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1日,浏阳召开援企稳岗赴外招聘工作部署会议,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黎春秋向20个援企稳岗赴外招聘小组发出保障企业用工、赴外劳务对接、安全招工揽才的动员令。 半个多月来,浏阳20个招聘小组深入各地,调查掌握当地劳动力资源情况,广泛发布重点企业招聘信息,协助企业与劳务输出地建立劳务协作关系,组织劳动力参加在线招聘,多渠道、多方法吸纳省内外劳动力来浏就业。 从2月21日抵达怀化市辰溪县后,致公党长沙市浏阳工委主委、浏阳市援企稳岗赴外招聘第19小组组长、浏阳市科技局局长陈静每天会用日记的形式总结当天的工作。本文通过整理这些日记,感受招聘小组在一线的艰辛、努力和成效。
2月21日
昨晚八点半接到电话,市里组织20个组奔赴各地帮助企业招工,我要带一个组。今天上午九点开会,下午一点出发,简短的送行仪式,有种奔赴战场的感觉。三箱方便面和速热饭,将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听说那边抗疫管控得挺严,有备无患,不能饿肚子。
天下雨,近七个小时的车程,打了很多电话,联系各种资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展工作,单凭一张介绍信是远远不够的。有些晕车,蓝思的福成也呕吐得厉害,看了有些心疼。与昨天抵达的我市人社局潘科长胜利会师,听他谈了些情况,不理想,竞争激烈,好几个地方都在“抢人”。
方便面和速热饭打发了晚餐,理了下思路,一要抓对接,最大程度争取部门支持。二来抓发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招工政策。三还是要抓一线,下沉重点乡镇和村进行招聘。罗调介绍了县里一领导,很给力,帮我们约好了人社局长,要知道明天是周六啊。
房间里空调被太薄,要不到被子,又不能开空调,提醒大家把带来的所有衣服、毛巾和枕头全部盖上,这时候千万不能感冒。
2月22日
被子太薄,空调太吵(不知怎么回事,不开也吵),很晚才入睡,四点半醒了,感觉到处都是冰冷的,“罗衾不耐五更寒”就是这种况味吧,鼻塞了,不敢再睡着,怕感冒。也不知他们四人如何。
七点半碰头,果然,徐融眼睛红肿,说一晚没睡,又冷又吵。
上午九点,与县人社局局长见面,十一点,与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电视台台长商谈。下午一点半,与县住建局(人防办)三位副局长以及该局联点的桐湾溪村村班子座谈。陈求真是原人防办主任,省办领导告诉她我来了,接待很热情!下午五点,与劳务公司负责人见面。其实,这里没有正规的做劳务输出的公司,仅有一家做些家政和物业的劳务派遣,但也比没有强啊。八点,简单晚餐,然后碰头议事。
又找到了以前在乡镇工作的感觉,“抢人”大战,和时间赛跑!
2月23日
换了个宾馆,这里可以提供送餐服务,大家高兴坏了,不用吃方便面了!今天天气晴好,县城在冬日的暖阳里慵懒地伸着懒腰,呼吸匀静而美好。疫情好转,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都带着口罩。
与电视台敲定“村村响”合作事宜,立马完成录制,中午开始播放了,全天侯七个时段,覆盖全县23个乡镇(街道)274个行政村(社区),宣传攻势铺天盖地。与劳务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配合我们的招聘工作。了解了一下其他地方的抢人动态,确实有些着急。考察了几个现场咨询点的选址,协调点上所需设备。完成了部门对接、情况摸底、宣传发动、劳务合作之后,明天开始,要下沉重点乡镇、村开展工作了,资源在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市里给每个组分配了任务,看了下数字,感觉脑壳上全是包,潘科长以为听错了,确认后愣了半天。
2月24日
昨晚睡了大约两小时,可能打仗的时候都这样吧,就是没瞌睡。听到鸡叫,以为天亮了,一看手机,才两点半,宾馆比较偏,小溪对面就是农村,难怪有鸡叫。四点半又叫了,这鸡定是内分泌紊乱,估计也是压力大,呵呵。
兵分两路,我和潘科长各带一组,分别到劳力资源重点乡镇和村面对面沟通,介绍企业情况和招聘政策,赢得他们的支持。镇村组织很重要,我们千言万语不如他们一句话。有个感触,对于浏阳,各级负责人都表现出高度的认可和羡慕,有几位乡镇党委书记来过浏阳,参观过经开区,对于我们疫情未完全解禁即外出招工的魄力很是赞许,反复说真不错,值得学习。做为浏阳人,感到很自豪!
