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要闻
万钢蒋作君出席全国政协"国际科技合作与大科学计划"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8月18日下午在京召开第5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国际科技合作与大科学计划”建言献策。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董建华、万钢、张庆黎出席座谈会。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航天局 

  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主任顾行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金生,致公党北京市委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高杰,致公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徐旭东,北京市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马一德代表本党中央分别在座谈会上发言。 

  万钢指出,国际大科学计划是人类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能够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在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的过程中,一要合理规划,做好体制机制法治三方面的顶层设计;二要前瞻布局,做好方向和项目选择;三要依托现有大科学装置,凝练问题,开展国外参与的小型国际合作项目,积累经验、共享装备、锻炼人才、营造国际影响力。 

  蒋作君认为,我国在引进海外人才工作中还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海外人才引进工作职能交叉分散在多个部门,存在职责不清,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二是海外人才引进法规政策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国家层面的海外人才引进法规;三是重引进,轻服务,影响外籍人才在国内长远发展规划。他建议,一要统筹规划,引进大科学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学科和新兴技术领域发展,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布局一批高水平国家实验室,依托现有大科学工程(装置)组建一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探索不同国家、不同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和运行的新模式,吸引海外顶级科技人才;二要推动建立统一高效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体制;三要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法治化建设,尽快制定出台《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四要注重人才引进后的服务工作,优化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 

  顾行发认为,国际科技组织已成为国际大科学计划的推动者,国际重大问题新规则的制定者,以及新型国际秩序的间接维护者。我国在主导和参与一些国际科技组织中还存在国际科技组织总部设在中国的数量比重低、缺少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机制体制、缺乏全球性战略人才和全球性大科学计划等问题。他建议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优化升级现有的我国参与的国际科技组织;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培育国际科技组织后备人才;采取措施吸引国际科技组织总部落户我国。 

  杨金生认为,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主动推进中医药国际发展。他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规划;二是加强科研合作,在国际规则标准制定上掌握主动权;三是加强主动引领,优先资助一批国家级的重点合作项目;四是利用国际组织,扩大中医药的学术影响力。 

  高杰认为,国际科技合作与大科学计划是我国通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经之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热核聚变领域大装置CFETR,大型环型对撞机CEPC-SppC,“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等具有重要应用与科学价值的国际合作与大科学计划,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尽快进行论证,给予稳定支持,着力提升中国在参与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的显示度和参与水平。 

  徐旭东认为,大科学装置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应合理规划大科学装置建设,重视对科研队伍和管理人才的投入,逐步形成大科学装置的集群效应,促进基础前沿科学原始创新。 

  马一德认为,国际科技合作的成果归属、转让、实施都集中体现为知识产权问题。目前我国对国际科技合作顶层设计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未来应从国家层面对国际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布局谋划,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将其作为知识产权强国的重点问题协调推进实施。 

  此次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由本党中央和全国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联合组织。会前,本党中央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分别开展了专题调研。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