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湖北
潜江致公: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家国情怀
 抗击疫情,敬畏生命 


曾光,男,1975年6月出生,硕士学历,副主任医师,中国致公党党员,潜江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2020年春节前夕,曾光调任潜江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不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面对突发疫情,医护人员、病人都感到恐慌茫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应对疫情,市妇幼保健院迅速成立防控办公室,曾光担任防控办主任。防控办认真研判疫情形势,从专业的角度,结合专业特点,在1月25日迅速印发了《潜江市妇幼保健院孕产妇24小时免费接送预案》。预案立足于母婴安全,从领导小组设置、加强宣传力度、强化保障措施和工作相关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个预案比国家和省级关注孕产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相关文件整整早了4-6天,文件的出台,在广大病患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为这种主动作为、及早消除潜在隐患的行为点赞。

 

9.jpg

市妇幼保健院情况特殊,分为南院区、北院区和新院区。市妇幼保健院防控办积极研判防控实施方案,根据医护人员特点确定工作岗位、职责和具体工作区域。市妇幼保健院南、北院区承担全市妇女和儿童的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疫情初期,按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加强对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管理,建立了符合传染病管控的流程,将发热病人与非发热病人分流,发热病人输液与非发热病人输液分区管理,尽量做到控制交叉感染。同时加强防控用品管理,保护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从流程设计到督导督办全面参与,有效支援了防控工作,成效明显。

随着疫情的爆发,曾光在工作中发现北院区开设发热诊室以后,门诊每天都有发热病人前来就诊,这样就会给在院的八十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安全隐患,如果产科或新生儿科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将会是聚集性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他深感忧虑,寝食难安,深知一定要争取相关政策,堵住漏洞,彻底解决隐患。2月15日,曾光主动向市防疫指挥部汇报,分析当前疫情对孕产妇和儿童健康存在的风险和隐患,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供领导参考。指挥部高度重视,要求针对妇幼保健院的实际情况,立即制定相关措施。2月16日潜江市卫健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园林城区儿童、孕产妇医疗救治工作流程的通知》,要求从文件下发之日起,潜江市妇幼保健院不再接受发热病人,发热病人一律到市中心医院就诊,有效减低,甚至杜绝了风险。为配套文件执行,在曾光的主张下,市妇幼保健院又制定了《潜江市关于加强孕产妇医疗安全及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的通知》,设置了产3科,用以接待全市孕产妇的住院分娩,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全市母婴安全保障中。

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被改为应急医院,是全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共收治过141位新冠肺炎及疑似患者。作为市妇幼保健院法人代表,从接收第一个患者起,曾光深感责任重大:他一次次带领团队梳理、检查各种流程,杜绝任何纰漏,确保了一线医务人员零感染;同时请山西援鄂医疗专家和市中心医院把关,让肺炎患者都得到了合理的救治,早日康复。

曾光的爱人付小华,在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工作,夫妻二人是一对名副其实的医护“双职工”。疫情面前,两人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抱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心,一心投入到疫情阻击战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坚守在岗位上的两口子,在微信问候中度过了2020年的元宵、情人节。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作为院长,在重大疫情面前,曾光考虑最多的是如何靠前再靠前,如何深入再深入,如何及时收集资料,分析研判问题,抢前做出正确决策,与疫情赛跑,与时间赛跑,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影响。每日的劳碌奔波、废寝忘食,曾光已经记不清自己多久没有与父母、妻儿相见了。他说:“从上战场的第一天起,我就忘了自己是一个父亲,忘了自己是一个儿子,忘了自己是一个丈夫,忘了自己是一个亲人和朋友,也忘记了危险,忘记了疲惫,更是忘记了时间。”

这就是曾光,这就是曾光和付小华,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在疫情抗击各条战线上的个人、夫妻、父子等坚守岗位,“逆行”冲锋在一线,“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疫情才会终将会被战胜!

   逆行的“90后”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这场新冠战役中,一批又一批的“90后”奔赴前线,他们成了医生、护士、志愿者……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是战场。我市法院民一庭的苏杭,就是其中一员。

她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深入一线,时时刻刻抢人于死神之手,也不能像企业家们捐物捐粮、保障后方,但她仍然以微小力量,为这场战役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作为一名普通又倔强的“90后”,在疫情肆虐,人们谈新冠色变的紧急关头,她积极投身在战“疫”一线,丝毫没有一丝娇气。

 

10.jpg

在疫情爆发的关键时期,她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志愿者,“上阵父女兵”,与父亲一起做好小区出入登记和楼道消杀。随后服从组织安排,先后在市化工小区、医药公司小区等多个小区进行摸排值守。值守期间,她认真询问出入人员详细情况、对进出人员严格排查,仔细登记、测量体温, 确保出现发热情况第一时间申报、第一时间掌握。

 

