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行走

    

  晚上出去散步,疾走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看到我已经有些流汗,妻子问要不要停下休息一会儿。我摇了摇头说,继续走吧! 

  说实话,并不是不想休息,而是害怕一旦停下了行走的脚步,就不想再次迈开双脚。 

  我是体育出身的,在这一方面有过不少经历。每次体育课前,必须先绕操场慢跑两三圈,速度很慢,主要目的就是热身,让身体的每一个运动细胞都活跃起来,也可以避免因为准备活动不足,而造成运动损伤。一旦热完身后,身体变慢慢地跟着亢奋起来。这种亢奋可以持续到最后的筋疲力尽。当然,这期间最怕的就是运动间歇的休息。必须把握好时间,不宜太久,久了肌肉就会有惰性,人的运动激情也会跟着消退。等要继续运动时,就会感觉不想动。 

  很多时候,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讲究要持之以恒,也是这个道理。在自己读书的那几年,每天都必须去运动,即使是下雨天,也要坚持在室内练练臂力、腹肌什么的。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对自己身体的一个要求——作为体育科班出身的,至少在学生面前,要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位真正的体育老师,而且你的体育职能是完全能够胜任的。所以说,有时一个人的目标是能够决定你每天的行为的。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忙的借口,而很久没有动手翻书、动笔写稿。某天,朋友要自己帮忙写一篇通讯。这如果在以前,应该是信手拈来的事。可由于已经久未动笔,结果面对一大堆的材料,面对眼前的采访对象,突然不知要从何写起,如何作为采访的突破口。那种尴尬让自己一直无法释怀。而至于看书,常常是才翻开几页,便不知不觉地打起了呼噜。妻子曾经为此开玩笑说,以后失眠,只要给你一本书就行了。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们常常羡慕成功者,却往往忽视了人家的坚持,忘记了他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谁都希望,生活一直是优雅的、舒适的,每天都是诗与远方。 

  失败者的身上也总能找到一些半途而废的痕迹。我的老家在山里,家门口就是高山。读小学的时候,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爬到山顶去“一览众山小”,可惜的是却一直未能如愿。最初是,大人们以我们年纪小,还无法远行。到年纪大了点,开始能够选择独立行走后,却每一次只爬到一半,就因为山路太陡不好走以及攀爬过于辛苦、体力似乎不支了,而选择半路返回。这个梦想,直至到了初中以后才得以实现的。那天,当自己登临山顶时,对于这份迟到了多年的目标,说实话并不是很兴奋。我在想,如果早些年我能够坚持下来,也许我现在站立的会是更高的高山,看到的也一定会是更远的远方。 

  也因此,我以为行走坚持的困难,有时是体力不济,但更多时候,却是个人的意志力不够。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毅力,是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 

  行走,其实是一种很自由的、与生命对话的方式。有的人选择从容的慢行,有的人选择率性的快走。无论哪一种,行走的目标似乎决定了我们这一生要走多远,能走多远。400多年前的徐霞客用了30多年的时间在行走,在19个省份的100多座城市、500多个岩洞留下了他“孤独而伟岸的身影”,并且有了《徐霞客游记》这一不朽名著。 

  只要行走没有停下,即使再远的远方也有机会可以到达。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