一直在跟受疫情影响尚未返岗的老员工沟通,有几人愿意回厂工作。福成告诉我,有一对夫妻,做通了工作答应回厂,但出来不便,家住黄溪口,离县城2个半小时车程,路况不好,又不通班车。如果明天一早再去接就赶不上从麻阳过来的专车,我说,我们今天去接,安排住宿!我不放心杨师傅一个人去,安排徐融一道,有什么事也好照应。三点出发,快九点才回到县城,两人一脸的疲倦。
昨天婆婆生日,居然被我忘得一干二净,今天突然想起,打了个电话。婆婆反复叮嘱我要吃好要注意安全。出门在外的人就像一个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时刻牵扯着家人的心。
2月25日
各村昨晚三点接到通知,重新封路,原计划中要去的村都去不了了,听说因为离汉通道打开,出来几万人,县里紧张。
仅撤了两天的主干道交通卡点今天全部恢复,测体温,填表,询问。到一个乡政府,路上挨了四五枪,还算顺利,用的毕竟是本地车。另一组说被卡点截住了,乡长亲自打电话才放行。劳务公司说几天都没找到要去的人,原来有些意向的受了些负面影响也打了退堂鼓。心里冰凉。
从这几天了解的情况来看,这里的务工习惯根深蒂固,基本都是往江浙、福建和广州深圳跑,整村或整个垸子的劳动力都在同一地甚至同一企业打工,很多是全家出动。这个就业习惯很好理解,抱团好取暖嘛,有事也好相互照应。这种组织带动能力特别强,村上一个干部告诉我,早几天村里来了四五辆大巴车,把新老员工一起拉到了福建厂里。如此稳固的劳务关系,要破局何其困难!县城里到处可见义乌等地的员工接返车,打着横幅,声势浩大。而且,怀化和辰溪本地的工业园也给各乡镇下达了任务,抢人大战如火如荼,我依稀嗅到了浓浓的硝烟味。那就抢吧,虽然不易,但不拼一下怎知道抢不赢呢?!
2月26日
县里一领导今天下乡指导工作,跟他沟通能否随他一起下乡。他爽快的答应了。高兴坏了,脑子里突然闪现一个词一一狐假虎威,呵呵。
八点出发,晚八点半回。车子在崇山峻岭间穿行,道路曲折崎岖,不敢看手机,怕晕车。县城到黄溪口两个多小时,乡镇与乡镇之间也很远,在这地方工作真不容易,很多时间都得花在路上。跑了四个乡镇,跟乡镇领导们聊浏阳聊企业聊这次的招聘,都答应一定宣传发动。今天也经历了人生中几个第一次,第一次坐车上轮渡,从黄溪口到仙人湾要渡江,沅江的水清亮澄澈,江上轮船的甲板上居然可停六台车。第一次看到那么长的龙船,听说这里村民经常自发地约战赛龙舟,政府很紧张,每次都要派出很多人加强安保,因为输赢问题很可能会打架。第一次看到村民自建的博物馆,杨书记说起他的博物馆眼睛亮亮的,这些阴沉木价值连城,那时却不值钱。还有各式各样的石头。杨书记有他的旅游开发规划,准备在沅江边建玻璃屋,山顶建游泳池,江上蹦极,这是个有思想有胆识的村干部。还有第一次喝螺丝汤,螺头跟我们这边的差不多,厨房会先上个炒螺头,然后再端上一碗飘着葱花的清汤,味道很鲜。桌上一边聊着招聘的事,一边听着杨书记讲述渔业村的前世今生,此地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沅江之上,打渔为生,六十年代开始政府禁渔,逐步上岸,政府给了地,渔民们盖起了房子,开始了陆上生活。村民们对水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喜欢赛龙舟便不难理解了。
2月27日
