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侨党员们参观五仙门发电厂旧址
8月22日,致公党广州市委会召开第三期归侨座谈会,蔡春、郑逢榕、庄淑娇、陈南香、谢文富、肖瑞珍、谢英坤、杨思清、温玉莲等9名印尼归侨参加座谈,广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岳朝阳、秘书长周颖,市侨办广州华生杂志社副社长、广州华侨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黄为民,致公党广东省委联络处原处长刘丽萍等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开始前,在市侨办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市委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五仙门发电厂旧址,该旧址即将改建为广州市华侨博物馆,维修工程正在推进中。座谈会上,9名印尼归侨畅谈了自己从印尼归国、以及在国内学习、成长的经历。温玉莲1957年回国,在市委会机关工作多年直至退休,退休后治病期间,党员医生给予了热情帮助,机关多次探望,让她倍感致公党组织的温暖。谢文富60年回国,文革中被分到农场劳动,度过了一段艰苦岁月,72年回到番禺,进入在广东省颇具名气的仲元中学任教至退休。蔡春回国后参加了上山下乡运动,去北大荒参加劳动,70年落实政策回城。郑逢榕64年乘坐光华轮回国,对当时乘船的经历记忆犹新。谢英坤是这批印尼归侨中回国最早的,他于49年解放前回到祖国,1954年考入著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汽轮机的设计研发工作,有很强的动手装配能力,曾亲身参与几代军舰的设计和装配工作。陈南香60年从雅加达回国,毕业于广东工学院,长期从事市政工程的规划和监理工作,退休后还考取了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与众不同的青春岁月,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至今回忆起来仍然令人动容。
岳朝阳副主委介绍了市委会华侨博物馆提案得到市政府采纳,陈建华市长亲自推动落实的有关情况,希望广大归侨党员积极为华侨博物馆捐赠文物、提供文物线索。黄为民介绍了五仙门发电厂的有关情况,并向大家展示了华侨博物馆的规划设计图和布展设计思路。
广大归侨党员对华侨博物馆的建设非常支持,表达了愿意捐出从印尼带回来的物品。归侨们表示,广州华侨博物馆的建立,将记录广大华侨华人过去回国的艰辛历程,承载华侨华人回国创业的美好记忆,展现华侨华人对广州的贡献,对广大华侨华人是一件欢欣鼓舞和激动人心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