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贵州
抗击疫情,他是儿子,是父亲,更是白衣战士——记致公党党员胡潘武
   “苹果、梨、米、油,给婆婆的药……”,十岁的大儿子一样一样地清点着,和爸爸胡潘武一道把为外婆准备的年货和药物装上车的后备箱,连副驾驶的位置上都塞满了,生怕给外婆带漏了什么。他和弟弟早就盼着1月23日能和爸爸妈妈一道去黔东南天柱县的外婆家过年。

胡潘武,致公党毕节市工委党员,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主任。1月23日,农历亥猪年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前一天,胡潘武准备医院工作一结束就开车带着家人去天柱县过年。没料到下午4点,院里突然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春节假期取消,所有职工立即返岗备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回家的路上,胡潘武想了许久,不知道回去该怎么向两个孩子解释,走进家,看到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他只能说因为工作原因暂时去不了外婆家了,过段时间再去陪外婆过年,继而转过头不忍去看孩子们失望的眼神。

疫情爆发前,胡潘武原本是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不在感染性疾病的系统内,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形势严峻,院领导第一时间决定暂停康复科业务,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分别到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感染科、成贵高铁毕节站等一线阵地工作。考虑到胡潘武之前主持过感染科及发热门诊,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较强,所以发热门诊就交由他坐镇指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命令后,胡潘武迅速带领科室成员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他要求科室人员必须要将每位病人的入院原因、临床表现、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情况一一详细记录,“宁可百日控,不可一日松”,“我们绝不疏忽任何一个病人,绝不能耽搁任何一例病情。”这是他对整个科室的要求,也是他内心最坚定的信念。每天预检、诊断、会诊、和患者沟通,异常繁忙但却有条不紊。


心大拿了两个,只吃得下一个

2月6日晚上8点,胡潘武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感觉肚子空唠唠的,但扒了几口饭就全然没有了胃口。当天是小儿子6岁的生日,疫情期间不能回家陪他过生日,视频聊天时孩子显然不高兴,连搭理都不想搭理他。他还担心着父母的身体,妻子谌河琴和他一样,也是一名医生,任毕节市一医疼痛康复科的科主任。面对突发的疫情,夫妻俩日夜蹲守在各自的医院,只有将两个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亲照看(母亲在照看姐姐的孩子),加之工作在一线,两个孩子小,父母年纪大,抵抗力差,为避免过多接触夫妻俩都很少回家,完全帮不上父母什么忙。3号那天母亲的手突发带状疱疹,剧痛无比,但作为儿子,他实在无法抛下工作,去给母亲做治疗,更谈不上为父母分担家务,分担作为儿子、作为父亲的那份责任。

自1月24日以来,胡潘武在抗疫一线上已连续奋战10余天。每天他不单把解除患者病痛、做好疫情防护放在第一位,更把守护患者的信心、给予患者心灵上的慰藉,当做每日的必修课。作为科室负责人,他坚持每天在科室、分诊处,做好医护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患者心理疏导等各项工作,力所能及地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平稳患者情绪。胡潘武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努力把病人治好,这场疫情能够早日结束,他好回家看看父母,还有孩子。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