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致公风采
跨界达人 只为增强家乡竞争力

 

  与宋建明先生约了三次,2017年2月下旬,终于在第四次见到了他。“我很忙,真的很忙!”在整个交流期间,宋建明多次表达这个意思。果然,此后的几天中,他频繁地在成都、合肥、深圳、上海等地穿插。

  准确地介绍宋建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是四川省政协扶贫领导小组特邀成员、四川省工商联执委、四川大学商学院MBA企业导师、四川大学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温州大学客座教授,是四川省资阳市、成都市武侯区、崇州市、邛崃市等地的经济顾问,还是深圳彼爱钻石有限公司战略顾问兼运营总经理、成都佐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等等。当然,他还有一个最特殊的身份:中国致公党党员,致公党四川省委社会服务专委会副主任。

  

  助力家乡,他献计献策出成效

宋建明先生在云南褚橙山庄深度了解褚橙模式

  “出川我是做生意,入川我要尽义务。”宋建明几番笑着这样“表白”自己对四川、对成都的特殊情感。正式秉持这个理念,宋建明竭尽个人所能,帮助四川的企业提升竞争力,帮助多个地方政府提升竞争力。

   以皮革产品为主的福建泉州匹克集团向宋建明伸出了合作之手,希望携手共创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名牌。为了帮助本土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年以后,他进入了匹克集团。1991年,宋建明带着匹克的产品入驻四川,筹建了匹克集团四川分公司。然而,家乡的工业产业发展却使他感到忧心和焦虑:工人工资水平低、现代化程度低、经济发达步伐更不可与沿海地区同日而语。在除了积极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他开始充分利用自己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的经验以新的角度研究四川的经济发展。通过分析,他发现四川的产业导向存在一定的偏差,那就是过度重视高科技产业,而把具有相当发展空间的传统产业作为夕阳产业对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过度重视国有控股大企业集团的发展,而没有注意扶持在市场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民营中小企业进行产业集群化发展;本应极具优势的产业园区成为各类企业的简单扎堆,缺乏成规模的产业集群。为了推动家乡工业产业的合理化发展,宋建明开始了经济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正是在家乡的土壤中,他从一名企业家成长为一名有为的经济学者。

  2002年,他受聘担任崇州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多次到崇州走访多家皮革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走访了200多家制革和制鞋企业后,他了解到以四川猪皮为主要原料的制革业已在这里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如果建设“中国西部皮革工业基地”特色工业园区,将加速产业集约化生产,打造区域经济品牌,并可集中治理污染,更重要的是促进生猪饲养业的大力发展,帮助四川农民增加收入,形成“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良好发展格局。形成构思后,他兴奋地将自己的想法与崇州市政府主要领导交换了意见,引起了高度重视。由此,创建“中国西部皮革工业基地”提上了崇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经过努力,该项目最终通过由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论证和成都市计委的立项论证,著名的浙江兽王集团签约投资1.2亿,在崇州“中国西部工业基地”园区内建设生产基地。

  还是这一年,宋建明撰写的《关于提升我省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再创四川鞋革行业辉煌》的调查报告,获得时任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后,作为成都市武侯区和崇州市人民政府的经济顾问,他直接参予推动和促成了两个在中国西部有重要地位的占地各3000亩的鞋革产业工业园区的形成。作为一个四川人,宋建明对自己的家乡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希望四川的制鞋业能成为一个“亮点”,一个真正的优势产业。在他看来,这是完全能做到的。

  为了更快地帮助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重新走上就业之路,宋建明与邛崃市及四川省劳务输出大市资阳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沟通。在他的建议下,邛崃市政府拿出150万元作为农民工培训的补贴,对新生农民进行引导性的军训式培训,解决了农民工在沿海的适应性问题,使输出人员的就业稳定率上升至70%以上。资阳市政府聘请宋建明作为市政府顾问,在他的协调、联系下,资阳市政府代表团两次访问泉州,并签定了密切合作和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和输出劳务人员的合作协议,获得了11000人本地培训和输出到泉州培训的批量订单。随后,两市签署全面经贸合作协议,至此,他使两市从劳务合作关系上升到了经贸合作关系,成功搭建起了一座沿海与内地经济交流的桥梁。

