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浙江
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

  二月的杭城春寒料峭,当阳光透过窗棂洒下一片温暖,陈新宇已经在专家门诊忙碌开了,查看病例,询问病情,叮嘱注意事项……洪亮的嗓音,爽朗的笑声,她还是如往常一般风风火火,唯一不同的是坐着轮椅,脚上打着厚重的石膏。“陈主任,脚怎么了?”同事、病人关切地问。“没事,扭了,小伤!”陈新宇一边轻描淡写地回答,一边继续手上的工作。 

  …… 

  采访陈新宇是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对不起对不起,我来晚了,非洲的来访团刚走!”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陈新宇一路小跑着推开办公室的门,一边走一边道歉。好久不见,她还是我记忆中的样子:短发,圆脸,皮肤白皙,一脸暖人的微笑,步履坚定,温柔中透着精干。铿锵玫瑰——我在心里默默留下了印记。 

  采访伊始,陈新宇显得有些拘谨,可一谈到“医生”这个职业,她的话匣子便打开了,我们的话题从“理想”开始。“做医生,是我唯一的理想,我想用我的双手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我愿一生扎根于这份美好的事业。” 三十三年前,还在上中学的陈新宇在作文本里郑重地写下了这行字,至今记忆犹新。童年时代,父亲因使用链霉素致聋,落下了终身残疾。常年目睹父亲为耳疾所扰,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从此立志学医,为更多的人减轻病痛折磨。“我的理想,初衷很单纯,甚至谈不上喜欢,直到真的穿上白大褂,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热爱这份职业。” 陈新宇动容地说:“即使放弃一切,我也不会放弃做一名医生。”理解这句话,要从她的故事说起。 

  1991年,陈新宇大学毕业,在浙江医院消化内科从事临床工作。走上医生岗位的她有了如鱼得水的畅快,她发现自己就是为医生这份职业而生的。扎实的大学理论知识功底加上良好的悟性和动手能力,陈新宇业务上一点就通,进步飞快,即便肠镜、胃镜这些颇有技术难度的工作她跟着师傅做个几遍就了然于心了。朝气蓬勃、爽朗阳光、细致入微的她很快赢得了患者的认可,找她做胃肠镜的人越来越多。初尝收获的喜悦,陈新宇更加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一朵带露的玫瑰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徐徐绽放。 

查症诊病 我是福尔摩斯 

  2010年夏,消化内科住进一个80高龄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长期卧床,腹泻多日不止,尿布都来不及换。因子女不在身边,仅靠护工照料日常起居,晚景凄凉。主治医生给老人开了止泻药,可病情总不见好转。老人苦不堪言,护工也时有抱怨。陈新宇找到护工,详细询问了病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老人有时候排泄物非常正常,但平时不断有黄色液体流出,就像“拉肚子”。虽有多年的专业经验,陈新宇也一时不得其解,她查阅了大量资料仍一无所获,但并不气馁。“做医生哪有不遇到疑难杂症的,我不怕难,查症就像探案,我喜欢做福尔摩斯。”一连几日,老人的病例一直在她脑海中盘旋,她反复思考细节,日思夜想,寝食不安。有一晚临睡前,她又将老人的病情捋了一遍,朦胧睡去,半梦半醒间,像是灵光一现“瘘!”她兴奋得一坐而起“是膀胱跟直肠形成了瘘道,黄色液体是尿液,并非腹泻!”第二天她一早赶到医院,将“美蓝”(一种蓝色指示剂)注入老人膀胱,不一会儿果然肛门指检就发现指套上有蓝色液体附着,证明她的判断完全正确!虽然痴呆老人不懂说一声谢谢,但陈新宇收获了莫大的喜悦。还是那句话——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武侠小说中常说人剑合一,医生的技术和人也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只要你真心热爱这份事业。”就是怀着这份理念,从医28年,陈新宇一直保持着零投诉、零医疗纠纷,她用至诚至爱和满腔热忱对待每一个患者,以探究到底的精神对待每一个病症。即使再忙,也无例外。 

身兼数职 都叫我“女超人” 

  2007年,陈新宇升任消化内科副主任。 

  2012年,担任门诊部主任兼消化内科副主任。 

  2015年,担任医务部主任兼消化内科副主任。 

  2015年至2017年,积极响应“双下沉、两提升”号召,先后挂职安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开化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2017年,担任致公党省委委员、省直综合三支部主委。 

  除了这些身份之外,她还同时是院工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老年医学中心副主委、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分会副主委、《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编委……最忙的时候,陈新宇身上兼了十余项职务。开专家门诊、处理繁杂的行政事务、完成“双下沉”任务、搞科研写论文、带教年轻医生等等等等,陈新宇一项也没有落下。走路一阵风,手机24小时开机,蓝牙耳机不离身,边吃饭边接电话成为她的生活常态。G20杭州峰会期间,她一手一个对讲机,统筹协调,思路清晰,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下沉”基层医院的三年,她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不仅兼顾了两地的工作,还给基层医院带去了规范化管理。 