11.jpg

面对住户结构复杂、禁令执行力度不强、部分业主不配合等情况,她总是带着微笑,礼貌地劝阻居民,耐心地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同时充分利用法律专业优势,向小区居民宣讲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在防控期间单位和个人的义务以及体温登记、出入登记、凭证通行的防疫文件精神。面对居民的不理解,她会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一方面使其了解到,这既是对大家的安全负责,也是对自身负责,另一方面若强行不听劝阻将要承担的相应法律后果。她说自己作为法律人,不仅要当好联防联控的“值勤员”,更要当好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的“宣传员”。

 

12.jpg

戴上口罩即是战场,这不是一朝一夕的战役,而是一场长期的硬仗。对待疫情的监测,必须要科学严谨,决不能抱有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她毅然决然的坚守在防控一线、严格把关。小小的简易帐篷,丈量出无限攻坚克难的热情与决心。

抗疫仍在继续,还会有新的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但她经常说,逆境方显初心,困难更见担当。她把爱国之心,忧民之情,体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更体现在特殊时期的战疫中。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必将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闻“疫”而动 逆向而行 

2020年2月14日,早上7点,我和支队里的同事早早到了办公室,匆匆吃过泡面后,戴上口罩,如往常一样,对当日的工作作了统筹安排。面对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式,和潜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奋斗在一线的执法监管人员一样,综合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也取消了休息模式,奋战在防疫攻坚战的最前沿。

没有护目镜隔离服,没有誓师会请战书,一身深蓝制服逆向而行。药店超市、市场商场、饭店酒店都是我们坚守的抗疫阵地;监督检查、调查办案、执法维权是我们保护人民的抗疫武器。

 

早晨,8:00,我和分管的陈局长一起查看支队各驻村点疫情防控值守情况,并做好人员调度、驻点值守人员值班和后勤保障,询问他们的生活和防疫需求,并做好记录。

上午,10::00,检查驻点村周边小商超等市场主体的食品质量、物价是否平稳、药店口罩是否正规。指导经营者建立健全体温测量、定期消毒、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发现未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当场责令改正。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增强经营者、消费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中午,13:00,回支队办公室吃完泡面,开始做好党员进社区报道服务,协助社区加强农机局全封闭管理,进出人员查工作证明,身份证明,并如实登记,测量体温,不漏一人,为院内居民提供生活保障。

晚上,18:00,督促院内日常消杀工作,做好台帐登记管理,协助值守人员做好院内清洁卫生,我们开始整理工作资料和全天的防疫工作小结台账上报工作。

晚上21:00,和社区门卫做好小区夜间工作交接,微信工作群报送完各类数据报表后,交通管制后安静的市区道路上只有霓虹灯照亮我们回家的路。从冬末到初春,连续上班已一个月有余,防疫工作也进入到最吃劲的关键阶段。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今晚,或许同事们会与爱人在家过节,陪伴孩子和父母。然而,从接到返岗通知开始,作为潜江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支队的一名副支队长,我带领支队的所有兄弟姐妹们在疫情期间把疫情防控工作和日常食品药品安全两不误的原则,同步抓紧抓好,从城区到农村,第一时间查禁野生动物交易和活禽屠宰,根除污染源头;第一时间检查防疫用品,严查商品质量,稳定市场价格;第一时间开展“白加黑”“地毯式”监管,关停餐饮商店,停止外卖服务;第一时间处理投诉举报,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从监督检查到宣传排摸,用坚定的脚步走出了市场监管人的担当和作为,用实际行动筑牢辖区疫情防控网!战疫中的每一天都是平凡却忙碌的!我带领的综合执法支队所有在职人员始终守着初心,严阵以待、履职尽责。疫情在前,市场人不退!每一处都留下了我们”市场监管蓝”忙碌的身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牺牲了休息时间,换来了辖区物价平稳;日夜排查隐患,降低了疫情爆发风险;妥善处理投诉,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在平凡岗位上做好了一名市场监管人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只有在一线,我才对得起我身上的制服,只有,坚守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为疫情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就是这个情人节最好的礼物。我将继续继续永保党性,做闻“疫”而动、勇往无前的市场监管战士。

疫情防控中的青年担当

2020年的春节,与往年格外不同,突然爆发的疫情,使家园陷入危难。疫情当前,全市青年干部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一线,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抗疫前线,彰显青年担当,贡献青年力量,这其中就有致公党党员、潜江市住建局肖艳华的身影。

2月4日晚上10点,肖艳华接到了前往基层参与抗疫的工作任务,二话不说,迅速收拾好行李,与家人告别,次日一早奔赴运粮湖管理区魏岭办事处。到岗后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与魏岭办事处一起研究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解决对策,开展跟车宣传、张贴海报、入户测温、巡逻巡查等工作,特别是对从武汉返乡的47名群众,第一时间建立微信群进行排查沟通,督促村民每天测体温2次,上门进行体温检查,确保底数明、情况清。

 

“疫情汹汹,生产还未恢复,这对那些贫困群众更是沉重的打击,要为这些困难群众献上更多的关怀。无论形式多么严峻,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些困难群众。”心系生活困难的村民,为贫困群众送去粮、油、口罩等生活物资,收集贫困群众的意见和需求,也成为了一项日常必做的工作。

