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刀的林木木是谁
庚子年冬,突遇疫情来袭。黄鹤楼上风声骤紧,英雄湖北人人参战——抗疫。
我等致公湖北宣传战线者数人组成抗疫宣传队,列阵对敌。
我们以笔为器,各展所长,夜以继日,奋战在宣传阵地。
我们为战疫前线的【战疫人物】的【战疫故事】传奇,报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疫群英】,宣示我们“湖北致公在行动”。
端的是“字字句句藏斗志,篇篇章章露威力”——抗疫攻坚,我们助阵。
但见襄阳的靳静郭林英驾长车,踏破新冠阵营——他们的抗疫报道蹙金结绣辞无所假,尽可能地挖掘团队事迹,凡一线抗疫者无一遗漏,篇篇文章皆娓娓细叙,深情款款。
鄂州汪燕身轻如燕,踏雪无痕,蜻蜓点水间已掩杀到地方后营——她下沉到人群聚集,情况复杂,防治齐管的社区,身体力行,报道第一手抗疫实时情况;
武汉张源手执一杆红缨枪,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仗着武功超绝,拍马直冲敌阵——她建网站,录视频,出奇意,报道的是一个又一个形式新颖,内容详实的疫线战事;
黄石谈力全潜江崔德生二位大侠不怒而威,沉着对敌,一个大力金刚掌一个是夺命连环腿,二位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招招制敌——黄石致公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接连报道抗疫人和事,潜江致公的疫线人物报道一发就是十几篇。
我一边擂鼓助威,一边眼花缭乱激动不已地观战。却也纳闷:十堰怎不见人参战?
说时迟那时快,就见阵前一骑红衣白马抢出,白花花寒光闪闪,刷刷刷大刀舞动——所向披靡。因为招式太快,身形奇绝,只见得刀光闪处,歼敌无数,却怎么也看不清来人相貌,只听得一声呐喊透阵而来,一个女声虎生生喝道:十堰林木木来也!
就在前几日,“湖北致公”公众号的读者应该注意到,连续几期的发文都是署名林木木,来自十堰。
林木木的文章,篇篇有奇巧。
虽说都是普通的人吧,但确实不一般,因为在林木木的笔下,他们熠熠生辉。普通人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鼓励多数人群用自己所能为抗击疫情出力,宛如聚柸土以成高山,汇细流以成大海,会收到摧枯拉朽般庞大威力。
整日擂鼓观阵的我,在心里,给这个林木木伸了一个大拇指。
却不知这个手舞文刀的林木木是谁,我向同阵营的同志们探询,也是无人知晓。
一时间我们面面相觑,疑窦丛生,端的是如坠五里云雾。
一揖相问。
乃曰:吾实为林华,亲自操刀耳!
原来如此。
林木木就是林华,致公党湖北省十堰市工委主委。
然往日所见林华,乃是一个文雅气韵,知性白月光。
而如今笔走龙蛇,刀削敌顽英姿勃发的林木木,和印象中的林华风格迥异,令人出乎意外地惊艳。
一把爱心刀
据我所知,十堰工委的主委林华,平常的画风并非如此。
亲切,爽朗,爱说爱笑,急公好义——这些是林华的标签。
更多的时候,人们提起十堰致公就会想起“爱心妈妈”,提起“爱心妈妈”就会想到林华,似乎十堰致公是“爱心妈妈”,林华是“爱心妈妈”的“妈妈”。
“爱心妈妈”其实是一群致公党员,男的女的都有。他们专门帮扶留守儿童,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被评为中国致公爱心品牌。
林华自己也笑:十堰的致公党员都是我一手发展的,而我年龄又大,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不就像他们的妈妈一样吗?
的确如此,十堰的致公党员都是林华亲自考察亲自发展的。她就像发现宝藏一样发展着致公党员。
说起这茬儿,她的话就多了去了。比如说杨漪比如说李晶晶比如说刘慧比如说......
