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致公 > 2016年期刊 > 2016年第一期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李劲松(左一)和他的学生在实验室

李劲松近照 

2011912日,正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当一轮明月高高悬挂在祖国东海的上空,李劲松和他的课题组提前三个月顺利完成了新型医院船医疗信息系统的安装、集成、总调等各项任务,保证了世界首艘万吨级医院船“和平方舟号”的按时起航,为圆满完成“和谐使命—2011”出访任务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张张疲惫的脸上流露出按捺不住的激动,李劲松深深地吁了口气,笑了。采访李劲松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在那间并不宽敞的资料室,儒雅而健谈的李教授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他所热爱的事业、学生、家国……

“不是我有多么崇高,只是因为喜欢,喜欢的事业,再忙也不觉得累。”

某日,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室,正上着课,李劲松忽然站起来踉踉跄跄地朝门外走去,由于体力不支,175的高个一头扑倒在门口的茶几上,脸色苍白,虚汗淋漓。提起这一幕,年过半百的李劲松面露腼腆之色。那段日子正是新型医院船医疗信息系统项目的攻坚阶段,李劲松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第二天一早又匆匆赶到社会主义学院参加致公党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严重的睡眠不足加上低血糖,铁人也扛不住了。但是李劲松说“不是我有多么崇高,只是因为喜欢,喜欢的事业,再忙也不觉得累”。

19624月,李劲松出生于皖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安徽无为。1979年,李劲松考入浙江大学,成为浙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第三届学生。毕业后回到安徽工作了三年,不安于现状的他毅然选择背井离乡,前往日本留学。1997年,李劲松顺利获得日本京都大学医学信息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日本工作了17个年头。20059月,作为引进人才的李劲松重新回到浙大母校的怀抱。马不停蹄的他风风火火地拉起一帮学生着手创建数字医学工程实验室。短短几年,他相继负责“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策划并主持“国际临床数据交换”“新一代电子病历研发”“临床路径建模及电子化”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并将研究成果迅速本地化、产品化,应用到国内各大医院。

2009年,李劲松带领他的团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合作,为我国海军东海舰队“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量身定制新一代医学信息系统。“和平方舟”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世界首艘万吨级医院船,船上各项硬件设施相当于三级甲等医院水平,配备床位300多张,手术室6个,ICU、检验、超声、心电图等常用设施一应俱全。

这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七百多个日日夜夜,设计、编程、调试、安装,李劲松带领团队放弃了节假日,一心扑在研发上。为了“和谐使命—2011”出访任务的按时启动,两个月的暑假时间,课题组全体成员一天都没有休息,多次赴基地现场测试,攻坚克难。不少成员一边忍受着强烈的晕船反应,一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做着系统调试。就在任务完成前不久,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李劲松在船上突发心绞痛,急坏了海军总医院的医生们。可是,事后他只是淡淡地开玩笑说自己真幸运,成了医疗船上心电图仪器的第一位体验者。2011916日,“和平方舟号”扬帆远航,李劲松和他的团队研发的医院船电子病历系统、海上救治临床路径系统、电子伤票系统以及基于医院船临床数据中心的高清远程医疗系统,不仅实现了医院船临床信息的一元化管理,而且可通过卫星通信实现与岸基医院的远程会诊以及临床数据的交换与共享,确保了“和平方舟”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随时得到岸基医院的实时支援,为我国海军“走向深蓝”提供覆盖全球的医疗保障服务。

尽管鬓间的白发掩饰不住岁月的沧桑和日常的辛劳,但工作着的李劲松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谈起工作的他脸上始终洋溢着兴奋的光芒。他说,自己一天的时间大致分成三部分:上午9点上班到下午5点下班这段时间,处理各种琐事;晚上8点至11点,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搞科研;11点到凌晨2点多,才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看看书、写写论文、做点学术研究。他笑说,回国七八年,几乎天天在实验室熬到两三点,常常因为这样校门口的保安要向他收取过夜的停车费。

聊起家庭,李劲松有些内疚。因为妻子也是浙大的老师,两人工作都忙,一家四口常常在四个地方吃饭,对两个儿子的照顾实在少之又少。当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杭州数一数二的高中时,家长会上,老师让他这个做父亲的谈谈教育心得,李劲松愧疚地说“每天回到家儿子已经睡下了,第二天一早我还没起床儿子已经上学了,我这个父亲做得不称职。”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在学生们眼中却是一个绝对称职的老师。

 

“你这是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窝小鸡啊。”有同行曾这样生动的形容过李劲松和他的团队。

