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公党苏州市吴中区基层委员会一支部与观前老字号共议夜间经济
今年,致公党吴中区基层委员会一支部调研课题选定了加大苏州夜间经济发展。最近“姑苏八点半”成了热议话题,市政府推出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措施:包括发放消费券,增加停车位,延长商圈营业时间等。苏州老字号云集的观前商圈,政府措施能多大程度助力观前商家从疫情影响中复苏?商家还有哪些具体问题和困难?带着这些问题,2020年5月14日上午,致公党吴中区基层委员会一支部将调研的第一站选在了观前街人民商场,与包括人民商场、得月楼、黄天源、采芝斋、龙凤金店、绣娘丝绸等姑苏老字号负责人畅所欲言,共议“姑苏八点半”话题。致公党吴中区基层委员会主委杨静漪应邀参加了调研活动。
调研中,各商家负责人都谈到今年疫情对营业额影响较明显,如人民商场同比去年下滑50%,得月楼、黄天源的营业额甚至下滑75%以上。五一期间,政府密集的优惠券发放以及线下无理由退货等配套措施都对商家营销起到提振作用,整个观前日均人流增加至约18万人,恢复到去年同期七八成水平。游客数量对观前商圈很关键,因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外地游客比例尚未恢复。此外五一过后,刺激政策对夜间消费的作用延续性如何,还有待观察。
商家反映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交通与停车不便。虽然已经增加了一些公共停车位,但由于观前街路面正在做统一改造,商家送货车辆的停靠不是很方便。另外对外地游客的交通指引还不是非常清晰,游客不能立即找到站点。二是对得月楼那样的大餐饮企业,消费券的刺激力度有限。逛观前的人流增加了,热闹了不少,带动了很多小商品类营业额,然而,实际进大饭店消费的客流却增长不多。怎么把人流转化为客流,是摆在这些大型餐饮类老字号面前的现实问题。
同时,老字号们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比如关于怎样把游客留住,要使观前商圈更有吸引力,改变只注重购物,业态单一的结构,单靠商户自己势单力薄。政府能否统一部署,搭台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吃、购、娱一体的体验经济;吴中区有民宿优势,能不能把游客从吴中区导流至观前,在苏州大市形成协同效应。在招牌与灯光设计方面兼顾个性化需求,在观前显示出姑苏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特质,等等。
最后,杨静漪主委感谢了观前老字号商家对党派调研的支持,参加的党员们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希望通过广泛调研,把商家的社情民意反映给政府,同时为政府倡导的夜间经济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建议,为“姑苏八点半”良好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