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四川
罗霞建议加强农村交通建设 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罗霞(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说: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调研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服务性产业,在实施精准扶贫、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面对目前农村交通在路网建设、产业支撑、交通服务、资金保障、人才队伍等方面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匹配”的问题,为加强农村交通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农村公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农村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建设农村公路重要意义的认识,聚焦突出问题,完善政策机制,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可以通过构建农村路网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项目生命各阶段的相互影响,避免规划折腾,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改进相关环节技术,提升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水平、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提升管养水平、探索养护模式改革等技术环节的改进,保证建设标准、保障系统运营,减少养护消耗。

  2.加大交通扶贫攻坚力度,提升农村交通服务能力。“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交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脱贫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客运出行服务方面,一是探索创新农村客运经营模式,对城市近郊有条件区域实施城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对偏远地区鼓励支持客运企业开行隔日班、周班、预约班等不定线班次,不断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结点,覆盖建制村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二是因地制宜进行班线车辆选型,保障群众基本出行需要,增强交通服务的获得感。物流服务方面,推广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立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和货源综合集散中心,统筹农村物流资源,加快物流流转速度。

  3.推进农村交通与产业发展充分融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要求,充分认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围绕当地特色,因地制宜,以交通为引线,采用“农村交通+旅游”、“农村交通+康养”、“农村交通+健身”、“农村交通+特色产业”等模式,规划建设具有旅游、康养、健身、休闲、资源、产业开发性质的特色农村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公路与景区旅游公路的有效衔接,通过设置环线、支线等方式与沿线旅游资源相衔接;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化技术手段,开展特色信息服务,加强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完善农村公路服务设施,拓展产业服务链。

  4.建立坚实可靠的财政保障机制、拓宽农村公路建养资金来源渠道。建立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机制。积极探索整合公路沿线土地开发、资本金注入、以奖代补等有效激励措施,将农村公路与农村产业基地、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组合开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项目同步建设、合力管护、互利共赢。

  5.发展建设交通人才队伍。通过校地合作、定向培养、选调、交通干部驻村、挂职等方式,引导交通人才、技术下乡,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建设和完善交通人才培训体系,利用互联网和云平台技术拓展培训空间,开发数字化培训资源和案例教学库,提升培训水平。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