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浙江
范谊:秉持民生情怀 张扬学者风范

    对于学者来说,最难的不是焕发理想主义的热忱,而是将理想深植于现实的大地。从大学教授到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主委,从教书育人到为民发声,作为一名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知识分子,我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实践自己的理想。 

知行合一,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先行者 

  1983年,我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就进入高校从事外语教学。这一教,就是30年。20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大学英语教学为适应时代的要求,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学科地位逐渐突出。从教过程中,我发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存在重人文轻技能,重书面轻口语,重阅读轻交际等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十年寒窗,投入大量精力学习外语,结果却是提笔不能写、开口不能说,成为社会诟病的“哑巴英语”。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改革传统外语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1997年,我担任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后,主动请缨分管大学英语教学。我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地方大学学生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把考级、口语、专业英语作为突破口,设置了宁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三步走”战略:明确提出“把外语交际能力作为宁波大学毕业生一项突出技能”的教学目标;提出“以用导学、学以致用”的课程教改思想;开发推广新课程,主编配套教材。我主张通过课程和学科建设,系统性地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在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系统性改革的同时,我还积极探索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交际技能、人文素养、世界眼光”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既强调专业基本功训练,又重视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以开放务实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科学划分外语教学类型,培养各具特色、符合社会需求的外语专业人才。针对传统英语教学以单向性传授知识为主,课堂交际互动缺乏,学生被动吸收效率低下等问题,开发推广新的课程模块,重构课程体系。将语言交际、应用能力、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等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英语基本功和专业发展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我本人先后开设了20余门英语专业课程,自主开发了《英语实用写作》《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美国发展史》《美国文化概论》《外语学科研究方法论》等新课程7-8门。其中,由我主持开发推广的《大学英语交际口语》新课程和配套教材,获得国家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立项,主编的配套教材在全国公开发行20余万册,被国内近百所大学采用,弥补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材的空白。高度重视英语学科建设及教师队伍培养。积极打通国外进修渠道,让学院更多的教师走出国门,开拓视野;聘用学术能力强的专家学者,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方式,构建了规范透明、高效公正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制。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宁波大学的外语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获得宁波市人民政府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教改实践经验形成的科研成果获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一等奖。英语专业获省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立项,在国家教育部首批开展的全国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我负责的宁波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我个人也被授予宁波市高校教学名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教书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来自于传播知识、平等交流,相互启发、教学相长;育人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源自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激发学生、超越自我。对于学者来说,最难的不是焕发理想主义的热忱,而是将理想深植于现实的大地。回顾三十载教学生涯,探索大学英语教改的过程,也是我自身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教改没有终点,但却值得我为此贡献一己之力。 

侨海报国,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践行者 

  加入党派就是一种政治姿态,一是昭示自己的政治立场,二是培养自己的政治情怀。它标志着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与超越:走出自我小天地,进入社会大视野;把个人命运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知识分子,我始终以学有所用、报效国家为己任。1996年上半年机会不期而遇,中共宁波市委统战部到高校物色党外代表人士,学校党委因为我的“海归”背景,推荐我加入中国致公党,我欣然领命。 

  入党伊始,我就对自己提出了“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正确认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的要求。20多年来,我从基层、市、省和国家四个层面亲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和多党合作实践,参与了许多基层、地方和中央重要事件、重要政策、决策的民主协商过程,多次参与市、省、中央各级主要领导召开的政治协商和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召开的各类专题座谈会。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充满信心。 

  2001年,我在农村调研中发现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相当严重,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平均辍学率在10%以上,个别乡村甚至接近20%。进一步调研后发现,我市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比率比全国平均数还低大约1/3。考虑到我市加大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空间大,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有充分的资金保障,我提出宁波应该率先探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路径。在组织致公党宁波市委会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以《教育兴农、一本万利——关于宁波市在全国率先分步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建议》为题,在2002年市政协会议上做了大会发言,赢得了与会领导和委员的热烈反响,十多家媒体竞相报道,一百多家媒体纷纷转载。发言稿转化为党派集体提案,获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亲自批示,由教育局和财政局分别成立调研组开展可行性研究。市政府当年下发文件,开始在其下辖的16个贫困乡和4个欠发达乡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4700万元专项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4.3万名农村儿童因此受益,第一次享受了免交学费、杂费,还补助生活费的免费义务教育。 

  2003年,我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依然是这份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忧虑,让我对只有18条内容的1986年版《义务教育法》提出了45条修订建议。原法只有1800字左右,我的修改建议却有6800余字。时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主任朱丽兰女士亲自约我面谈,听取意见,鼓励我说:“你的议案对教育部尽快提出《义务教育法》修订案具有倒逼作用。”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我进京参加《义务教育法》修订研讨会。2005-2007短短三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力部署和推动下,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以“两免一补”为核心内容的免费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0年全国两会前夕,3名年逾八旬的老人代表31位退休人员找到我,向我反映企业退休金过低的问题。据介绍,他们以前都是公务员,早年因为工作能力强被组织选派到国企任职并在企业退休。后因政策原因,取消了公务员身份,按照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养老金待遇,每月不足2000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的不同养老金制度,使他们的内心受到很大伤害。经过调研,我发现这个现象客观存在,而且还相当普遍。为此,我写了一篇《退休金标准应该合理控制差距》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呼吁退休金制度并轨,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可和媒体的重视。值得欣慰的是,提高企业退休金、改革退休金制度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了国家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 

  2001年,根据组织安排,我担任了致公党宁波市委会主委职务。传承好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凝聚起广大党员的履职合力,为多党合作多做事、做实事始终是我不变的初心。在担任主委的15年时间里,我同我市广大致公党员一起共商发展大计、共襄时代盛举,感触尤深。15年间,致公党宁波地方组织秉承“致力为公、参政兴国”和“侨海报国、人才兴党”的宗旨,积极参加政治协商、广泛开展民主监督、如实反映社情民意、有效开展海外联谊、多方拓展社会服务,为促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市委会多项集体提案及党员个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历届省市领导的批示;积极发挥侨海优势,参与、举办了多项有一定影响力的海外交流联谊活动,为侨资、侨智广泛参与宁波现代化建设搭建了平台;汇聚全体党员力量,踊跃投身社会服务,参与贫困地区结对共建,组织科技专家技术辅导,联络爱国侨团设立爱心图书馆。市委会多次被致公中央评为参政议政先进集体、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我欣喜地看到,在全市致公党员的共同努力下,致公党宁波市委会不断发展壮大,在宁波政治舞台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每个人的成长,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从大学教授到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主委,从教书育人到为民发声,一路走来,我深深感悟到:我人生的转折,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益于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伟大时代。有幸成为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和书写者,能与国家发展脉搏一起跳动,我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慨和温暖。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我将不忘初心、不易其志,继续在多党合作事业的平台上,为祖国蓬勃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范谊)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