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在中央“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指导思想下,针对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全面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更好地引导和扶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努力造就一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创业大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创业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各种经验,资金储备不足等原因容易导致大学生创业的夭折。具体表现为:

  1.创业教育薄弱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任务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所能接触到的社会资源及社会实践十分有限,虽然高校正逐年加快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但现阶段高校中的创业教育以教师授课为主,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大学生创业缺乏经验由于学生身份的限制,大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创业的市场发展动态并进行理性的风险分析,因而找不到合适的自我创业方向;此外,大学生的实践经验、见识等十分有限,缺乏创业的基本常识,如办理各种工商手续、相关的法律知识、创业所需的条件及各类注意事项等。这些基本常识的缺乏加大了大学生创业的困难程度及资本投入,甚至有可能由于中间的某个环节没有做好而导致首次创业的失败。

  3.资金困境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大的瓶颈就在于资金缺乏。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毕业生有好的创业计划,但苦于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因而迟迟不能展开创业活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已经创业但由于创业过程中资金链不畅而导致抗风险能力减弱,最终导致创业失败的例子。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企业因其最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资源而显得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就是最实际的成功创业团队。因此,我们建议:

  1.政府推动,企业走入校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如财政、税收、工商、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主动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中去。企业家及其团队通过自身创业发展历程的系统理论总结,让学生对创业既有了直观的认识,又可以通过成功案例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补充。同时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协调沟通,一方面高校利用其理论水平,帮助企业家提炼、总结创业历程,分析企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企业家应放下身段,虚心向学校教师学习一些更新的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理论知识。双方共同提高,使创业教育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创业教育的实用性。

  2.利用工作实践,提高综合能力。参与创业教育的企业家大多是热心公益、具有远见卓识的成功人士,因此政府、高校可以通过评选如创业教育先进企业、授予企业家名誉教授、创业导师荣誉称号等形式,对企业家给予精神上的认可,鼓励企业将创业教育贯穿到日常工作中,使学生能够进入企业,从工作实践中积累创业经验。初入职场,学生可以尝试科技研发、技术、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不同岗位。一方面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创业经验,熟悉公司运作流程,为以后有针对性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拓思路,多形式创业。利益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必要前提是能够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而大学生创业资金压力巨大.在此情况下,政府可以在税收、融资等方面对参与高校创业教育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便利政策和支持,同时设立一些支持学生发明创造的教育基金,大学生通过这样的资金支持,利用所学到的才能、知识、技术等能力,创新技术,发明专利,再以这样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股权,将企业利益与自身利益形成为共同利益,弥补创业资金不足的劣势,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