 

2013519日是一个幸福的日子,116对新人相约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许下相伴一生的诺言。李劲松在这一天也意外收获了甜蜜,他作为“最想见到的老师”被曾经的学生邀请参加这场“缘定浙大”校友集体婚礼。

“能被学生铭记就很欣慰了,如今还能被邀请见证甜蜜时刻,作为老师我感到非常幸福。”李劲松说着,脸上的笑容如同花儿似的。

 爱是相互的。李劲松今天收获的甜蜜无疑是学生们对他多年来关爱和呵护的肯定和回报。

 谈话初始,李劲松对学生的爱护和信赖就都写在了脸上。给我们泡茶的小姑娘是他带的博士生,李劲松对爱徒赞不绝口:朴实、勤奋,肯吃苦,有悟性。他说现在他的研究团队里老师只有他一人,其他都是学生,硕士、博士一共二十余人,个个都很优秀。除此之外,他还兼任一个本科班的班主任。

“你这是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窝小鸡啊。”有同行曾这样生动的形容过李劲松和他的团队。对于这种幽默而中肯的说法,李劲松一直非常认同。他说,学生们年轻,有梦想,有冲劲,敢想敢做,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正是他这个当老师的应尽的职责。他乐于做这只老母鸡,也很享受这种带着小鸡们一起拼搏、一起成功的过程。

多年的教师生涯,李劲松在教育方法上有他自创的一套理论。

Work hard,drink hardplay hard——好好做,好好喝,好好玩。这是李劲松对“三好学生”的新界定。“工作的时候竭尽全力,玩的时候全身心放松,柔韧有余,张弛有度,这是一棵好苗子应具备的素质。”李劲松说,他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看分数,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韧性、后劲和团队合作精神。现在的年轻人比上一辈更聪明,掌握的知识更多,但心理上比较脆弱,遇到挫折容易放弃。因此,李劲松在选择研究生、博士生时更加重视学生在面试时的表现。透过谈吐、举止能够看出学生的个性,看出他对科研、对将来从事的事业是否执着。

科学研究、工程项目,“两条腿”走路——浙大玉泉校区的风景,一年四季都很美,树影婆娑,郁郁葱葱。李劲松的办公室在五楼,虽然狭小,但只要往窗前一站,满眼风光尽收眼底。对于李劲松来说,窗外的风景再美也没有他的实验室迷人。且不说欣赏美景,就连桌上的灰层和资料,他也实在抽不出时间去打扫和清理。科研和工程项目就是他的两条生命线,他自己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鼓励学生的。“科研要做好,这是你们的本职;工程项目也一定要参加,要学会两条腿走路。”这是李劲松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们要甘于付出常人1.5倍的工作量,别人工作8小时,我们工作12小时。”

“不要后悔你做过的每一件事,回过头看都是财富的积累。”

李劲松就像一位慈父,不厌其烦地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

学生们说,能和李老师在一起学习、工作是幸运的。与其说他是师长,不如说他更像是长辈,是朋友。困难面前,他拉着他们的手逆流而上,攻坚克难;荣誉面前,他毫不吝啬地与团队分享;工作的时候,他用严谨、求是、创新的科学态度引领他们;休息时分,他和大家一起大口喝酒、大声唱歌。他的乐观、豁达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就像这窗外的绵绵细雨,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润物无声的坚持。

 

“我是你的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里。毕竟是异国他乡,迟早是要回来的。”

1988年,李劲松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在日本学习、工作了整整17年。就在大多数人以为他们全家已融入日本社会,可以安安稳稳过小康生活时,李劲松却毅然选择了举家回国。

对此,李劲松平静地说:“说心里话,从出去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没打算要留在日本,毕竟是异国他乡,迟早是要回来的。就像有首老歌里唱的,我是你的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里,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来到日本,这里先进的医学设备和理念,让李劲松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尽管条件艰苦,半工半读,他还是感到如鱼得水的畅快。一方面攻读学位,一方面他也积极参加当地留学生的活动,还曾担任京都地区中国留学生联谊会会长,为一千多名中国留学生争取权益、改善生活,放电影、包饺子,忙的不亦乐乎。在那幢叫“光华寮”的学生公寓里留下了求学的艰辛和年轻的回忆。

1997年,李劲松获得京都大学医学信息学专业博士学位,在日本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年收入近七十万人民币的他,在日本已属于较高收入阶层。妻子孩子也都在身边,一家团聚,生活幸福美满。但李劲松始终没有买房。当时在日本,租一套三居室的房子远不如买一套同等级的房子更为经济。但他还是选择了一家人租房,在他看来,回国只是个时机问题,不能让房子拖住了回家的步伐。

