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发展成果 坚定“三个自信”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之际,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改革开放30 年、新中国成立60年、党成立90 年的辉煌成就的和历史经验作基础,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坚定“三个自信”,立足珍惜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果,总结历史上各奋斗阶段的有益经验,对今后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内容的整体确信,集中反映了全党和整个国家的日益成熟与自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清晰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从报告中可以明确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它将以往的成功实践上升为理论,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并把经过实践检验的卓著有效的政策及时确立为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十八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进行了深刻地总结与高度地概括,“三个自信”的提出,体现了执政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与成熟。这既是我们不断坚持以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和社会特点发展社会主义的体现,更是党在今后将着重从观念更新、制度建设方面入手,通过顶层发力解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明确表态。

  道路自信,是基于党在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形成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努力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 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实践的视角去考察的,回答的是实现路径,即走什么路的问题。道路问题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可见,“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伴随着美国房地美房利美的市值大幅下跌,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如多米诺骨牌应声而倒,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林银行倒闭、华盛顿互惠银行面临收购重组……接踵而至的欧洲债务危机更加让人不寒而栗。相对于欧美,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我国的金融业和实体经济都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经济运行井然有序。上述差异的深层次根源在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走的道路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强调的“自由、自我”思想是导致欧美国家过度消费、过度投机的根源,也是欧美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无序竞争的内因,更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所以,资本主义道路下的欧美国家遭遇金融危机的重创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有机结合是中国得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能够取得今日之硕果,源自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坚持全党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直接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深刻影响着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进度。

  理论自信,是基于党在国家建设中成功与失败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实践检验后得到的智慧结晶。党成立以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进程中,在完成国家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为了契合已经转变的社会主题、为了适应已经改变的世界格局、为了迎接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任务与挑战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指导理论的更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集中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为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国家度过了极其艰难的复苏与建设期,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国家迎来了崭新的社会面貌和丰硕的经济成果。

  理论是一切实践的先导,正确的理论是成功的实践所必不可少的指南针,我们必须不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不但要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念,还要发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髓。缺乏理论自信,就难以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奋斗不懈,孜孜求索,就可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自我,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并不缺乏因缺乏理论自信而导致社会易帜的案例,在此之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尝试转型,他们的转型以以西方主流思想为纲,未能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运用于自己的理论并指导改革实践,外来理论与国内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国家经济的崩溃和社会动荡,最终导致社会剧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更新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就是站在21世纪的新中国,重新审视国家的国情和所处环境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既体现了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党倡导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和和谐的,只有科学的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永续前进,只有和谐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才能稳定兴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今天我们对它的认识应更加自觉。坚定理论自信作为政治要求,就是要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有这样的理论指引,我们就能顺利夺取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

  制度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巨大优越性。党领导中国人民集体创造的、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础,是党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保障,是国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法宝。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着高速增长,长时间的两位数增长率从事实上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不可替代。得益于制度的优势,在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下,中国仍然维持着高速的增长,基本实现了“达到小康社会”的目标。坚定制度自信作为政治要求,就是要始终坚信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最符合中国当前国情与未来进步需要的刚性约束,必须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始终坚持、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定“三个自信”,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祖国发展肯定,也是对祖国实现伟大复兴的认可。在党经历了九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后,中国共产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逐渐形成较为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较为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较为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回顾过往,凝聚了党各届领导人的智慧和汗水的“三个自信”,是中国曲折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未来蓬勃发展的智力保障。我们必须加倍珍惜党的建设成果、始终坚持党的革命理念、不断发展党的智慧结晶,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坚守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