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浙江
实现四个“高质量” 做好三篇“增效”文章——对参政议政提质增效的思考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线,是核心职能、第一要务,也是衡量党派地位和作用、自身素质和社会影响力的最终标准。当前,国际国内形式复杂多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许多重大任务和举措需要合力推进,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给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参政议政必须与时俱进,提质增效。 

  (一)实现四个维度的高质量 

  1.高质量选题 

  参政议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围绕大局、围绕民生、围绕特色。 

  围绕大局,要聚焦靶心。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里,参政议政的舞台就在哪里。习总书记强调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参政议政才更能有准头。目前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发展壮大新动能等方面,都是可以咨政建言、有的放矢的“点”位。要围绕这些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小切入口提出具体的问题和建议。 

   围绕民生,要打响品牌。近年来,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在遴选调研课题注重顶层设计与民生需求紧密贴近,在民生关键小事上持续跟踪,形成了绿色发展、农业农村、健康卫生等成果品牌,推动了垃圾分类、0-3岁托育服务、乡村农贸市场等具体政策的落地。应注重提炼品牌、长期研究、培养一批有专业优势的带头人,打造好参政议政持续性的精品品牌。 

  围绕特色,要彰显优势。各个民主党派,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致公党区别于其他党派的鲜明特色就是“侨海”,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强调“要继续发挥侨海特色,加强与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的联系,努力搭建为侨服务的新平台,不断拓展对外联络的新领域,与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同圆共享中国梦”。围绕对外开放、祖国统一、侨情侨意,致公党应发挥优势,积极建言,遴选一批侨海特色突出、切入口具体的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尤其重视反映归侨、海归的呼声。 

  2.高质量调研 

  “不调研不发言”,调查研究是参政议政的基本工作方法,没有去了解过真实情况,仅仅是案头调研、主观推测、资料拼凑的调研材料,很难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很难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调研的高质量,体现在求真务实上,不仅“身入”、更要“心入”,注重建议产生过程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调研前应带着问题去,才能听懂弄通想明白基层、一线、群众的诉求,找出制约发展的政策体制问题;调研中要动脑思考、动心感受,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调研,不要只是看看材料、听听汇报、查查资料,既要克服轻调查、空泛议论的倾向,又要克服重调查、轻研究的倾向。调研后期要多请教、多讨论、多论证,确保所提的建议贴近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3.高质量成果 

  民主党派与政府部门的协商不带有强制性,靠的是以理服人,靠的是真知灼见,因此参政议政成果必须要有干货、说得对、说到点子上。高质量的成果一般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现状清晰数据详实、二是问题客观正中要害,三是对策建议切实管用。 

  4.高质量队伍 

  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是有家国情怀的,每一位党员入党时基本都怀着为社会贡献力量的追求和抱负,参政议政就是党员实现理想抱负的重要渠道。党派组织要在保护党员的情怀、引导党员的参政议政积极性上下工夫,通过具体参政履职实践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基层活动,要将参政议政纳入日常性、经常性议程,创造机会让更多党员参与各个层面的调研活动,让党员能直观感受到参政议政的地位、作用、渠道,进而自觉投身到参政议政工作中来。探索建立稳定运行、动态管理的人才智库,并通过联动调研、专家评审等活动实现人才交流、资源共建。 

  同时,要将参政议政和组织发展工作结合起来。各级组织要树立引才、储才、爱才意识,通过“新党员座谈会”“入党献一策”等手段,持续激发和保护新党员的积极性;同时,将参政履职业绩作为干部安排、推荐、培养的重要依据,让“能做”、“愿做”、“会做”的参政人才有平台、有作为、有发展。 

  (二)做好三篇“增效”文章 

  1.多做聚焦文章,以质量导向增效 

  从各级两会提案数量大幅精简的趋势来看,参政议政的发展趋势已经从数质并举转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诚然,遴选出高质量的成果需要一定的数量作基础,但在资源有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摆脱“提(案)海战术”的路径依赖,不追求数量,集中力量把好的选题做精做实,提升工作的效率,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精品”工程的打造,要“立一项、成一项”,争取每件立项成果都能成为“精品”。   

  2.多做整合文章,以联动机制增效 

  这个整合,体现在部门融合、组织联合、资源整合三个维度的高效协作。首先是部门融合,要进一步加强参政议政与组织宣传、社会服务相融合,将参政议政意识融入到党派工作方方面面;其次是组织联合,要进一步加强各级组织的纵横联合,增强优势互补、信息沟通、成果共享的聚合效应,做到目标上互促共进、工作上互通互融,串起联动“工作链”;再次是资源整合,要用好平台,围绕人民政协、统战部提供的参政平台加强调研选题和协商议政选题的协同性,探索整合外部资源,加强与对口部门、高校智库的联系合作。 

  3.多做“后半篇文章”,以转化应用增效 

  调研成果能否反映到党委、政府决策之中、管不管用,推不推得动是评判参政议政是否具有实效的最终标准。这个实效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成果能不能被党委、政府、政协采纳,采用率如何,转化为服务科学决策的效率高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采纳、吸收了以后,有没有进一步追踪、进一步跟进、进一步落实,有没有真正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问题。 

  要提升实效,要“跟踪”——紧盯建议办理落实,主动加强同承办单位沟通协调力度,提高工作成效的持续性;要“转化”——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多层次运用,提高采用率;要“宣传”——创新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工作成效,各级组织的宣传门户要开设专栏专窗,宣传优秀案例、营造浓厚氛围。(马小云)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