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2020专题 > 2020年两会 > 文化类
关于推广设立文脉传承传播馆的提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的大力倡导和推行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的奠基性工作,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并日益成为整个文化教育体系的常规性支撑体系。

然而,文化传承传播在迅速兴起的同时,也暴露出系统性不足、受众面不广、深度不够、良莠不齐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传承传播的顶层设计和推动落实力度还不够;二是文化传承传播的主体散乱、参差不齐,缺少集中支持和培育,尚未形成文化传承传播的领军品牌和积聚效应;三是文化传承传播的方向和内容偏重于国风(民风民俗、吃穿住行)、国艺(武术、戏曲、艺术)、国技(民间工艺、传统技术)等,对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传承和深度研习重视不够;四是文化传承传播受众以大中小学学生为主,无论是在国际上推广建立的孔子学院,还是在国内依托各级学校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成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学院”“书院”“学堂”“国学体验中心”等,都以学生为主要受众,面向大众、融入生活的文化传承传播载体和形式还不多。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还需要在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产业引导、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结合浙江富阳华宝斋及其在北京创立的嫏嬛书房的实地调研,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推广设立文脉传承传播馆(简称“文传馆”):

一、设立中华文脉传承专门机构(“文脉传承传播馆”),作为专题文化建设核心项目。利用现有条件,在已有存量资源基础上,推动相关文化企业和教育部门(大中小幼学校)、公共服务领域(图书馆、群众文化馆、博物馆)、外交部门(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中心)等合作,以馆、楼、阁、屋等不同空间形态和灵活方式,创造相对独立的学习场域,创立若干精品“文脉传承传播馆”,最大限度开辟研习文化经典的物理空间。立足读元典、理文脉,以“典籍”为核心,聚集“国家队”级别的专业学者团队,依据“两个百年”的历史性要求,针对现实,研究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和实施计划,同时面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自觉担负中华文脉传承的历史责任。

二、文脉传承传播馆要突出典籍研习这一根本。以《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典籍为基础,以中国书籍出版编辑史、中国古代藏书文化史为抓手,以中国书籍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为脉络,将与书籍相关的造纸术、印刷术、篆刻、书法、版画、版本(雕版、活字版、稿本、抄本、套印本等)及装帧形式等文化遗产系统梳理,组织权威学者和专家编制研习教程,形成一整套具有历史依据的,次第分明、循序渐进的,融知识和言行规范为一体的言行仪轨。

三、文脉传承传播馆要最大限度地创建传统文化存在的人文生态,如图书、服饰等载体,以及匾额、楹联、图案、书画、茶、香、文房四宝等媒介,建立完整的色香味触等感觉体系。同时,还可以利用融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支撑,创造极具真实感的传统文化生态虚拟空间。以可复制的“实景+实物”方式,综合运用主题展览、百部书影、实景书房、名家讲堂等形式,让受众最大限度地回到历史的现场,重温经典文化的基本逻辑和基本结构,重温经典文化的言行范式,从而召唤起经典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受。

|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