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天津
致公党员王晔做客政协民心桥节目 关注“地摊经济”

  6月5日,致公党天津市南开区委党员、市政协委员、南开区政协常委,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晔,做客由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共同主办的政协民心桥节目,就日前热点的“地摊经济”从专家角度予以解读并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

  节目中,王晔教授就地摊经济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及对策建议与直播间内各位学者、市城管委负责同志,及广大听众进行了充分地讨论。从转变治理观念、制定完善制度细则、人性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个人观点。
 
  致公党员王晔(右)做客政协民心桥节目,并就“地摊经济”提出意见建议
 
  发展地摊经济的问题和对策
 
  地摊经济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大意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合法性及利弊一直存在争议。目前许多城市对地摊经济进行封杀,主要由于其外部成本溢出效应,如影响市容、阻塞交通及环境卫生问题等。而且,管理地摊经济的社会成本偏高但常常收效甚微。地摊经济亦有其优点,如便利市民就近生活购物,还因交易成本低成为城市消费有益补充,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部分低技人员的就业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冲击很大,波及到了就业,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是,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为近年高峰,另有一定比例的农民工尚未返城。且在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保就业位列首位。当然,开放摆地摊并不意味着可以乱摆乱放。在释放“地摊经济”活力缓解就业问题过程中,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倡导城管等管理人员由“驱赶型”向“服务型”理念转变,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
 
  地摊经济存在的问题
 
  环境卫生问题。地摊活力释放的同时,也给环境卫生带来了挑战。地摊势必会产生大量垃圾。烧烤小吃摊的油烟,随处可见的竹签、包装盒、塑料袋、卫生纸等等,不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会造成脏乱差的现象,影响市容和人民的生活体验。
  扰民问题。部分摊主晚上彻夜通宵摆摊贩卖,对摊位地区的居民造成严重影响。
  占道经营,影响交通。流动地摊涌入街道小巷,部分商贩毫无底线的占用公共车道,给正常的交通通行带来很大的阻碍。还可能会发生车辆与路人的剐蹭,造成安全问题。
  商品质量问题。地摊中的烧烤、凉皮等小吃摊子大多是无证经营,摊主也没有健康证,食品安全难以保证。一些商品货源难查,甚至就是三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地摊的流动性很大,消费者不容易在购买商品出现问题后及时找到摊主进行赔偿,售后无法保障,极大可能会侵害消费者的权益,甚至会威胁身体健康。
  争抢摊位,恶意抢占。随着地摊经济逐渐放开和暑假的到来,公园附近或者商业街附近夜市会逐渐繁忙起来,可能会造成地摊摊位需求大于场地位置的情况,从而会出现争抢摊位和恶意抢占的现象,这对于周边安全稳定是不利的,也要警惕“地头蛇”等霸主问题。
  摊位简陋、摆放混乱、基础设施不到位,商贩安全意识不够,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对策和建议
 
  针对地摊经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从观念意识、制度完善、管理措施、人员配备、组织配套五方面统筹兼顾,释放出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
 
  转变治理观念,提升服务意识。
 
  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顺应地摊经济导向,加强调研、精心谋划,对城市环境和市容秩序重新制定标准,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业态重新定位,重新设定管理服务目标,转向服务思维,在不影响城市管理的前提下,让地摊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并存。
 
  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细则。
 
  实行信用分制度来避免“脏、乱、差”现象的出现。提前划分摊贩区域并根据实名登记进行安排,每天每个区域派专人根据出摊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哪个摊位走的时候乱丢东西,或者不收拾干净就走,把地面搞得“脏、乱、差”,直接扣信用分,扣分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削减对其相关服务支持,比如,降低贷款额度等。
  合理规划摊贩经营区域和经营时间。各地应根据本地城市规划布局、常住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划分流动商贩的经营禁止区、限时经营区和允许经营区,明确哪些路段可以从事占道经营,哪些时段可以放开经营,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影响行人和车辆正常通行,不侵害他人合法利益前提下,允许在公园、广场、步行街等附近开辟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并及时通过平台系统等向社会公开发布,便于流动商贩寻找经营地点。
  尽快制定“地摊经济管理暂行办法”,使地摊经济行为有规可依、有规必依。在放开政策制定上要细化规定细则,保障实操可行。比如,在哪些路段、什么时间允许摆摊,哪些行业属于鼓励、准许,限制地摊经营的范围,市场卫生维护等都要规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要明确管理部门的责任,也要明确经营者的责任。
 
