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通过线上线下自学和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类党史学习活动,我又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再一次接受了思想启迪和精神洗礼,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做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的重大意义。党史承载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使命任务。我们要以史铸魂、以史为鉴、以史明理,接好时代的“接力棒”,慎终如始,开新局启新篇。
以史为志,坚定信念跟党走。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从南湖一艘红船出发,一路披荆斩棘,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建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百年党史的再次学习让我在寻根溯源中进一步筑牢听党话、跟着党走的信念决心。
以史为师,提升本领勇担当。学习党史,既要学习先辈们的解题智慧,更要学习他们勇于挑战,勇于担当的斗争精神。当前我们正处于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关口,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商务领域的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需要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坚定方向、汲取智慧和力量,正确认清形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以史为鉴,坚守初心为人民。党史每一篇都是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答案的生动诠释。无论是建党之初的红船精神,还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或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每一幕都闪耀着人民群众的身影,蕴含着“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的不变初衷。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肩负着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如实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的责任。为此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履职尽责,参政议政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增加自觉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为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建言献策,及时发现新问题,准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让我从中吸取到经验教训,汲取不懈奋斗的力量。我深深感到唯有以史为鉴,运用历史思维,才能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当代人的长征路。
(作者:廖涛,致公党通州区工委委员,北京市商务局信息中心四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