年左右的专业实习和实践锻炼后,再经选拔派往国外公司工作,进而实现二次就业。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