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逐步成长壮大的民主党派;一个从海外走来,一步步根植于祖国土壤的民主战士;经历过近百年的风霜雨雪,致公党,在中国的土地上,不断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这道光,从封建王朝的没落气息中脱颖而出,从放眼看世界的宏远理想中孕育而出,从维新革命的思想斗争中身先士卒,从革命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挺身而出,半个世纪之后,他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致公党人和全国人民一道欢欣鼓舞——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无数志士仁人在枪林弹雨中倒下,终于换来今天的艳阳高照。 回首来时路,一路艰辛,一路坎坷。 1904年,孙中山将致公党引上一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1923年10月10日,旧金山召开五洲洪门第三次恳亲大会,决定组织致公党,通过《党纲草案》,成立了筹备委员会。 1925年10月,致公党在美国旧金山正式宣布成立。 1931年在香港设立致公党总部,致公党人终于离祖国越来越近。 抗日战争爆发后,致公党号召全体党员抗日,并发动所有华侨积极支持祖国抗战。无论他们身处何方,他们心里始终怀着一份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致公党总部停止活动,许多党员分散到各地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恢复致公党组织。 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发表宣言和告海外侨胞书,提出联合一切民主力量、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走上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948年5月,致公党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与各民主党派联名通电表示拥护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并发表宣言,号召广大侨胞积极支持祖国革命。 1949年,致公党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致公党的组织和活动,从海外转移到国内,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致公党的政治纲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 风雨同舟谱华章,复兴伟业展宏图。没有哪一场胜利不是浸泡着鲜血和汗水;没有哪一方幸福不需要信心和决心来守护!回顾上个世纪,致公党的发展历程经历挫折,经历迷茫,但致公党人一心向党、一心向国的初心与使命始终没有改变。那些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给予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信念与力量,这是钢铁般意志和坚持,这是大海般的胸怀和担当。致公党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协助中国共产党为十四亿中国人民谋求最大的幸福,将中国一步一步建设成现代大国,现代强国。 沧海桑田,春潮涌现,初心不忘,致公长青。我们有“致力为公”的铮铮誓言,我们有“参政为民”的赤子之心!党的十九大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春天般的美好画卷,让我们携手并肩,凝心聚力,在画卷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阎鹏 致公党大连市委员会组宣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