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端午记忆
   
  自小居山村,山村闭塞,溪流清浅,赛不得龙舟,并无竞舟习俗,端午节的记忆,就是食粽子、插艾草、洒雄黄。
  气温欲热未热,漫山翠碧,万物蓄势待要热烈,一切都那么刚好。五月五,妇人上山摘竹叶,男人则爬上高高的棕榈树,砍下一朵大棕榈叶。棕榈叶沿着纹理撕成细条,韧性极好,捆粽子正合适。新鲜的竹叶利得很,洗干净后,用开水焯一下,才不容易划破手。粽叶头尾剪去少许,择二至三叶相叠,窝成漏斗状,填入糯米、卤肉、花生、香菇、海蛎干、鹌鹑蛋等,翻转粽叶封住馅心,麻利地用棕丝捆紧。捆粽子可是个技术活,没捆实,经不住沸水久煮,一下就走漏了味。
  裹得严严实实的热粽子,藏不住的香,一出蒸笼,顺着热气,绽放着竹叶、糯米融合的香味。揭开翠绿的粽叶,露出珠圆玉润的粽米,这样白胖!对着粽角咬一口,清香、黏糯。“烧肉粽烧肉粽,卖烧肉粽……”邓丽君一遍遍地唱,似乎可从她甜美的歌声里闻着热腾腾的粽香,闽南一带称呼粽子为“烧肉粽”,特点在于“烧”字,食粽非得趁热不可。
  端午粽,中秋饼,美食是孩童对节日最深的惦记,入了学,方知端午节是纪念葬身汨罗的屈子。屈原因谗言的离间被流放,深知报国无望,宁可葬身鱼腹也不惹世俗尘埃,抱石沉江,以死力谏……往后一年的端午,吃着粽子卖弄地跟奶奶讲起屈原,说端午,不比别的节日,粽子原来是喂鱼的。奶奶并不肃然起敬,她的端午记忆从未有过形容枯槁投江的诗人,只有勇斗仙鹤盗草救夫的白娘子,农人的端午,没有那么厚重的传达。
  插艾洒雄黄,正当端午午时。一到时辰,阿妈便将摘回的新鲜艾草换下门楹上的旧年干艾草,边念着“插艾插艾,手脚轻健。”(闽南语中“艾”读做hia,与健jian押韵),选择插在门楹上,估计是讨个出入平安,驱邪避灾的兆头。
  接着是洒雄黄酒,雄黄泡上米酒,用艾草蘸着,在房子内外阴暗角落喷洒一番,以避蛇虫。见一边玩闹的孩童,也往孩童身上洒一洒,以威邪魅保安康。洒了雄黄酒,顽童们瞬间似添了凛凛威风,雄黄的厉害,他们深信不疑,白娘娘千年道行尚抵不过一杯雄黄酒呢。
  胖乎乎的肉粽随意吃,房前屋后弥漫着雄黄酒和艾草的清香,便是整个孩提时候的端午印象。长大了在海滨城市度过了大学四年,赛龙舟是那样浓墨重彩的一笔,银涛碧浪涤荡了海滨少年的襟怀,少年在赛船“咚咚咚咚咚咚”的催促声中迸发出青春的力量,他们赤裸着臂,与龙船一体,在惊涛骇浪里横冲直撞。赛龙船的少年家,该是傩送这般的模样。“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三言两语,暗种情愫,水边的爱情故事,是弯月下幽幽荡开的涟漪,端午是阳刚明丽又思意绵长……
  “未食五月粽,破裘勿通放。”既是吃过了端午节的粽子,天气就要认真热起来了。凉席一置换,梦都是清凉的。田里的稻蛙该整夜鸣唱,萤火虫该点起夜灯,旷野的星星静静守护着这乡村的夜……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