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湖北
唐成:把患者治好,是我最开心的事
 唐成日记


2020.3.1     晴
黄冈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点众多。黄州赤壁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之所。黄冈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等科学文化巨匠。提到与黄冈有关的诗词,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就是这样一个风华狂傲的城市,也受到了病毒的肆虐,使它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除武汉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作为对口援助城市,湖南省医疗队员们在大别山医疗中心连续奋战。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如今,病人陆续治愈出院,为了整合优势资源,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我们株洲队和衡阳队分管的2个病区也开始合并,我们首先休整的60名湖南队员再次披挂上阵,以饱满的热情重新回到抗疫一线。
今天上白班,在巡视病房时我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顿时感到有些诧异,他曾是湖南重症监护室里一名危重症病人,因为工作关系,我曾被调到湖南重症监护室工作数日,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四点的班,三点一刻闹钟响,醒来用舌头舔舔上颚,手摸摸额头,体温枪测试没发热。出门上车,凌晨4点的黄冈,除了寂静还多了几分寒意。入科后熟练地穿好防护服,进病房接班。
他是我的患者,住院近一个月,上呼吸机2周。60岁,在ICU这批病人里已是算相对年轻的。有精神病史,神志不清。肺部病变重,双肺几乎全白了,而且右肺肺不张,纵膈右移,心脏已经到了右侧胸腔。同时还合并有气胸,指头般粗的管子插在胸腔里,身上还有各种医疗管道。
经过医护团队进行俯卧位、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各种并发症的处理,近一周来,呼吸机参数在逐渐下调中,氧浓度从100%逐渐下调至50%,前天的床旁B超见右肺较前复张。接完班,做了体格检查,判断他右肺基本复张了。减镇静剂剂量,大叔的咳嗽反射强,撤机的窗口来了!我们立刻更改呼吸机模式,做自主呼吸试验。5分钟…半小时…1小时过去了,大叔的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给他充分拍背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撤离呼吸机。接下来的48小时对于他很关键,做好雾化、拍背吸痰、避免误吸,如果不再气管插管,就是真正的撤机成功了,意味着又一例危重症患者转为重症。
大叔的求生欲望很强,没想到,就在我们休整的那几天,在其它同事们的精心治疗下,病情逐步恢复,该拔的管子都拔了,已经转回了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了,虽然意识还有些不清,但生命体征都是平稳的,继续努力!期盼着大叔出院的那一天!
把患者治好,怕莫是每个医务人员最开心的事,在这特殊的时期,更是如此,我的心情也如窗外的晴天一样。下班,美好的一天!
2020.3.5      晴
在这个浩浩荡荡的救援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他们的工作范畴极为简单枯燥,但至关重要。他们就是院感科的老师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这场战疫将全军覆没。因为他们就是负责把清洁区域和传染区域分开,落实医护防护措施是否到位,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制度,让每一处病毒都无处藏身,让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有健康的体魄去与病毒斗争,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此还上了央视名嘴白岩松的访谈节目,为院感科的老师们点赞!
2020.3.9     晴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随着大别山医疗中心的病人陆续好转出院,住院人数清零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心情难免有些小激动啊!虽然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但防控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今天我们早早的就坐车来到医院,参加一个在疫情中不幸死亡的病人的死亡病例讨论会,由湖南省援鄂队高级别专家组组织,其中包括省人民医院和湘雅医院的专家,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学习机会呀,不但可以了解到新冠肺炎的新知识,还能在大咖们的指导下总结经验教训,拓宽诊疗思路,让更多的患者从中收益。
会议厅里按防控要求大家井然有序的坐好,此次讨论会由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建民教授主持,然后由各医疗小组依次报告了这一个多月来的六例死亡病历,李建民教授和其他专家们分别对这些病历有关诊疗经过、病历书写、护理工作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点评,并且讨论了死亡原因与经验教训。两个多小时一晃就过去了,大家都还意犹未尽,相信在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面胜利的号角声定能响彻云霄。
 
 
唐成印象
 
 
一个月前的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由来自株洲、衡阳多家医院的13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一批湖南医疗队紧急驰援湖北黄冈,成为最早抵达当地的外省医护力量。这支医疗队先入驻龙王山医院、惠民医院、南湖医院,后进驻黄冈“小汤山”——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这里面就有唐成,致公党员、湖南株洲市二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从初来时的雪花飞舞到现在的春暖花开,唐成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冬春交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气候如此,疫情亦是如此。
可直面生死,和新冠病毒每日缠斗的唐成,却一直都坚定而乐观。
他在1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湖北黄冈突降暴雪,那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
请原谅我的不舍不删,实在是因为这段文字太美。
圣手大夫唐成舞笔竟如弄刀一般地娴熟,透着诗意的美丽和灵秀的气韵。
一片片雪花在唐成的眼里是如此欢乐飘逸,而且他想到“在这冬去春来的季节,在这全国人民齐心抗疫的危难时刻,有幸能欣赏这难得一见的雪景,也算不错的慰籍吧!”
这正是一个坚强而勇敢的战士所具有的革命乐观精神啊!
这种精神我们的古人也有过: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所以能写出如此美文的唐成哪怕是战士也一定是一个气定神闲的战士。
事实是唐成他们自来黄冈后,“不舍昼夜,连续奋战。” 
之所以乐观,是因为他和他的队友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厚德精医,博学济世”。
他想的是“我们要用光和热温暖黄冈人民”,正如寒冬过后春天就会来临一样,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他一来大别山医疗中心就没日没夜地忙碌开来。
医生这个职业,天生有着神圣使命感,见不得病人在自己眼前不能救治。
更何况唐成还是一名致公党员。本性善良又善感再加上致力为公的初心,他把病患的医治看成是自己一生的追求。
他已经是一个这样的人了:看到患者病情加重会忧虑加重,看到病人病情转好心情也会变好。医患一体,诚若是也。
他曾说:“把患者治好,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事了。”
很多时候,为了这个“最开心的事”能变现,他和队友们都做到了殚精竭虑 ,实在太累了,两张椅子一拼,也能睡下去。日子长了,竟被他练出了功夫,哪怕是两张有着四个活动轱辘的转椅他也能睡的很稳。
身在武汉,唐成还是最爱辣椒。
从这张照片上我意外地发现,脱下防护服的唐成竟然是这般英俊,仿佛白月光一样温润透亮。
听说眉开目阔的人一般都会是温暖善良且豁达乐观的。
我见唐成,大抵如此。
而且不止,他应该还有着诗人的意趣,战士的灵魂。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