上午吃早餐时得知招聘政策有所调整,估计是各地效果一般,而企业急着要人,只好加大力度。四天了劳务公司一个人都没招到,跟潘科长商量,与其终止合作。一一与各乡镇党委书记沟通,告知新政策,都表示会全力发动。作为乡镇领导,也希望村民多出去挣钱,一个家庭有一个劳力在外务工,这个家庭的生活就有保障了,政府的脱贫攻坚压力便小了一分。
连续几日的铺天盖地的宣传发动开始见点成效了。潭溪湾村有几个村民有意向,急忙赶去,一番释疑解惑,定了明天出发。辰阳镇领导正好也在村部,趁机汇报沟通,明确表态全力支持。电话咨询的几位到了宾馆,因为疫情影响,保安不让上楼,福成便在大堂接待,初步面试。怀化市那边的劳务中介也说有十来人有意向,正在加紧沟通。在外摆摊的徐融说,还是有些人来咨询,只是风太大,冻得浑身哆嗦鼻涕直流,我说收摊吧,人要紧,别感冒了。
熬过了最艰难的五天,今天看到曙光了,大家都很高兴,问我可不可以到外面吃,宾馆的饭菜又贵又不好吃,下乡时吃的全是方便面,都想改善一下伙食了。有一家火锅店营业了,火锅不错,要了两瓶啤酒,聊着这几天的酸甜苦辣,碰杯,加油,潘科长笑着说别人不会以为我们是搞传销的吧,一会说抢人,一会说策反,一会打鸡血,各种自嘲,笑傻了!
各种煎熬,各种艰难,咱们挺过来了,曙光已现,加油吧!
2月28日
原本答应了今天出发的人近半数爽约,有些郁闷。
继续与乡镇沟通,对于合作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说招人很难,尽力宣传,估计两年前的高离职率也让他们听了不少闲话。有一个跟我聊了很久,说谁谁在这待了10天没招到人,谁谁又无功而返,好多在福建江浙的没回来,回来的也会继续去,还会带一些人去,很稳定,你们抢不走。要么就在附近,边打工边照顾家里,要么就走得更远些,与老乡们在一起,也见见世面。
六个小时手机基本都在通话,充了三次电,要么是我跟县里乡镇以及浏阳那边沟通,要么是来电咨询。家里来了一次电话,说我要的东西发了快递(接到组织通知,继续奋战到三月六日),怕占线太久,问了句家里都还好吧,得到肯定回答就挂断了。也许是电话打久了,有些耳鸣了。
六点多,企业杨经理过来了,很开明务实的人,一起聊得挺好。
市里派出几个组,市委领导带队,看望慰问工作组,跟当地领导沟通。晚上十二点,市委李部长到达宾馆。
有一个好消息,之前拜托怀化市人社局朋友帮忙,开辟了线上招聘专场,今天他告诉我已有54人申请面试。很高兴,我们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应该不会太差。
2月29日
上午,陪同李部长与县里领导见面交流,领导们都表示大力支持,也反映了一些情况,提了些建议。
与县人社局对接相关工作,还是比较顺畅。
问了下怀化市三家劳务中介的情况,都说还没怎么招到人。但陆续也有一些好消息传来,之前在乡镇里面选了个突破口,今天看来比较成功。下午该乡主管领导说有17人报名了,我当即回复,明天上午我们过来进行面试,时间她定,交待所有人都戴好口罩,选个宽敞的会议室,保持距离,不扎堆。傍晚碰头会,敲定流程,明确分工,强调注意事项,便分头做好准备工作。疫情还未解禁,对于这样的活动必须谨慎,注意防范。招工重要,疫情防控也不能松懈。
与杨经理聊了些企业管理的话题,反馈了这么多天收集到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他反馈给了浏阳公司的最高领导,也谈了些自己的见解,公司领导很重视,表示会认真研究,予以改进!