李劲松的两个儿子都是在日本出生的,日语讲的顺溜,中文却几乎一窍不通。为了让孩子学好中文,打好回国上学的基础,李劲松和妻子花了不少心思,还专门从国内购买了国务院侨办编发的中文教学两年课程,无论多忙多累,每天晚上辅导孩子学习中文是他们的必修课,在他们心里有一个共同的梦——回家。

1999年,作为日方公司工作人员,李劲松参与了中日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日信息化合作”,开始了中日两国两头奔波的生活。李劲松在这个项目中的卓越表现赢得了国内同行的普遍认可和赞同。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李劲松再也按捺不住回国的强烈愿望。经过慎重考虑,他选择了母校浙江大学,2002年受聘为浙大客座教授,迈开了回家的脚步。

回到母校的李劲松,做得很多,说得很少。每当有人问起为什么选择回国,他总是说,根在哪里,情就在哪里。背井离乡永远只是个打工者,回家了才是干事业。能在母校工作,心里踏实;能为祖国效力,心里充实;能每天跟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团队一起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安心,也很开心。

 

“致公党是我的另一个家,我为这个家做的还不够。”

 

  2009111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一天,李劲松有了另外一重身份——中国致公党党员,成为这个以归侨、侨眷和留学归国人员为主的参政党的一分子。仿佛纯真少年戴上了鲜红的领巾,李劲松感到了久违的激动,那是一种年轻的快乐,是心灵的归属,也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尽管每天依旧忙碌得像陀螺似的转个不停,但只要致公党有活动,他都抽出时间来积极参加。201012月,李劲松成为致公党浙江大学新一届委员会委员;201274日,致公党浙江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又光荣当选为致公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得此殊荣,李劲松感慨地说:“致公党是我的另一个家,我为这个家做的还不够。”然而,他对这个“家”的爱大家都看在眼里,在他心里始终记挂着这个“家”,并努力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2012年下半年,致公党浙江省委会成立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点课题调研组,邀请李劲松加入,他爽快地答应了,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与调研组一起前往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调研,实地察看了科技城规划展示中心、人才公寓,海创园首期工程、恒生科技园等,并就人才、科技等方面问题与科技城管委会进行了座谈。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结合自己多年科研工作的实践经验,李劲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已明显增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要积极引进和集聚一批创新人才,加快培育领军人才队伍。要研究制定灵活而柔性的人才引进政策,最大限度吸引有真才实干的人才以全职或者非全职的形式参与科研及技术攻关。从政策上引导浙江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人才回流及国内外顶尖人才来浙创业”。他建议,积极发挥已有领军人才的作用,建设科技创业型队伍。努力培养和储备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会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充实科技型新浙商队伍;开展国际科技人才交流活动,聘请国外科技人才在企业进行短期工作,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攻关水平;充分发挥企业引才和育才的主体作用,促进企业间科技人才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之后,省委会调研报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吸收了李劲松的意见建议,并作为团体提案提交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我热爱我的事业,我的学生,再苦再累,我都会坚持。”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每一页都有不同的精彩。翻开李劲松的这本书,你会发现,“坚持”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也是这本书的灵魂。

无论求学还是工作,李劲松总有一股钉子般的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他用以自勉的座右铭。

19951月,日本神户发生7.3级大地震,大面积房屋倒塌,交通损毁。可这丝毫阻挡不了李劲松的求知欲望。刚刚恢复通车,家在京都市的李劲松就冒着余震的危险,赶往合作研究的神户大学坚持做实验。平时单程一个多小时,现在需要七个小时。每天凌晨四点钟出发,回家已是深夜。

常有朋友问他,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何苦这么拼命。李劲松总是回答说“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我热爱我的事业、我的学生,再苦再累,我都会坚持下去。”

学生们说,李教授的干劲总是让他们这些年轻人汗颜,在他身上似乎总有用不完的力气。每当赶项目赶任务,他总是最能熬最能扛的一个,尽管他的年龄几乎是学生们的两倍。

谈到兴趣爱好,李劲松说,在日本的时候经常打网球、听音乐,回国后一直忙于工作,疏于锻炼了。他坦言自己是在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有时候也会想,会不会有一天自己也像航天英模罗阳一样倒下就再也起不来了。但是,一走进实验室,走进那片热爱的研究天地,所有的担忧和恐惧就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还是他,那个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李劲松。(作者系致公党杭州市委会干部)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