在林华的努力下,2015年4月18日,十堰工委成立。
这个时候,林华操刀已有数几年。
“刚开始吧,是有一些外地的单身汉党员们过年也不回家,就喊他们到家里来团个年,后来有些本地的党员们也来了,再后来,可能是我的手艺确实不错,”林华笑说,“哪一年不来尝一下我的手艺,他们就觉得过意不去,我心里也觉得少点儿啥。”
好像不知不觉,过年过节到林华家吃饭就成了十堰党员们的习惯。
每当这个时候林华都是亲自操刀的,虽然操的是菜刀。
菜刀发挥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甚至是巨大的——
爱的力量,团结的力量,都蕴藏在其中。
因为绝不仅仅只是吃。
党员们到她家,说说家常,唠唠工作,顺心的不顺心的,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要说给她听。
她很乐意听,乐意给他们开导跟他们分享。
在这里,一个人的欢乐感染了大家,成了大家的欢乐。一个人的不顺,有大家来摆平,也就不成个事了。
所以林华的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党员们的家,这里充盈着温暖带给他们力量,是他们心灵的港湾是他们人生的加油站。
而林华,眼看着年轻党员们一步步进步,就像一个老大姐看着年幼的弟弟一天天成长一样自豪。
于是菜刀拿在她的手里,也拿出了爱的模样。
抗疫指挥刀
能把菜刀拿出爱的模样的林华,自然是一个有着强大爱心聚合力的人。
十堰的党员们都记得,他们的主委林华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是温暖幸福的,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是和谐文明的,在你学会关爱他人的同时,你也会得到博大的爱。
自从有十堰致公党员始,林华就想着要把队伍带好,就得创建一个属于十堰致公的“致力为公”的品牌。
长期以来。有几个十堰的党员们自发地在为留守儿童做心理咨询,陪伴他们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后来有越来越多的致公党员加入其中。林华从中看到了契机,于是顺势而为:一个专门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帮扶品牌——“致公爱心妈妈”横空出世。
在此后的岁月里,“致公爱心妈妈”帮助了很多留守儿童,也得到了很多荣誉。
2016年4月,十堰开展十年的“致公爱心妈妈”活动被提升为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17年9月在中国致公党社会服务工作会议上,“致公爱心妈妈”项目被授予“中国致公党社会服务工作优秀成果”荣誉称号。
这里面凝结着的是林华和党员们的心血和汗水。
多少次,林华为爱心妈妈们奔走联络,积极推广;多少次,党员们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大家因此欣慰,因此鼓舞,因此充满了使命感。
但或许谁也没有预料到,爱心妈妈们在疫情来袭时也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2020年1月23日,农历2019年腊月二十九。林华在那一天先后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女儿顺利生下一女,一个是十堰要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督导组。
林华放弃了照顾女儿,选择了担任十堰市新冠肺炎防控督导四组的组长一职。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义无反顾。
面对这场人类共同的灾难,林华使出了浑身解数。
这一次,她高高举起了一把抗疫指挥刀。
当真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林华一边坚守十堰市防疫指挥部岗位,一边带领十堰市致公党员们开始积极抗疫。
林华还记得发动党员们奋起抗疫说的第一句话:“国难当头。我们大家都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们发起了一轮又一轮捐款活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致公党十堰市工委募集捐赠款物共计五百多万元。
不仅如此,林华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参加"致公爱心妈妈”们的咨询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爱心妈妈”团队是一股拥有巨大潜力的抗疫力量。
文笔刀的作用
开始只是一个两个,后来是一群,再后来就是所有的“致公爱心妈妈”们都投入到了抗击疫情中来。
他们在非常时期用非常方式带领人们抗击疫情。
他们另辟蹊径,为大众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法律咨询,音乐、健身、厨艺咨询,这些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的点点滴滴技能技巧一经推出,竟然欢声雷动。
原来最大众的才是最经典的。
这也鼓励了“爱心妈妈”们,他们说,没想到我们如此被需要,更要好好把握,全心投入,不负热望。
林华自始参与其中,时时鼓励他们,呼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一个又一个,“致公爱心妈妈”们倾其所有,尽己所能,春蚕吐丝般竭力抗疫。
苔花如米小,也做牡丹开。
林华事事看在眼里,感动感慨,心生尺素,不吐不快。
她决定再一次操刀。
不过这一次,她操起的既不是爱心刀也不是指挥刀而是宣传爱心妈妈抗疫事迹分享抗疫经验的宣传报道之刀——文刀。
林华化身林木木,在抗疫宣传阵地上文刀频挥:一件件抗疫故事娓娓道来,一个个生动的致公党人栩栩而至。
写欧阳燕青的——“暖心!疫情不结束,我们的致公爱心餐就不会停”;
写李志豪的——“天天跟我练,疫情不止,我们不止”;
写杨漪的——“心理堤坝的守护者”;
写庄琳的——“庄老师,你好”;
写李晶晶的——“战疫中的律政佳人”;
写刘元元的——“三刘汇入一条大河共唱英雄赞歌”;
写伍丹花的——“战疫下沉值守队伍丹花开”;
写刘慧的——“在雨中,让我们高唱一曲爱之歌”;
........
“因为熟悉他们喜欢他们,所以写起来特别顺手,”林华说,“现在他们都抢着让我帮他们写,他们说这样一写,他们就觉得他们自己都不是自己了,感觉就特别的高大了,特别的美了。”
这就是文刀的力量。它不动声色地发力,四两拨千斤。它能春风化雨,鼓舞士气,润物细无声;同时也能摧枯拉朽、振聋发聩,力拔山兮气盖世!
确实,林华文刀一出,十堰党员们战疫平添干劲和勇气。
由于林华写的致公党员抗疫报道被多家媒体转发,收获了无数个赞,党员们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他们对他们的主委满怀敬意和感激。
他们一见到林华就会唱歌似地说:主委操刀!主委操刀!
仿佛“主委操刀”这四个字有一种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