儿子打来电话(出来之后一直没陪他好好聊聊),问我吃得如何睡得怎样招到人没,还叮嘱我要注意身体,注意防护,平素没见他这么多话,我叮嘱他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锻炼,照顾好奶奶,不要让爸爸累着,小伙子爽快的说“好滴,放心吧!”,十一岁的小男孩长大了,懂事了!听着电话那头的“妈咪我爱你”,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3月1日
整整一上午都在乡镇接受咨询,进行面试,司机小杨看我们忙不过来,连忙主动帮着誊抄表格。这几天,无论是组员还是司机,都成为了一个高度团结的战斗集体,每个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效果还好,党委书记和乡长很热情,留我们吃中饭,书记乡长和我都是同龄人,心理距离近了,聊得很投机。
从乡镇回到宾馆已是下午两点,简单碰头,安排福成把今天所有面试人员信息录入电脑,徐融柯震与意向人员电话联系确定明天发车人数,我和杨经理潘科长一道接待从怀化赶来的张总。他是经朋友介绍主动来寻求合作的,又是近一个小时的答疑解惑。
离晚餐还有一个小时时间,突然想起今天是周日,我提议一起去外面走走,到辰溪十天了,整天埋着头干活,都没时间出去透气。我们宾馆后面百十米远居然有条小河,两岸修了游道,虽说体量不太大,可也是个休闲的好去处。不远山上有座辰阳楼,登上楼顶,整个辰溪县城一览无余。大家天南地北的聊着,畅想着回浏阳以后一起搞搞野炊,聚聚会,回忆辰溪“抢人”之旅,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闺蜜群里在晒各种踏春的美照,裙裾飘飘,阳光和煦,花儿咧着嘴笑,隔着屏幕都能嗅到阵阵扑鼻的清香。自出来的那天起,闺蜜们每天都在千叮咛万嘱咐,有人牵挂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一闺蜜说“快回来,想念不是好滋味”,正在吃盒饭的我一不留神眼泪掉到了饭里。
3月2日
之前县里一领导打来电话,想让他联系的精准扶贫户去浏阳就业,只是去年面试时没通过,一根手指曾经被机器压过。今天邀上杨经理一起他家面试一下。
车子开了一个半小时,在导航的指引下,来到了一个极其偏远的小山村,一栋栋漆黑低矮的小木屋躺在大山的怀抱里,原始而落后。步行走进村落,在村民的指引下走进了彭茂荣家,小伙子今年33岁,家里太穷还没找对象,原来在深圳服装厂打工,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工资才两千多。屋里黑乎乎的,极其简陋,他年迈孱弱的父母连声招呼我们坐,但板凳太矮,只好蹲在火炉边。面试之后杨经理告知他可以去上班,小伙子很高兴。村子里其他农户的生存状况都与彭茂荣家差不多,一路无语,心情沉重.......
赶回县城一点钟了,简单吃了个盒饭,便出发赶往修溪镇政府进行现场咨询和面试,来了近二十个,可惜有6人没能通过面试。
3月3日
与几个乡镇的领导交流招聘工作,有两个都发出同样的感慨,招工难啊!市县工业园区招工难,我们园区的招工难,沿海地区是不需要依靠他们帮助招工的,那个稳固的劳务组织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只要一个开工的电话便有成千上万的乡亲收拾行李踏上返岗之路。
内部推荐政策的影响下,有几个说好今天出发的又爽约了。
晚餐之后,雨停了,突然想出去运动一下,半程跑半程走,咕咚上显示近六公里,没想到我2020年的首次夜跑是在这五百公里之外的沅江之滨。
其他招工组的组长打电话过来交流心得,聊起种种艰难种种策略种种惊喜,自我解嘲一番,最后互道一声加油。“抢人”大战面前,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
3月4日
也许是锻炼了的缘故,昨晚十一点半一径睡到今早六点才醒,雨没下,鸡没叫,哈哈,其实不过是我睡得沉而已。这是十几天来睡眠时间最长的一次了,恨不得打卦鞭炮庆祝一下,一激动,在我们“抢人”团群里发了个红包!