  在这个过程中,热心公益的宋建明,还参与组织开展了“走长征路艺术支教+扶贫”活动,通过艺术支教形式,搭建四川长征路上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扶贫平台,每年组织森马集团巴拉巴拉、上海晨光文具、福建特步集团等国内知名儿童行业上市公司参与服务。连续三年,累计协调了价值200万元的鞋服文具等资源。

   近年来,在成都音乐坊产业规划编制中、温江通航航空产业发展规划中,都能看到宋建明先生忙碌的身影。他说,温江周边辐射有峨眉-乐山、九寨-黄龙、都江堰-青城山等众多著名旅游景点,伴随未来成都旅游集散中心、自驾游基地的规划建设,结合通用航空产业更能凸显旅游交通枢纽地位,最有条件成为未来理想的私人商用旅游飞机调度及转场中心,以及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合理布局,整合发展,我很看好这个方向。”

  

                                                         参政议政,他眼光敏锐找亮点

 

  

  宋建明(右)陪同成都市武侯区政府林丽区长、张吉广副区长考察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作为一名致公党人,宋建明在参政议政方面是有着辉煌的业绩的。

  2002年,宋建明通过敏锐的观察和不辞辛劳的奔走,对四川省的鞋革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撰写出《关于提升我省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再创鞋革行业辉煌》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以大量详实的数据,科学地阐述了四川省鞋革业的概况、面临的难得的发展机遇、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体现出“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的发展思路。报告获得了四川省经济学会授予的“优秀论文奖”的称号,而且得到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长“搞集约、创品牌、拓市场、开创我省鞋革业的新天地”的重要批示,使他大受鼓舞,决心把报告中提出的在四川构建主要鞋革产业集聚区的建议上升到实践层面。

  20033月,宋建明在福建省泉州市开会期间,发现很多企业都存在招工难的现象,缺口高达20万人。在走访当地许多企业后,发现许多劳动保护措施健全、订单充足、生产稳定、员工收入稳定的大企业缺乏大量的熟练工。而内地主要劳务大省对民工现有的培训都主要集中在安全出行和维权保护上,都缺乏对外出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这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实际只需几个月即可达到工厂对熟练工的要求。宋建明意识到这正是四川参与高速经济发展的大好机会。关键是如何搞好蓝领熟练工的培训和输出?

  回蓉后,他抓紧时间将上述思考形成《从泉州缺工20万看提高四川劳务输出质量的新机遇》一文,报送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并被作为重要政策建议报送中共四川省委主要领导。同时他就此问题向致公党四川省委汇报,并以《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市场所需蓝领熟练工的模式探讨》为题,向中共四川省委申请了年度重点课题。报告结题后,以其深入翔实的调研数据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被致公党中央采纳,作为集体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大会,引起广泛关注。

  当然,时至今日依然令宋建明津津乐道的,还是2006年初,他撰写的《在“十一五”期间推动我省总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建议》,成为致公党四川省委在当年四川省政协大会上的发言材料。该大会发言引起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在参加四川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成都代表团联组审议讲话时,特别提到了致公党四川省委提出的发展总部经济问题,他强调指出,“发展总部经济,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四川完全有这个优势,成都更是有这个优势”。对成都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出了明确地指示和要求。随后,成都市委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若干建议》(讨论稿),并在之后下发的《成都市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决定的实施意见》中,第一次提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其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力争在成都市设立的企业总部及功能中心数量增加一倍以上,使成都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总部经济聚集度最高的城市。

   针对成都打造中西部“总部经济”的优势及条件,宋建明认为成都的优势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成都在“十一五”规划中,“总部经济”一词频频出现。有这样的表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科技商务、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现代制造、产品研发等不同类别的总部经济区”。地利——平坦的地势,宜人的气候,丰厚的物产,便利的交通,再加上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的地位,奠定了成都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人和——成都是一个移民城市,包容性强,不排外,人文历史深厚,人性化格调明显,各种门派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宋建明说。

  宋建明认为,10年前很多人对发展总部经济的认识上还有一些误区,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地引进制造业、加工业尤其是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还宣称要做世界的加工厂,这其实是“自杀”行为。“一是消耗资源,二是污染环境,三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他说,总部相当于一定区域或某一方面的指挥部和首脑机关,而非“躯体”或者局部。“耐克总部并不起眼,但每年140亿美元的应税收入都交给总部所在地,这是非总部所在地望尘莫及的。”宋建明因此认为,成都当务之急不是要发展太多的工业,而是要发展第三产业。从他们考察全球不少“总部经济”的结果来看,凡是总部经济发展得好的,也是第三产业发展得最好的城市。“10年的发展证明,总部经济的发展效应是呈几何级数放大的,能够带动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招商引资和经济的发展。”

