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连任四届近20年的省政协委员,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政协、党派的培养教育和委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使我进步成长,政协组织的各种参政议政活动,使我各方面得到了快速提高,政协、党派如此的厚爱和信任,给了我责任感、社会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政治上的成熟升华和沉甸甸的荣誉……谈到履职“作业”这个话题,不得不让我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我认为,作为政协委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辜负政协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希望和重托,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要进一步理解了“团结、民主”这两大主题的深刻内涵,进一步读懂什么是自尊、自强、自重、自信。
作为政协委员,我一直认真履行委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行使人民政协赋予的使命,始终把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作为参政议政的有效方式,积极反映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大胆地建言献策,努力以参政议政的具体行动为政协委员这个称号增光添色。如,《关于我省申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建议被省委、省政府采纳,经过六、七年的申办、筹备,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2011年9月10日晚拉开了帷幕;《关于创建长征之路、霞客之路、茶马古道、阳明之路四大文体旅结合生态经济长廊的建议》被写进《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天眼新闻点击量达3万多次;《关于把紫云县水塘镇打造成世界攀岩主题小镇》的建议得到满意的落实,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乡村建设;《关于全力推进“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议》党派团体提案获得2016年度省政府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四年来我省已建成92个生态体育公园,不仅提高了我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还为老百姓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以上经历已成为我骄傲的人生历史,也是我美好而情思万千的记忆。
每当一份份建议被党和政府采纳,一件件提案得到满意答复,一次次协商监督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一声声对人民政协及政协委员的赞许响在耳际之时,我获取的不仅仅是欣慰,更是人民对政协的期冀与信任,也深感当一名政协委员乃人生大幸。
近20年的政协委员生涯,让我品尝到了民主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成功喜悦,也悟出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门道”。
——立足实际,找准“三点”。先从自己熟悉的工作领域入手,再把关注点扩大到国计民生上。我们常说“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主要是要找准参政议政的“三点”即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怎么找准切入点?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时代命题来选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根据你的优势资源来找准选题切口;怎么找准结合点?要把改革发展的难题和社会民生焦点的问题结合起来;怎么找准着力点?要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通过自己的努力,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深入基层,充分调研。要写好提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基本功,是做好参政议政的前提。只有深入基层扎实调研,才能掌握全面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及时发现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避免“纸上谈兵”的参政议政,才能提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真知灼见。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上接天线”主要是指委员要充分了解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下接地气”主要是指委员要沉下心来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广泛倾听各个层面普通劳动者、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期待,凝聚社会各方共识,写成一份份优质提案,让每一份有效提案都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了。
——求真务实,善于创新。求真务实是要求委员写提案要从实际出发,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善于创新则是要求委员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创造性地撰写提案。要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不自缚于陈旧的框框,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将撰写提案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际效果。
——侨海特色,优势领域。要立足致公界为主的侨海特色和优势,打造致公的参政议政品牌项目,建立致公参政议政的品牌影响力。要发挥好专委会的基础作用,着重做好每年的立项课题,保证专委会每年至少向致公党省委提交1篇有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每位委员至少参与1项课题调研、报送1篇社情民意信息。这“三个一”是专委会和委员的作业,作为一名委员,就要尽职尽责,用心用力,共同推动全省致公党参政议政工作提质增效,打造高质量参政议政的优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