  在同事眼中,陈新宇就像一位“女超人”,不仅忙,而且忙而不乱。在她身上,似乎永远看不到倦怠,她总是那么精神抖擞,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外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一头灰白发无声地诉说着她的辛劳。 

  2017年7月21日,杭州古墩路一商铺发生爆燃事件,造成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事故地点距离浙江医院三墩分院仅一步之遥,半数以上伤员被送往那里救治。医务部就是“救火队”,消息传来,陈新宇第一时间启动群体伤应急预案,迅速成立医疗救援领导小组。5分钟内,数百名医护人员全力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陈新宇带着从灵隐院区紧急抽调的58名医护人员、3台急救车,前往三墩院区支援。时间就是生命,对奋战在救援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巨大的考验。不少伤员伤势严重,陈新宇当机立断,紧急协调两个院区,在最短时间内将伤势较重的13位伤员转至灵隐院区。之后,针对危重伤员,她组织院内多学科大会诊,连夜召开伤情讨论会,全力以赴完成救援工作。一场硬仗之后,第二天早上6点陈新宇已经踏上了出国考察学习的航班,谈及一天的抢救工作,她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就当提前倒了个时差。”两个月之后,“721”爆炸案所有伤员顺利出院,陈新宇也因抢救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获得西湖区人民政府、西湖区卫计局嘉奖。 

  2018年初,陈新宇不慎跟骨骨折,为了不耽误工作,干脆住进了医院,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住院期间,除了站不起来做胃肠镜,一切工作照常,她操作着电动轮椅完成了看病、查房、全院质量检查、给基层病人远程会诊、给各科室做培训迎接等级医院评审等一系列工作。晚上,躺在病床上,她还在钻研学习,翻阅资料,为患者制定诊疗方案。“陈主任腿伤期间,从没歇过一天,我们又怎么好懈怠呢。”回忆起陈新宇带伤上班,同事们个个钦佩不已。 

  2018年6月28日,浙江医院三墩新院区正式开门营业。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新院区,大到全新的医疗流程再造,小到每一条就诊线路的设计,无一不倾注着她的心血。为了方便病人就诊,新院区处处体现人性化设计:开设一站式服务中心,打破科室壁垒设置22个诊疗中心,设立省内首个妇女儿童友善中心,打造模拟家居环境的康复训练室……尤其是诊疗中心的设置,将所有相关专科涵盖在中心之中,不仅合理整合了医疗资源,方便了患者就诊,更为危重病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而这些繁杂琐碎的前期筹备工作大多都落在了医务部,千头万绪,陈新宇带着年轻同志一件一件捋直了、理顺了。开业前夕,她还带着各科室的医务人员一遍遍熟悉入院流程和就诊线路。“新院区太大了,路线合不合理关乎生命。”  

相亲相爱 我愿做当家人 

  陈新宇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家,三年前女儿出国留学,她更是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医院,给了致公党综合三支部——她的另一个家。 

  陈新宇2002年加入致公党。2015年,她从支部老主委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了这个有着27名成员大家庭的“当家人”。 

  “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我喜欢快乐时马上就想要和你分享。”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综合三支部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聚集了老中青三代人,虽然平时聚少离多,但大家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支部建了微信群,节假日大家互相祝福,有喜事一起分享,有活动一呼即应,有困难吆喝一声兄弟姐妹齐帮忙。陈新宇就是这个家的主心骨。 

  2017年3月,支部党员杨远新不慎从高处坠落,手、脚、腰椎、骨盆多处粉碎性骨折,主动脉撕裂,生命垂危。得知消息,陈新宇立即组织医务力量对杨老师进行抢救,并联系骨科、心外科、血液科等各科室进行专家会诊,从死神手里抢人。支部成员闻讯也纷纷赶来,大家像家人一样静静地在手术室外等候,为杨老师祈祷。由于抢救及时,伤情得以控制,杨老师脱离了危险。陈新宇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在康复治疗阶段,杨老师的病房里总是热热闹闹,支部成员一波波地来看望她,大家围坐在病床前,拉家常叙友情,给她宽心,为她打气:“杨主任,加油,我们都等着你回来参加支部活动呢。”看着病床上日渐康复的杨老师,想起这几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支部成员们,陈新宇更加坚定了将支部这个大家庭组织好、建设好、凝聚好的决心和信心! 

  2018年5月,腿伤未愈的陈新宇执意随致公党省委会医疗专家组赴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开展“致福送诊”医疗帮扶活动。三天两晚披星戴月的行程,她不仅全程参加了帮扶活动,还在全院专科培训中担任主讲,带着腿伤足足站了两小时。“我是支部主委,我得带好这个头!”陈新宇如是说。 

  结束采访已是夕阳西下,气温又降至了零度,可我被一种温暖充盈着。福尔摩斯、人剑合一、女超人……我在陈新宇身上看到了胸中有丘壑、倚剑走天涯的正气和豪情。可我更想用“铿锵玫瑰”来形容她——在辛勤忙碌中成长,在风雨彩虹中淬炼,日益绽放出坚毅的光芒。(钱真)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