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38名师生代表,前往怀化市靖州县三锹乡地笋苗寨,为这里的留守儿童送去由致公党员和学生家长捐助的万余元爱心款和二十四箱爱心捐赠,师生们在与苗寨孩子们短暂的几天相处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初遇:相视而立、传递礼物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位于怀化市南部,处在湘、桂、黔交界处。地笋苗寨作为2014年第二季《爸爸去哪儿》拍摄地之一而闻名,据地笋苗寨村委主任介绍:地笋苗寨的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一年中回家的次数有限,留下老人照顾小孩。此时正值暑假,孩子们放假在家,帮家里做家务顾农活。而上学的时候,孩子们每天都需要赶往距苗寨4.7公里外的三锹学校。
12号上午,地笋苗寨的广场上整齐地摆放了五十个新书包,每一个书包里存放着笔、字典、雨伞和图书等捐赠物和学校购置的牛奶等食物,这是一早周南秀峰学校的师生整理准备的爱心礼物。
在乡民的见证下,周南秀峰学校的学生与苗寨的留守儿童开展以“奉献纯洁爱心,体验成长蜕变”为主题1对1结对捐助活动。两地学生相视而立、传递礼物。身着苗服的一年级学生吴森森,始终害羞地微笑,在接过书包后朝周南秀峰的学生敬了个礼。
吸引:魅力课堂,引发好奇
为了让苗寨的孩子们体验到不同的课堂文化,周南秀峰学校准备了两堂爱心教育课。上课地点布置在鼓楼二楼地笋村村委会办公室,一张书桌,几张板凳,构成了简易教学环境。
“教室”的前几排被地笋苗寨的孩子们挤满,前来听讲的学生以中、低年级为主。有一些爷爷奶奶辈家长不放心独自来上课的孩子,或是想感受新鲜的外界事物,也跟过来听课,狭小的教室被挤得满满当当。

周南秀峰的李华艳老师用一个有意思的数学游戏吸引了孩子们的关注:一盒铅笔共二十支,老师和同学分别抽取1—4支,谁先抽完谁获胜。孩子们踊跃地举手,渴望参与到游戏中来。“抽三只!”、“抽四只!”,未能选上的孩子也积极地为台上的孩子当起“军师”。尽管无论选择先抽还是后抽,获胜的总是老师,但孩子们丝毫不在意游戏的结果。
黄曦老师搬来的打印机激发了前排孩子的好奇心,他们挤到讲台周围,想要触摸这台陌生的机器。当看到被拍摄下来的特写通过眼前的机器打印成相片时,课堂的热烈程度达到顶峰,孩子们央求着老师为自己拍一张、给爷爷奶奶拍一张。课堂上拍摄、打印的所有照片,都当场送给了听课的孩子们,当被问到如何处理照片时,孩子们说要把照片贴在家的墙上、放在书包里、寄给远方的父母……
融入:游戏对决,友谊第一
两天来,周南秀峰学校的学生与苗寨学生同吃同住,经过爱心捐赠和爱心教育课上的相处,两地学生已比初时更加熟络。为了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感情,12日下午在地笋苗寨的表演广场,学生的游戏对决拉开序幕。
游戏项目包括爬竹竿、踩高跷、团体跳绳。由地笋苗寨派出的男生队和女生队对阵周南秀峰的女生队和男生队,决出优胜者进入最终轮较量。最终轮获胜者地笋苗寨男生队进行对阵周南秀峰老师队的友谊赛。比赛需要决出优胜者,但每一位参与游戏的孩子们都值得奖励,孩子们也在游戏中理解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涵义。
12日晚的联欢会在同一地点举行。两地学生或单独或结伴献上魔术、乐器、歌舞等表演。联欢会的最后,八岁的吴凌冰一连写下五幅书法,引得围观的乡民们交口称赞。
收获:核心素养,社会责任
此次爱心捐赠由周南秀峰学校发起、多方参与,湖南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捐助物资,致公党开福区工委、学生家长进行捐款,学校购置捐赠食品。学校也将整理受捐助学生的信息及捐助情况,并建立资料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