今天去后潭乡政府现场咨询和面试,镇上组织了十七个人。从县城到乡上花了两个半小时,大部分路程都是在山间穿行。我一到,镇党委书记就跟我说,有个事要拜托关照,有个八零后的村支书,湖南农大毕业,很优秀,因为老婆在我们园区买了房子,即将临产,村支书只好辞职过去,边找份工作边照顾老婆,党委书记讲起来很是不舍,看样子真是忍痛割爱了。我赶紧跟杨经理沟通,争取推荐其他更合适的岗位,这样的人才在流水线上做普工确实是浪费。这次面试是成功率最高的一次,15人通过面试,人员质量都还比较高,而且大部分都愿意明天就出发。经过沟通,由乡上安排车子把他们送到县城,再统一坐公司专车前往厂区。乡上食堂的饭菜真不错,我觉得这是十几天以来吃得最香的一次了,他们说也许是因为心情好,呵呵。
下午与另外两个乡镇的负责人沟通,根据他们的宣传和报名情况,明天上午下午分别到两个镇进行现场咨询和面试。明天又将是紧张而忙碌的一天。
3月5日
今天大家都很高兴,昨晚对接的近三十人只有两人爽约,其余都如期赶到了发车地点,还有几人自驾前往,这是爽约率最低的一次了。到安坪镇进行现场面试的同志回来了,一起帮着组织上车。发车前大家一起合了个影,我笑着说这张照片很有纪念意义,以后等我们老了,坐着摇椅慢慢摇的时候,也会拿出来看看。
送走新招员工,吃了个盒饭,急急忙忙赶往孝坪镇。这是名气很大的861兵工厂所在地,2003年改制后叫云箭集团,当年那可是红极一时的大企业,前身为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兵工厂, 1938年由湖北汉阳迁至现址,迄今已有121年历史。进入该镇,必须要穿过一个一公里左右的天然溶洞,这是唯一的通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会不由自主的感叹,真是兵工厂的绝佳选址!这里满目葱茏,绿树成荫,原来的老宿舍、俱乐部等建筑虽然有些破旧和衰败,但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与气派。以后有机会,我还想来探访这个神秘之地的百年沧桑。
现场面试情况还好,一个老支书说他推荐的亲戚在这企业做了几年了,感觉蛮好,今年还想推荐两个人去。
回来排查摸底,一一电话联系,预计明天会有二十几人出发。大家都在感慨,要是之前每天都有这个战果那就过瘾,呵呵,说归说,大家都知道,没有耕耘哪来收获啊。
3月6日
中午发一车,这算是辰溪招工之旅的收官之作了,大家又合了个影。
上午,对前期工作进行了一个阶段性小结,相关资料整理核对,安排了工作组收队之后的相关后续事宜。
给予我们关心帮助的领导,我一一致电辞行,表示感谢,邀请他们来浏阳作客。
回想这半月,太多感慨。工作组的战友们走得最多的是山路,吃得最多的是盒饭和方便面,说得最多的是“明天就有专车”。除了睡觉大家每天都待在一起,上车打电话,下车做宣讲,白天搞咨询,晚上整资料,既分工又协作,既紧张又活泼。成熟稳重的副组长潘景洵、作风扎实的总务部长卜柯震、灵活干练的联络部长徐融、还有认真负责的企业员工黄福成、素质精良的司机杨师傅,可以说个个都是精英!当然,这些职务都是我临时任命的,有效期十五天。
人的一生,总有些让人难忘的经历,弥足珍贵。这半月来,大家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种种困难与不便,干出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应该说,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辰溪绝大多数的乡镇,我们领略了辰溪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辰溪县领导和干部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看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任重道远,也深刻认识到了企业发展对于一个地方是多么的重要!另外,对于“事在人为”这个词,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我想,这些感悟将滋养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余生开出更绚烂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