2月28日,按照组织调派,肖艳华由运粮湖管理区魏岭办事处转战广华寺办事处技校小区,继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很荣幸能够与大家并肩作战,在这个特殊时期尽一份微薄之力,真心希望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肖艳华腼腆地说道。作为常年从事专业消防技术工作的年轻人,以一如往常的严谨负责、细致扎实的工作态度对待着疫情防控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抗疫前线不仅有领导干部巍峨不动的可靠身影,也有众多年轻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出青年的力量!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

疫情面前,当人们在家焦虑恐慌之时,有很多民主党派成员坚守岗位、日夜奋战、义无反顾,在寒风骤雨中默默地守护着大家。致公党党员李大为就是其中一员,在连续奋战的日日夜夜,他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用平凡的点滴行动默默地奉献着“致公力量”。

2020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一转眼封省、封城、封村,小区限行、主干道设点,人人自危,“防疫战”正式打响。从战役号角吹响的他那刻起就不曾休息,每天忙碌不停地参与防疫工作。73岁高龄的老父亲作为一名医生,在战役开始时就早早的投入到了一线,同龄的母亲体弱多病(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需要人照顾,妻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每天需要为她的学生们上网课、批改作业,还要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值班。即便如此,他还是主动请缨投入到了抗疫一线

 

21.jpg

“我只是防疫战线上普普通通的一员,积极投身抗疫工作,是职责所在,这个时候,我一定要为我们的卫生监督执法员们当好管家,搞好后勤保障”。自2020年除夕夜以来,李大为负责我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疫情防控后勤物质保障工作。防控物资的紧缺,各种物资的领取、发放管控程序非常严格,为确保赴一线的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都能够做好个人防护,他每天都要比别人起的早,清点物资结余,向市防控指挥部报告当日需求物资清单,等待批示后还要到防控物资发放点去领取物资,保证在人员出发之前能将口罩、酒精、手消剂等物资发放到他们的手中。为规范防疫物资的管理和使用,他坚持做好日消耗量和结余量的统计和记录,并每日上报指挥部防控物资管理处。

 

顺境逆境看胸怀,大事难事看担当。面对疫情,李大为以“坚守、坚持和严谨”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致公党员“致力为公”的责任担当。我们坚信,在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定能赢! 

 

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家国情怀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迎难而上、共克时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和君子人格。在突如其来的防控疫情阻击战中,有这样一位民营企业家,他勇于承担风险、尽力服务社会,为全民抗疫战争贡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和力量,他就是中国致公党党员、潜江嘉宁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潜江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王科。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口罩、消毒液、防护服成为最重要的防疫物质。从2020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王科就积极投身一线,参与潜江团市委、市青企协组织的采购和募集防疫物质的活动,并多次参与防疫物质的运输工作。1月23日上午,1.5万个医用外科口罩就全部采购到位,并在全市14个网点免费发放完毕,王科及其同仁当晚又连夜采购了3万个口罩。1月24日,3万个口罩紧急发往全市各个网点,发放完毕之后的当晚十点,他又赶赴仙桃继续采购13万个口罩。1月25日,王科及其同仁发动爱心企业捐赠了12万个口罩,当晚又赴仙桃采购20万个口罩及3500套防护服,全部用于免费发放。此后,王科他们又向武汉潜江商会募集2万个口罩、500套防护服,向诚实化工募集漂白粉4.2吨,向宜生化工募集消毒液12吨,向其他爱心企业募集2.4万个口罩,当日发放给市委政法委、消防中队、全市23个乡镇办事处。截止目前,在王科及其同仁的积极参与下,团市委、青企协已经为潜江市民免费发放口罩24万个,为乡村防疫一线免费发放口罩14.5万个,防护服1500件,漂白粉、消毒液等防疫物资45.4吨。在此期间,王科还主动将自己公司旗下的酒店客房用作政府的疫情留观点,他自己也累计捐款三千余元,用于潜江市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积极抗疫的同时,王科也十分关心民生。为解决防疫管控中居家市民购买生活物质的难题,他多次参与新鲜蔬菜的采摘、运输工作,至今已为居家防疫的市民和医护人员、警察家属等送去爱心蔬菜136吨、鸡蛋3.85万个,为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环卫工人、公安干警、村(社区)干部发放小龙虾10000份,水果2.5吨,实现了潜江城区所有居民小区全覆盖。他还组织300余名志愿者为80余个小区的居民提供跑腿代购服务,2月23日至今已配送近6000余单,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由于一直忙于抗疫工作,王科担心自己万一被感染会有传染给家人的风险,所以从腊月三十至今他一直在酒店独居,只能通过视频问候家人。他经常说的是:“大家群策群力抗疫情,尽份心,就是一股力”、“有国才有家”……这样的呼喊从他的心底发出,成为疫情防控中响亮的号角。

 


岁寒知松柏,当时代的灰尘落下,我们的企业家们与无数挺身而出的人一样,英勇无畏地冲在最前线,尽显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正是因为有这种众人拾柴、涓滴汇海的中国力量,才使我们更加坚信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一定能打赢。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