  坚持市场监管原则,加强人性化管理。
 
  严格管控商品质量问题。对于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摊贩,应该按规定给予处罚,让从业者严守法律的底线,促使其规范运行,也能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具体建议如下:(1)城市城管部门要做好前期登记和后期监管工作,当消费者售后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的找到相关摊主;(2)市场监管部门针对食品摊位要要求经营者提供该摊位所有人的健康证证明,并每天巡视抽查,对于无证经营的摊主要取消其出摊资格并处以相应罚款;(3)摊主不仅要向顾客提供支付的二维码,同时也要给顾客提供售后的联系方式,当产品有任何质量问题,或者不懂得如何使用,可以及时跟卖家取得联系,而不是收款后便不见踪影;(4)可借助互联网思维提升管理效率,如网上申请、登记、报税等;(5)虽然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控制,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地摊经济必然会带来较大的人员流动,因此要建立防疫应急管理制度,包括对进出相关区域者测量体温等。
  提供基础设施帮助,主要在于水,电和卫生间,这有利于地摊经济拓展营业模式。提供雨棚,遮阳棚有利于形成固定营业地点,长期来看实际上可以降低管理费用,甚至有可能提高区域的治安。提供仓库可以降低地摊从业人员的现金流压力,同时防止盗窃。增加消防安全宣传,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方案。
  积极引导,人性化管理。对商贩开展相关行业规则培训,帮助其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育其遵守卫生、安全等规章制度。积极搭建沟通咨询平台,为商贩创业创造条件,引导摊主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如食品可提供外卖、特色手工艺品可开设网店、街头表演并同时在线上直播等,在摆摊的同时也在线上扩大影响力,增加营业收入。对“地摊经济”的管理要本着人性化原则,在每一个摊主背后,可能是一个赖以为生的家庭,承载着创业的梦想,处理好“情、理、法”的关系,对经营者做好教育引导,对可能出现的矛盾以充满人情味的方式进行化解,在一定条件下对轻微违法行为给予容错改正机会,避免“一刀切”执法,向市场释放宽松政策支持的积极信号。
 
  加强服务人员配备,组成专门工作小组。
 
  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模式。工商、税务、卫生防疫、城管等职能部门、各街道、各居委会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地摊管理工作小组,对地摊商贩进行监督管理,杜绝抢占摊位、“地头蛇”等现象。引入企业的力量。很多物业企业在流动摊贩疏导、智慧农贸市场、配套停车服务、水电配套、公共照明、区域监控、24小时保安、集中垃圾清运等方面是有先进经验的。引入企业角色对城市的公共资源按市场化原则做运营,其盈利部分可以反哺城市公共管理,形成了造血机制。摊位的具体管理应通过制度的形式尝试交给企业,形成企业助力。
 
  推进组织培养建设。
 
  允许区域内的地摊经济从业人员自发形成群体组织,参与到对"地摊经济"的管理和服务中来,鼓励地摊经营者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增强群众自治能力。政府通过与组织的协商可以降低沟通成本。例如在韩国,地摊被称为“道路文化”,同区域摊主成立了“小摊业主协会”对地摊经济进行管制,同时解决从业者遇到的问题。
 
  总之,管理地摊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要明确责任,严格监管各自领域的工作,又要密切合作,整体推进。只有如此,地摊经济才能健康发展,真正起到保就业、惠民生、促发展的作用,让城市“烟火气”真正暖人心。(图文:张红颖)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