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辽宁
关于在大连设立“科创自由港”的提案

  中国致公党大连市委员会 

    

  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报告提出:“要聚焦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建设,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为了更深入领会全会精神,研究大连究竟如何能提高“创新策源能力”是核心关键。在大连设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自由港”将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科创自由港”是重在“自由”而非“贸易”、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自贸政策为支撑、“境内关外”的机制平台,是全面开放的新高地。 

  一、“科创自由港”对“创新策源能力”的提升作用 

      1、“科创自由港”保证全球科创要素的自由流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今天,全球贸易不仅仅是有形物资贸易,而是经济体互联互通的数据、信息、知识和创意等无形要素的交易。 

  2、“科创自由港”里多元创新主体自由交互。“科创自由港”是大连“拥抱世界”的最好方式和链接全球资源与能力的最佳表现形式。在“科创自由港”的环境中,全球创新主体(如研发机构、大学科技园、企业、创投机构等)得以汇聚大连“创新策源能力”融合东西方智慧,得以释放。 

  3、“科创自由港”能促进城市应用场景的自由开放。城市的各种应用场景反向倒逼科技创新的机制,倒逼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转化为可应用的核心技术。“科创自由港”不仅能大幅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更重要的是,将实质性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1)“科创自由港”创造新产业。通过共建共治、人才环境和资源协调等形成“创新策源”的闭环生态,并通过推动全球的数据无界流动,大力推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产业升级,形成数个新的科技赋能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2)“科创自由港”创造新模式。通过聚焦城市发展上的科技应用,推动城市发展的全场景科技应用的产业链创新。在多元共生的产业生态环境中,由大企业提需求、创新企业承接项目、孵化平台做技术转化、投资机构提供资金、数据交易中心保障知识产权和数据的安全,形成全关键技术引领、全产业链孵化、全场景应用、和全域传导的产业发展“四全”新模式。 

  二、建议 

  为了推动“科创自由港”的建设,可选择位于主城区一小时通勤圈内,文化生活氛围浓厚,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善,以便人才企业迅速集聚和应用场景开发的地区,建立“科创自由港”示范区。并从共建共治、开放政策、人才环境、公平竞争和交易模式等五方面提出实施建议,为示范区创新和营商氛围提供制度保障。 

  1、共建共治新模式。由政府牵头,科研机构、教育院校与龙头企业共同组成创新管理机构,通过设立科创加速基金,整合大连科研和产业资本,同时撬动社会资金,在重点产业领域集中投入,加速突破。 

  2、境内关外新政策。通过“境内关外”的数字管理机制,在市场准入、数据分级、金融制度、税收等作出特殊的政策安排。 

  3、科创人才新环境。对境外高端人才按照劳务合同发放工作签证有效期,对国内科创人才免除落户限制条件。免除境外高端人才和国内科创人才的购房、子女入学等限制条件。提供境外高端人才和国内科创人才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的市民待遇。境外高端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 

  4、同等竞争新待遇。允许外资企业申请现代服务业的资质和项目竞标。外资享受和内资企业同等的税收减免。允许外资企业申报重大国家科技奖励和补助。 

  5、数字交易新模式。成立“国际科创数字交易新中心”。有效聚合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数字流,建成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该中心通过“数据信托”的管理模式和模型,对数字进行交易。在庞大的市场上,产生“市场引致性的创新”,可以推动各个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的发展。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