  10年前,宋建明曾经向媒体这样描述未来成都总部经济带给人们的好处:跨国集团就驻扎在自己家门口,大学毕业生可在自家门口应聘世界500强企业中的职位,连新闻记者也可在自家门口就能在第一时间采访到发生于跨国集团公司的新闻。反观10年后成都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敬佩他敏锐的眼光。

  四川大学商学院MBA企业导师、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温州大学客座教授——

  情系教育,他分享经验育人才

  

  宋建明先生在中国西部零售行业论坛上发言

  作为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企业导师及客座教授,宋建明先生经常与学生展开精彩的互动教学。他总结自己多年在中国鞋服行业的经验,在对比失败案例的基础上分享成功案例,条分缕析地分析中国鞋服行业的特点,坦诚分享对珠宝饰品行业和电子商务的经验,把自己从事电子商务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的告诉同学们,指点大家如何培养敏感的商业嗅觉,启发大家创业的思路等。

  经营增长速度快的企业,库存危机越严重,如何避免和化解行业集体遭遇的中国式营销危机?库存高企危机,提高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体育用品和鞋服行业未来发展中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难题。宋建明指出,从2012年开始,包括很多知名品牌在内的企业都面对着库存极速膨胀的状况无可奈何,而且越是过去经营增长速度快的企业,库存危机越严重,体育用品和服装上市公司进入了整体寒冬期。然而,百丽却在本次危机中独善其身,收入平稳增长且未来扩张策略不变,存货重返正常化水准,鞋类存货周期缩短2天至200天。那么百丽独善其身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宋先生在高校与学生的讲座中分析并揭开了秘密——

  30%NIKE式期货+70%ZARA式快速补货=百丽商品运作模式。百丽没有全盘照搬耐克基于虚拟经营战略的一次性期货订货模式,而是依靠掌控全产业链的优势,推出了基于纵向一体化战略支撑的二套订货机制进行应对,一套是期货订货机制,30%的产品根据期货订单季前生产;另一套是补货机制,针对畅销品的快速补货——首批产品上架后,各地零售终端的销售情况会迅速反馈到总部,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其余70%产品的生产。

  百丽打造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基于数据而不是依赖经验和直觉做决策。BI项目上线使百丽迅速地将海量数据收集清理并系统化,应用先进的视觉化工具和技术使各种类型的数据以规整的形态出现,并通过数学模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折,在此基础上形成商品企划指导设计师设计,并帮助直营公司、加盟商精准订货、对销售过程和库存进行合理控制。

  百丽赢在纵向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和独特的以平等、分享为主要内涵的企业文化。通过股权安排造就的一批具备生意人理念的职业经理人使百丽得以控制住零售终端重要因素,以分享和平等为主要内涵的优异的企业文化,是帮助百丽依靠一群普通平凡的人创造辉煌的关键。

  时尚连锁业未来商业模式创新与如何玩转O2O?在高校的讲座中,宋建明会介绍O2O商业模式的概念及特征,同时旁征博引,分享精彩纷呈企业案例:从沃尔玛2006年最早提出的O2O雏形——“Site to Store”模式,到星巴克新颖的“Early Bird”互动营销;从淘品牌茵曼13年双十一的运营数据,到绫致时装与微信的创新合作;从分析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传统电子商务模式的利弊,到阐明O2O是企业未来商业模式创新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淘宝是跟传统零售抢份额,微信是帮助传统零售抢份额。”他总是能够娓娓道来,拨云见日。

  “今后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整合和管理上下游供应链的能力,如何让整条供应链的客户都能够盈利,并且通过信息系统将大家整合在一起,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得到更大的发挥。”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他特别会提到这些内容:“我现在有机会在一些教育平台上宣讲,将知识积累回报社会。我想让同学们明白的是,在运作市场的时候,要找准定位,制定好战略,并且一定要在激烈的市场当中找准自己应处的位置。”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