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浙江
义利并举 至公至善

  

  如果您走近浙天集团的董事长黄盛林,这位浙商给您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他的睿智、低调和善良——“宅心仁厚”和“聪明内敛”用在他身上,很是贴切。他不事张扬,但总能感觉到他对周遭人的关爱,默默的、轻轻悄悄的,亲切的姿态、宽和的态度,如春风化雨。但他又是一个地道的生意人,在风谲云诡的商场竞争上,悄无声息却又细致到几近完美地践行着他的从商之路。

  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能够很淡然地和您一起喝茶、聊天,商海沉浮多年,他早已学会了荣辱不惊;他也会和您一起探讨“生意经”,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商道即人道是他所推崇的从商理念。和很多浙商一样,言谈之间,他流露出更多的是对恬淡的生活的渴望,他更懂得去珍惜一些生意场外难得的友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

  厚积薄发,巍然成自然

   自1995年创立以来,浙天通信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集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维护于一体,行业涉及通信产业、信息科技、市政交通、电力产业、新能源等领域的现代化集团公司,2015年企业产值已达十多亿元,业务遍布全国各地

     20年的创业历程,自然有着无法回避的艰辛,可这一切在掌舵人黄盛林的描述里却异常简单。1989年随着支边的父母返乡,分配到事业单位之后不甘寂寞,1994年开始自找门路开始创业,刚好赶上改革开放的好年景,赶上了我们国家通信产业快速发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推进的好时机,顺风顺水地办好了几个公司并发展壮大为现在的浙天集团。他说这些的时候,带了点漫不经心,仿佛一切都是唾手可得,然而成功的背后是一次次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的理性判断。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随着交往的深入,在他身上,你会明显地感受到那种成功浙商特有的智慧、内敛与自信。他话虽不多,可你却能从他的寥寥数语中听得出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认知和精准判断。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国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阶段,大家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没有强大的背景、深厚的资本,拼的就是创业的热情和选择产业方向的正确性,他认准了形势,毅然决然走上创业之路。一路走来,从最初的作为行业先行者进入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到企业入驻鄞州创投园区,着眼于通信行业信息化配套功能,主动接轨宁波城市发展的节奏,再到在多个省份设立分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业务。而如今,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推动公司上市,推动集团事业的转型升级,把企业打造成国内的通信基础设施工程领域的一流服务商。他似乎总能在每一次的外部形势和行业市场变动中抓住黄金节点,做出关键性战略决策。

  准确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敏锐地捕捉市场机会,然后,秉承商道即人道的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业务、诚诚恳恳对待每一位客户、员工甚至每一位利益相关者,这看似简简单单的道理背后,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不简单。所谓大道至简、顺势而为,但认清天下之势,却需要独到的眼光与深厚的修为。循势而动,则顺境与危机中皆能捕捉到商机;因利势导,则万物皆为我所用。“善通者达、立信者行”,看似一切唾手而得,实则暗含商业的终极法则。厚积薄发,巍然成自然,或许这就是他扣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吧。

  饮水思源,积小善臻大成

  董事长黄盛林长得高高大大,似乎有点“南人北相”,可在与之攀谈过程中,你能够处处体会到,他是个内心很柔软、也很有情怀的人。譬如他的企业很快就要迎来新三板,很快就要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集团要以股份制的形式运转。那跟了这么多年的老职工怎么办?在新旧变换、市场瞬息莫测的时代里,那些还没来得及跟上企业最新运作理念,却忠诚敬业的老员工们,该何去何从?黄盛林董事长常常陷入深深的思虑当中。

  面对自己一手创立发展的事业,面对与他一路走来的员工,他常常流露出十分感性的一面,“公司的发展不再是钱的问题,我从心里面真的希望早日从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好好享受人生,因为我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可是,公司不仅仅属于我自己,它也是所有员工共同发展的平台,你创造了它,就更有责任让它健康成长。”他肩上的担子并不轻啊。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上一个台阶时,他都会更注重给予员工更多全方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也往往会更加注重反哺社会,从中形成一种长期的凝聚人心、激昂向上的企业文化。

