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致公路学习心得

  6月8日到6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致公党北京市委举办主题为“继承优良传统、牢记宗旨使命”的“重走致公路”的专题培训活动。作为一名入党时间不长的新党员,通过此次学习培训对中国致公党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政治视野得到了开拓。

  活动中,我们一路走来,边听、边看、边学。在广州,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感慨革命之艰难,体悟仁人志士的大无畏精神;参观孙中山大元帅府,了解国父革命宏愿,感叹“革命仍未止,我辈争努力”;在惠州,在陈炯明墓园中祭拜中国致公党第一、二届总理陈炯明,表达对这位中国近代革命家、致公党最重要创始人之一的无限崇敬之情;在海丰,参观红宫红场,瞻仰彭湃烈士雕像和致公党前辈陈其尤、黄鼎臣的故居,凭吊文天祥名人公园内致公党领导人雕像。每赴一处历史遗迹、查看一份历史文物,深重的历史氛围都震撼着心灵,逼迫着我们认真看、认真听、认真学,将史实和革命家的正面形象印入脑海 ,将“继承优良传统、牢记宗旨使命,传承先辈精神、合力建设中国梦”的使命感植入血脉。

  行千里,学千里,通过这次重走致公路,缅怀先辈,重温历史,我对中国致公党和中国致公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了中国致公党自成立以来,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投入了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斗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有力支持。今年是中国致公党成立九十周年,这九十年,中国致公党始终作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亲密友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真正地在思想和灵魂深处受到了一次洗礼。对孙中山、陈炯明等革命先辈了解的更加全面,亲身感受致公党老一辈领导人艰苦的学习、成长环境,对致公党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突出贡献和发展历程的认识更加深刻,对致公党老一辈领导人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更加了解。我对中国致公党党史体悟更深,更加坚定了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坚持多党合作,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我今后一定会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继承优良传统,秉承致公精神,继承和发扬致公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严格履行参政党职能,进一步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以积极奋进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扎实有效地推进和开展自己的本职工作。

  当前,首都北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这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就等待进一步的落实。通州区作为北京市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我们已经确立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核五区”、“五年展雏形,十年出形象”的建设目标。目前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也已落户通州运河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是推进首都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重组、重新布局的重大机遇,是推动京津冀地区深化合作、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机遇,必将成为带动首都经济发展,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乃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等历史性任务光荣而艰巨,作为工作在通州区经济战线的一名致公党员,必须有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良好作风。我将以这次专题培训为契机,继承优良传统,秉承致公精神,充分发挥“侨”“海”特色优势,勤政敬业、先之劳之、驰而不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更积极实践爱国主义和致力为公,更充分发挥好所联系的华侨和海外力量,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的开发与建设做出贡献。按照郭金龙书记提出的“发展搞上去、人口降下来、环境好起来”的要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做出新贡献。

  (作者系致公党北京市通州区党员)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