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浙江
古老的西柏坡 年轻的西柏坡

    2018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10月28日,杭州余杭区民主党派负责人、党外代表人士读书会的全体学员,来到西柏坡、李家庄,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年一度秋风劲。晚秋的西柏坡,碧空寥廓,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我们通过对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教学,在中共中央旧址、中央统战部旧址和西柏坡陈列展览馆的现场教学,《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音像教学,重温了那段逝去的峥嵘岁月,回眸于那红旗与枪弹共舞的激情年代。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但那段时期生气淋漓的生命形态,依旧让人驰想与怀念。中国共产党人的浩然之气,一往无前之气,就像不尽长江,滚滚而来,给我们以情操的陶冶、信念的复壮。 

  新认识:西柏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西柏坡,只是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一个百十来户人家的普通小山村。之前,我对西柏坡的认识,也仅限于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有关三大战役的零星影视镜头。但通过在西柏坡的学习,我对其历史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西柏坡也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当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处在重大转折时刻,西柏坡成为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了全国土地改革,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筹备了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党中央虽在西柏坡住了短短十个月的时间,但却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同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 

  “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这是周恩来总理为西柏坡作的题词评语; 

  “中国命运定于此村”,这是朱穆之同志的题词;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黄镇老将军的题词; 

 

  …… …… 

  如果把中共28年的革命史比作长江大河,上海石库门、嘉兴南湖是她的上游、源头。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时期,或如原始森林里幽咽的溪流,或如巉岩绝壁间奔泻的瀑泉,而且千汇百转,兼收并蓄,为下一段的浩浩洪流蓄积着必要的水量。西柏坡时期则如百鸟啼晨,唤来了中华民族的春天。就在这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最灿烂的时期,如长江冲出三峡、黄河闯开龙门,顿时出现了烟波万里的新气象,开创了与中华民族相称的新气派。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古老的西柏坡村,更像是一颗璀灿的明珠,在中华大地上与日月同辉、与星辰齐光。 

  新理解:西柏坡精神及其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中共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毛主席和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产生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等多种精神,它们一道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锻造的革命精神的一次大升华,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升华。作为共产党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孕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70年弹指一挥间。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从一定程度上讲,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可以说肇始于西柏坡。 

  70年前,共产党人从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场开步,背负四万万同胞的集体意志奋力前行;70年后我们顺着历史的弯道走来,走到了GDP世界第二。 

  70年前,我们处在中国革命的决胜阶段;70年后,我们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70年前,我们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7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临着更大的内外挑战。弘扬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需要牢记“两个务必”,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更需要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去攻坚克难,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更需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态度,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更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新觉悟: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 

  李家庄,一个坐落在太行山深处的寂静平凡的小山村,是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所在地。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大统战”而在中国统一战线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8年4月,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进驻李家庄,同年9月更名为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1949年3月,中央统战部离开李家庄村进驻北平。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这里聚集,中共和各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在这里共商国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里构架!这片红色的土地,见证了中国统一战线从战略策略走向政治制度的历史跨越,留下了许多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统战实践,揭开了新中国统一战线走向辉煌的新篇章。 

  进入中央统战部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上的12个大字:“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宣告着李家庄重要的历史地位。 

  其中,“民主人士奔赴解放区”这一展区在整个展厅中备受瞩目。1948年,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当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著名的《纪念“五一”节口号》,共23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5条:“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条是毛主席亲自修改加上的。随后,中共中央邀请李济深、冯玉祥、何香凝等29位及其他民主人士来解放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并接受邀请奔赴解放区,与中共共商建国大计。这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的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正式成立。“五一口号”的发布成为创立人民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动员令。 

  其中,1948年6月9日,中国致公党响应“五一口号”,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6月,陈其尤等代表中国致公党参加了新政协筹备会议,并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70年来,中国致公党不忘合作初心,致力为公,侨海报国。作为致公党的一员,我感到满满的骄傲。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70年来,多党合作的初心,风雨如磐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始终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要实现“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统一战线这个有力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也指出:“今天我们对“五一口号”的最好纪念,就是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岁月如歌,雄心澎拜如昨;回望历史,统战初心永在。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我们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要自觉弘扬优良传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砖添瓦、加柴填薪。 

  新思考:参政议政和增强履职能力 

  有种精神,历久弥新;有种信念,不忘初心。西柏坡的山光水色固然让人神情怡然,但这里厚重的革命历史沉淀更让人沉思。 

  “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来讲,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在西柏坡纪念馆研究室主任史进平研究员为我们所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期“赶考”路》的专题报告中,专门引用了习近平同志这段原话,以“审视内心,不忘初心”为主题向在座的学员提出三个思考问题:想想“加入党派为什么”?想想“在岗位上做什么”?准备“身后留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同志回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时,深情地说:“当年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从政,就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梁家河、正定、宁德……串串足印,串起不同的地名,但贯通着同样的大爱深情、人民情怀。正是有了这样的情怀,习近平同志无不为官一地、造福一方。这三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不是为我们作了最生动的诠释和垂范吗?! 

  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前辈的伟绩丰功给了我们无限骄傲与荣光。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里。面对问题,我们无需抱怨;面对困难,我们无需退缩;面对时代,我们应充满感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中共浙江省委也发出了“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发再出发”的动员令。我们应该努力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提升自身各方面素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更要清楚民主党派的职责,思考如何参政议政、如何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把个人梦想、党员责任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人生与家国情怀共振,我们一定能“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活出令人羡慕的生命形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人民的土地,为深沉的爱提供着最丰厚的精神营养。我作为党培养教育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省级农业技术带头人,每天嗅到最多的就是田野的芬芳,直接面对最多的就是基层农民。也曾迷茫,也曾彷徨,但在与纯朴的农民朝夕相处、摸爬滚打中,汲取了深厚的精神力量,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了从不懂基层到了解实际的转变。今后将脚踏实地扎根基层,在本职岗位上,按照信念、政治、责任、能力、作风五个过硬要求,提振勇于担当的精气神,更加用心的锤炼本领,滴水穿石,抓铁有痕,为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竭力尽智。 

  今天的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激情奋斗。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就是要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的追求融入民族的共同理想,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发再出发”新行程中,做一个信仰坚定的爱国者,做一个艰苦奋斗的建设者,做一个敢为人先的创新者,不负新时代、建功新时代,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为西柏坡精神打上时代的印记。这样,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回首往事,也能骄傲的说一句:这个世界,我曾来过。 

  难忘西柏坡,感谢西柏坡。(王玉坤)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