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身建设 > 组织发展
【支部生活怎么过】福建农林大学总支 ——所思所愁,“农”字当头

    

  中国致公党福建省直属福建农林大学总支部委员会(下文简称农林大总支)成立于200311月,前身为福建农业大学支部,总支下设一支部、二支部、三支部,现任总支主委王松良,现有党员51人。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职能之一,也是衡量各民主党派政治价值、工作实效的重要标准。致公党福建农林大学总支根据自身在“三农“领域的专业优势,在近几年的支部生活中,不断创新参政议政载体,发挥了其服务“三农“主力军的作用。 

  先来看一组成绩: 

  2009-2012年,连续4年被致公党省委评为 “参政议政先进集体”; 

  2010年,被致公党中央评为“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2013年,被致公党中央授予 “参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2015年,被致公党省委授予"创建先进基层组织,争当优秀致公党员"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0年来,先后有1人荣获致公党中央“优秀党员”称号,1人获致公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先后有6人次被致公党省委评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优秀提案先进个人”和“ 调研和提案工作先进个人”,2人被致公党省委评为“优秀党员”; 1人被选为“福建人民政府环保监察员”;1人的调研报告被中共省委统战部评为“调研优秀奖”,实现总支所在学校各民主党派在这项工作上零的突破。 

  

  图为总支荣获致公党中央授予的2013年“参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他们是这样做的: 

  一、依托“海西春雨”行动平台,服务“三农”生产第一线 

  2006年以来,致公党福建农林大学总支每年都参与中共省委统战部的海西春雨行动,借助该行动平台,发挥专业优势,拓展参政议政工作载体,服务三农20167月,总支继续响应号召,发挥农林大学作为我省唯一高等农业院校具有的农业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利用暑期开展海西春雨行动,用专业知识服务三农。其中,总支主委王松良带队赴永春、明溪、罗源等地指导第一线的生态农业发展;总支组织委员张招娟带领暑期社会实践队赴福清王坑村甘薯种植基地、浮山村闽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地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为当地农业企业及农民出谋划策,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这也是总支连续第十年开展“海西春雨”行动,服务“三农”,通过不断创新参政议政载体,以城乡两级“社区大学”、新型农业和新型农民为服务主体,深入服务我省农村、农业和农民第一线。

  这也是总支连续第十年开展海西春雨行动,服务三农,通过不断创新参政议政工作载体,以城乡两级社区大学、新型农业和新型农民为服务主体,深入服务我省农村、农业和农民第一线。     

  二、深入开展“农业扶贫”工作调研,确保智力帮扶精准到位 

  近年来,农林大总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农村一线,田间地头,深入开展因地制宜的调查研究,考察农业生产最基本情况。2016521日,总支一行10人深入闽东革命老区霞浦、福鼎两县,针对精准扶贫,开展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主题调研活动,走访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赤溪村,调研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霞浦三沙镇花竹村。形成发挥生态优势,依托传统的渔业、大力发展养殖业潜力,避免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开展精准扶贫,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议意见。 

  利用专业知识优势,进行知识扶贫也是总支开展调研、履职建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党员薯类作物专家张招娟、农业经济专家范永立,以及农学专业研究生们组成的暑期农业服务队,奔赴古田县黄田镇指导当地发展林下经济,根据当地山多田少的镇情,指导黄田镇双坑村马蹄笋竹林下试种了五千株薯类作物研究室培育出来的甘薯新品种甘薯苗。 

  2015711日至15日,总支带领作物学院学生赴南安开展暑期科技三下乡活动,与当地农民进行了座谈,就当前该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主要困难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技术指导,回答农民的提出的相关问题。还帮忙邀请和联系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加工和机械专家,以满足当地农民除鲜食甘薯外,还可进一步深加工成淀粉和酿制成地瓜烧酒,解决新鲜甘薯运输不便等问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需求。 

  三、济困边远山区 “农民”子弟,延伸参政议政工作手臂 

  为响应致公党省委号召,总支骨干连续多年参加贵州毕节地区的联系贫困学生,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延伸参政议政手臂。总支9个骨干党员每人每年300元捐款给千溪乡中屯小学的贫困学生,帮助顺利完成学业。为了深入开展社会服务,20137月,总支派农业科技专家随同致公党福建省委赴贵州毕节试验区开展捐资助学、科技扶贫和经贸考察等社会服务活动,为当地农技人员作专业知识讲座,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四、总结“三农”服务经验,积极报送分享调研成果。 

  农林大学总支部注重以三农问题、生态农业、新型农业发展作为总支党员参政议政工作的核心对象。20164月,总支组织骨干党员召开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图8),对进一步推进全年的参政议政和服务三农工作做了重要部署。2015年,总支承担了省委会重点调研课题,同时也是致公党中央关于乡村模式重点调研课题,完成了题为《基于社区支持农业的福建省新型农业、农民实证研究》的调研报告;总支致力于创新参政议政工作载体和社会服务主体,积累了服务三农的经验,为此,总支组织撰写的论文参加致公党中央在珠海举办的创新社会服务理论研讨会,并做题为城乡社区大学:民主党派参与解决三农重中之重问题的新路径主题发言,阐述民主党派服务乡村建设的意义和路径,受到参会代表的好评和举办方的高度认可。 

  总支主委王松良谈总支工作时说,农林大总支议政建言工作之所以做的有声有色,主要是立足岗位优势,围绕“农”字做文章: 

  一是围绕省委会履职重点,积极申报调研课题。农林大总支非常重视省委会每年的课题申报,广泛发动支部党员围绕省委会重点调研方向开展课题申报工作,自2009年以来,已累计申报省委会重点课题6项。总支主委亲自把关再上报,确保申报课题的选题和质量。此外,还积极承担致公党中央乡村发展调研课题,进一步扩大了总支的影响。 

  二是突出专委会任职优势,服务参政议政大局。据统计,农林大总支中共有7名党员在致公党省委的6个专委会中任职,依托专业优势和专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力量,积极参与省委会有关方面的议政建言工作。总支党员多次代表省委会参加中国发展论坛,在生态农业、社区支持农业和乡村社区大学等方面发出声音,引起关注和反响。 

  三是立足专业特色,积极反映社情民意。高校支部一个重要特点是党员学历高、层次高,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农林大总支通过开展参政议政进支部活动、选送支部骨干党员参加省委会参政议政培训班、建立农林大参政议政骨干微信群等举措,进一步提高总支党员的参政议政能力,调动党员的参政议政积极性。同时从党员自身专业入手,结合本职工作,先后报送了一批有分量的社情民意信息,为中共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每年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量占到省委会总数的20%-30%左右。 

  四是打造履职品牌,服务“三农”形成系列。三农问题涉及领域广,方方面面都做是不可能的。因此,农林大总支能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当前热点和难点问题,确定关注点,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社区大学、社区支持农业、林下经济等,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将三农课题做成系列,持续跟踪,树立品牌,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是撰写理论研究文章,提升履职理论水平。农林大总支发挥党员专长,主动承担省委会统战理论研究课题,先后撰写提交了《参政党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理论研究》、《我国政党协商的发展途径研究》等统战理论研究报告,在统战理论研究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履职成效的理论研究进行思考。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