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公党大连市委员会 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2018年3月以来美国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摩擦经多轮反复不断升温和转折,引发广泛关注。大连作为比较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区域,中美贸易摩擦不仅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更将带来长远影响。由于美方挑起的贸易摩擦意在遏制中国崛起,其主要针对的是中国没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即高技术产业和创新领域等,故其对大连发展的长期影响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会影响大连引进外资和对美投资。一方面外贸型企业出口利润减少,会使社会资金逐步从外贸领域撤离。另一方面,部分存量外资企业可能会调整生产力布局,返回美国本土或迁至东南亚,尤其是在大连投资并主要对美出口的企业。此外,美国限制对中国的敏感商品出口或者技术转移,以及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和业务等,将使大连对美投资特别是在对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方面的投资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是会阻碍大连创新发展。首先要注意到美国301调查报告涉及的集成电路、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工业机械和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均是大连着力打造和培育的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要看到在大连的美资企业或美资研发中心的运作将受限,技术外溢或融入本土创新体系可能会被视为强制技术转让和侵犯知识产权,受到来自美国国内的严厉约束,与美合资技术类企业的正常运作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限制对美出口高科技产品,长期来看也不利于本土高科技企业打开美国市场。考虑到美国市场的风向标意义,不能进入美国市场,将严重阻碍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并真正做大做强。
三是将制约大连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开展离岸创新。科技竞争的背后是激烈的人才争夺。美国301调查报告明确认定,我国引进海外顶尖人才的活动“可能为从美国向中国转移技术提供重要渠道”。这意味着,如果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进一步收紧高科技领域的技术交流,部分海外高端人才可能会放弃来大连创新创业,从而使大连的创新活力受到影响。
为此、建议:
1.加强监测和预警,做好贸易摩擦风险评估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就是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冲风险。建议加快建立健全大连产业数据库,加强对重点行业对美贸易数据的监测,做好重点企业的动态跟踪和日常联系工作。同时,应依托相关研究机构,强化对美国贸易政策走向的跟踪研判,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积极储备相关应对措施。
2.积极稳定外资外企,建立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针对大连经济中外资占比较高的客观情况,应加大对外资企业的安抚工作,坚定其长期发展的信心。要以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留住企业。要以更大力度做好外资引进工作,尤其是以服务业扩大开放为契机,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各类高端外资企业。同时还要建立完善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三者分工合作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企业联合或者成立行业工会,联合保护对外贸易发展。
3.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要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挥自贸试验区以及未来自由贸易港的制度创新优势,扩大自主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提升引导企业海外投资的能力和水平,支持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同时发挥海铁联运先发优势,创新多式联运,不断完善跨越亚欧大陆的国际通道,建设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营商环境的法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多元化、国际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深化完善法治体系,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4.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
大连在加快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的过程中,始终要在推动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有新作为。要在继续吸引和稳定外资研发机构的同时,努力提高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政策、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集聚更多年轻创新人才,推动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要科学规划并提早布局,集聚更多一流科学设施、高水平研发机构和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