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顶部内容

华侨先锋,赤子功勋——关于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的伟大壮举(上)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也有长足发展。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日本还有少数右翼分子篡改历史,为侵华战争翻案,鼓吹军国主义。因此,回顾南洋华侨抗日爱国的历史和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的壮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和历史意义。     

  同仇敌忾怒潮涌 

  “七七事变爆发,日寇猖狂入侵,神州大地,烽烟四起,国土沦丧,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全国同胞抗日怒潮汹涌澎湃,气壮河山。海外华侨敌忾同仇,义愤填膺,积极参加抗日,广泛开展义演、义卖、募物、捐款等救亡活动,万众一心,共赴国难,波澜壮阔,四海翻腾。” 

  1939年,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急存亡之时,在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主席的南侨总会领导下,在短短的两三月时间,先后发动组织3200名南洋青年机工回国抗日,这是历史的壮举。南侨机工在1140公里的滇缅公路上,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顶着日机的轰炸,昼夜奋战,抢运军用物资,用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篇篇悲壮的篇章。这是千百万华侨爱国主义思想的延续和弘扬,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血肉筑成抗战路

  抗日战争开始后,在沿海口岸大多被日军封锁,海上国际交通线基本上被阻断的形势下,开发云南的国际、国内交通,直接涉及到争取外援,沟通后方运输,加强抗日力量的重大战略问题。云南省政府一开始就把战时交通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1937年10月底,国民政府交通部与云南省政府商讨滇缅公路的修建工程,商定路线走向是从昆明向西经下关、保山、龙陵到中缅交界的畹町与缅甸境内的公路相连接的路线。滇缅公路云南境内全长9594公里需新修公路,由中国负责修筑;缅甸木姐至畹町约18公里需新修公路,由缅方负责修筑。 

  云南境内的路线走向确定后,云南省政府决定将全路划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昆明经楚雄到下关,长4116公里,已在1935年建成通车,但路面、弯道、桥涵等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善扩建;西段从下关向西经保山到畹町,长5478公里,全部属于新建。当时商定的原则,西段须在4个月内完成土路,一年内全线必须完工通车。众所周知,在云贵高原修筑公路困难很多,滇缅公路西段工程尤为艰巨。公路既要横跨海拔3000多米、高耸险峻的横断山脉,又要在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的澜沧江、怒江上筑路、修桥,由于限期紧,任务重,经费不足,又无筑路机械,云南省政府确定按非常时期的义务工役制办法,除跨径15米以上桥涵由政府统一安排包商修建外,全部路基、路面土石方工程都由各县组织民工义务承担,政府只给每公里2000元微薄的民工补贴。 

  为了保证修筑公路任务顺利完成,云南省政府决定将全路施工任务交由省公路局承担,并在保山成立滇缅公路总工程处,下设六个工程分处负责施工;东段负责改善工程设两个分处。1937年11月,省府通令滇缅公路沿线12个县以及5个设治局立即征集民工115万人,连同召雇的石工、木工3万人,限12月到达指定地点,赶筑滇缅公路的西段工程。 

  1937年12月初,各县征召的民工基本到齐,西段筑路工程和东段改善工程全面展开。14万各民族民工,带着少量口粮和锄头畚箕等原始工具,冒着寒冬酷暑,日夜赶工,不断地刨土挖石,一寸一尺地开出毛路。特别是澜沧江、怒江两岸的绝壁上开路的民工,冒险在距江面七八百米的悬崖上,用绳索悬挂身体,在峭壁上用钢钎凿出立足点,再凿炮眼用炸药炸出毛路。1938年5月至6月赶工抢修的高峰时期,上阵的民工多达20万人。经过9个月的艰苦劳动,新建的西段工程于8月30日完工,横越澜沧江跨径84米的功果悬索桥和怒江上改造的钢索桥--惠通桥也都先后建成。1938年8月31日全线正式通车,比一年的限期提前3个多月。仅下关至畹町的西段新建公路就完成1233万立方的土石方,大中小桥梁涵洞近2000座。横跨怒江、澜沧江的3座钢索桥(惠通桥、功果桥和后建的昌淦桥)都是当时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的最早的公路吊桥。云南各族儿女在修筑被中外人士称誉为"当代最伟大、最艰苦的工程"的滇缅公路中,仅民工投入的劳动就达1000万个工日;筑路过程中因工伤因病而牺牲的民工有1667人;伤残人数达3334人。1939年至1941年间,滇缅公路又进行过几次规模较大的改善工程,先后动员18个县民工7万人,对路基过狭、弯道过急、坡度过陡、行车困难甚至危险路段进行改善。1941年又在畹町至保山的线路上铺筑柏油路面157公里,民工投入约250万工日,基本上实现运输量每日600吨,每日行车600辆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