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机关|李朝阳:以文载道,文亦如人 ——贵州老作家岳德彬《今生有约》感悟
岳老年近七十。十多年前他是安顺日报副刊部主任。岳老生于遵义,长于开阳,对开阳这片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并曾经担任开阳师范的老师,多名弟子或功名成就,或著书立说。那时他经常回开阳,来去匆匆。每次来,文友们都会叫上我们一起为他接风。那时在城北路的小馆子里,一起喝酒,听他谈诗。对我而言,一个小年轻能够时不时听到老诗人的一些关于创作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的见解,对我的成长是一件快乐且能自勉的事。
说实话,我读岳老的诗或作品不多。《今生有约》是他去年公开出版的一部著作。岳老迈着蹒跚的步子亲自送到手上,还签名让我雅正,让我有些汗颜。读得少自然不敢妄自谈其作品,只敢从表面说些感受。岳老的诗对我而言有一种亲切感,作为一个年轻的诗人,我能从他的诗中邂逅所有熟知的事物:“树林,落日,空椅,老人,果树以及柳永,沈从文,祝英台等等具有生话元素的物象和诗化的生活哲理和平缓的表达方式。例如:诗《落日》“逃不过逼在眼前的沉默/就蘸着满眼殷红的泪水向上苍申请/让我多释放一分钟的热烈吧……/是谁说这是命运和愿景的悖论/该留的不会少一分钟/该去的一秒钟也无可奈何…”诗中将落日喻作殷红的泪水,以落日的本意打开了一道生命渴望的大门,一个申请,体现面对沉没,面对生死的大气凛然和誓死如归,然而大自然的规律或生活的原则又显现了生命的无奈,唯以一场血祭的乐观心态才是人生最好的宽慰。这就是一种生活的高度,再看《空椅》:落座是缘,何须索取一分一厘/贫富尊卑,都是这样一个座位……其实你恰恰就害怕有人回望/有时候一回望就会将所有的信念击碎/忘记才好,记着红尘之中又在红尘之外/空即是有,人眼中不存在变成你的存在。这些诗句,已经升华成一种禅意了,把生活中的烦恼忧郁全部隐于平静,不求人前人后,不追名逐到,收尽人世万相,诗句平缓抒写,不故弄玄虚,不遣造新词,平朴个性成就了岳老诗作独特的文化审美和特殊魅力。 再次阅读岳老的散文诗《突围》等作品,虽作于80年代,仍可作为散文诗写作者的范本,其价值取向跃然纸上,他将笔触深入苗族同胞的内心深处,把民族的情感穿透得如此清晰与心痛,“谁能翻译高高苗岭神秘的沉默!”是沉默、是期待、是永恒的迷失与荒芜;他的散文诗宛若一棵坚挺的树,用根须一般的深情呼吸着生命的光芒,摆渡着历史的忧伤;在黔东南生活多年的岳老把他行走的足迹穿过苗家侗家山寨,去寻觅对民族的敬畏和真诚。用“原始纯朴”的诗歌清泉;流淌在那片五彩的土地。
对于一个人,其实我更多的是看重他的人品,因为人品决定了一个人的作品。岳老师个头不高,不胖不瘦,额头宽亮,眉宇高昂,开阳话叫“花星高”,他不是人们常说的清瘦,他给人感觉有些“高大尚,高是智慧,他有着过人的文化修养和文人风范,大是宽容,有着理性的人文情怀文化素养,尚是情操,有着非常有个信的乐观和舒畅。《今生有约》文集中“追忆”版块里的散文,几乎全是怀念友人的,足以说明岳老对友情的尊重,对朋友的真诚。最令我感动的是去年江西散文诗作家熊亮和六枝青年诗人张刚到开阳采风,对于只是两个只是在网络上认识的诗人,他为其联系出租车,不靠组织为其开了昂贵的出租车费,一把年纪了还伙同几个年轻人两天时间陪玩吃陪喝,一直到深夜,次日还起得极早为他买好火车票亲自送他上车,这种真挚这种情谊着实让人感动。岳老说话做事很有风骨,他是一位自信的豁达的诗人和作家,他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考、不断顿悟的思想使其甘愿默默无闻的耕耘,他像一位园丁在不断嬗变的时代文化中依然坚守,他的思想扎根于无垠的大地,他的诗作早已超越了某种意义上的狭隘与偏见,在经历大半辈子作家,记者,诗人,编辑等的历练后,他落叶归根,安于平静。他甘心和开阳作协的年轻人为伍,关心他们的成长,努力推荐他们的诗作,为他们指点迷津,虽然他不是很大的名家,但他却有名家的睿智,他以人文的关怀鼓励着大家。
细读岳老的各种文章,从文学、从为人、从修养上算是对我的一种提升,对他这个自由而不放纵,明澈而不轻薄的老人以敬畏。在当今不断混血、不断交融的文化氛围里,他像一个智者以文字为伍潜心修行,用看破凡尘的眼睛洞悉着生命万象。”
“山峰如人争高下,湖水似禅洗尘心”。岳老如是说,也在这样做。

作者简介:李朝阳,致公党员。系中外散文诗研究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散文诗学会会员,省纪实文学协会会员、市作协会员,开阳县作协副主席,已在《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诗选刊》《诗歌周刊》《贵州日报》等全国40余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字二百余万字。诗作入选《2006年度散文诗》《2013中国最佳散文诗》、《贵州新世纪散文诗选》,曾荣获全国诗歌三等奖,贵州省职工文艺创作三等奖,公开出版散文诗集《城市以南》、《无题的歌谣》,诗歌集《折叠阳光》共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