  作为一个生活在传统与时尚、本土与外来交融的社会转型时代的企业家,无论像国学中儒家所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还是西方以人为本经营管理思维的渗透,他都能兼容并蓄。但是这些价值观他却可以通过极其朴素的语言来阐释:“我自己是吃过苦的人,也能够体谅到他人的疾苦。不懂得老百姓的苦,就会忘本,就得不到企业员工的认可,就会失了人心”。事实也是如此,黄盛林除了是个硬气的闯荡生意江湖的人,还是一位很心软仁慈的人,他确实见不得受苦的群众,大家有目共睹的是,自己企业员工和员工的子女谁家里遭了灾,他一定自掏腰包,给予慰问;谁家的孩子穷得读不起书了,他一定资助到完成学业。点点滴滴,让人铭记在心。

  翻阅资料不难发现,他所创建的浙天集团在回馈社会的公益事业中,一直在默默地付出,从1995年浙天集团成立开始,集团就本着传递“奉献、互助”的志愿精神,通过正规的公益组织,秘密地资助了众多学生,结队扶助。很多年前,早已捐助修建了两所希望小学,还协助民间公益性组织每年资助十多位贫困山区学生,从中学结队到他们完成大学学业。为了帮助家乡人,在横溪和白峰等相对落后地区结队了8位在校大学生,资助他们完成学业。此外,浙天集团还在某高校设立了三十万元的“浙天奖学金”,用来奖励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鼓励他们创新创业、成长长才。

  至今,在行业内,合作伙伴的圈子里,还流传着一个“握手”的故事。据了解,那是在一次项目庆典上,浙天集团的代表与业主方为项目圆满完成一一握手祝贺。在普通人眼里,这只是一场简单的礼节性时刻,但是业主方在活动结束后,特意带来一位业主代表年轻人,并告知浙天代表和年轻人,其实这位年轻人是众多浙天资助的贫困学生之一。这种不求回报,默默奉献,成为了浙天人一种企业精神的延续。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黄盛林董事长是个胸怀长远的人,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开战了新的一轮人才培育计划。他要深深地扎根在他创业的这片沃土上,培育一支既善于创新创业、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卓越团队,他们乐于助人、不计报酬、传递爱心,热衷公益事业。他们重视学习,懂得人才的涵义,不停让自己变得更善于学习,更能适应科技引领未来的时代生活。惟有如此,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勇于担当,一名党员的赤诚之心

      认识黄盛林董事长,很多人都是因为他是致公党宁波市属综合一支部的主任,37个党员的领头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想要带好一支队伍,真正在党员中获得好口碑,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人员结构多元化,来自各行各业精英的基层组织里,大伙的眼睛是雪亮的。甭管是怎样的身份,在支部的群体里,大家都在悄悄地衡量着。

      黄盛林董事长做得很出色。

      他不摆架子,不搞特殊,对每个党员都和颜悦色。支部会议举办得有模有样,支部活动紧密部署,调研课题尽早安排,财务公开透明,对于重要事宜广泛征求意见。在他的带动下,支部党员们为一名重病党员捐款共计一万七千元。市委会牵头发起的贵阳贫困学子结对助学活动,他承担了两位。支部活动,他尽量参加。市委会年度新春联欢活动,他鼎立支持。市委会重大举措,他贯彻落实。

      他以一贯平和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支部的成员们。对老党员嘘寒问暖,体贴入微;对困难病员,给予资金捐助。支部搞活动聚餐时,他让人把没吃完的饭菜打包带回。他似乎很是节俭,可他又很大方,悄悄地把先进党员的奖金捐给了支部,把个人调研所得留在了支部。

      人心就是靠这一点一滴捂热的。老党员夸赞了,年轻党员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大伙都爱来参与活动了。他又一次成功了。

      也没多大的豪言壮语,但支部活动就是开展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大家都在支部里感受到组织给予的快乐。譬如举行钓鱼活动,摘葡萄,年末聚餐,去外地考察。黄盛林董事长其实是个心细如发的人。他把很多事都想在前头,把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

      我们所感受到的,是这位企业家主任的完美领导。或许幸福感产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个党员都受到了关爱。没有顾此失彼,没有亲疏远近,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对党派事业,对党员朋友的一片赤诚之心。

  能够做好集团企业的黄盛林,同样能够带好支部的队伍。他又被支部党员们认可着,称赞着,也让30几位同志的心贴得更近,活动开展得更好。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黄盛林低调到几近沉默,却从行动中表达出了他坚定的人生态度。他看似柔和不浮夸的性格里,却蕴藏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淋漓尽致。看尽世态炎凉,却更懂人心可贵。他深知人生路上的冷暖,才更显大气豁达,更显自然本色!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