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四川
郭春生:关于提供大学生创业失败援助的建议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国务院办公厅曾多次发文强调“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主力军。基于大学生创业这一时代潮流,国内研究大都关注如何指导支持大学生创业,并从国家、社会、高校等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但对于大学生创业失败援助的措施却少之又少。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科技与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西南交通大学期刊社主任、材料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郭春生说,根据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偏低,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在90%-95%。大学生创业失败是痛苦的、具有破坏性的。无论是对创业者个人还是创业团队,创业失败带来的消极后果都是严重的。创业失败可能使创业者一蹶不振,失去再次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首先,创业需要大量资金,创业失败使前期投入的资金难以收回,使项目亏损,造成较高的财务成本。其次,创业失败会造成较高的情绪成本。失败经历打击了创业大学生原就不足的自信心,从而产生悲伤、绝望内疚等消极情绪,严重者会造成心理乃至生理伤害。第三,创业失败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如信用透支、社会认可度降低等,这都会给创业个人和团队带来无法预料的影响。

  郭春生指出,创业失败后,创业者并不能自主的采取自我保护的态度,失败修复不能够简单自发形成的,创业失败者需要在专业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修复。另一方面,创业失败的经验对创业者是宝贵的财富,若能够走出失败的阴影,克服困难、整合资源,进行变革与创新,提升再次创业的信心和能力,则会大幅度增加再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大学生创业失败援助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需要从政府、高校、社会等协同完成。

  为此,郭春生经调研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大学生再次创业的支持力度。为大学生再创业提供更加宽松的条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创业失败援助措施和规章制度,简化审批手续和流程,降低援助门槛,并监督落实。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如联合社会资本设置二次创业基金,开展创业项目技术咨询、交流指导服务等。保护大学生创业者的信用,重视项目的评估,降低创业失败经历的信用评价。

  二、高校完善创业创新机制和体系。高校需要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因地制宜,在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学科特色、学生需求设置合适的创业课程体系。

  三、高校建立心理援助机构。高校可以通过在创业教育课程中引入心理辅导,完善创业教育,达到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和预防创业心理障碍的作用。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二是针对性开设创业问题心理辅导课程;三是及时关注创业学生心理状态,若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师应及时介入;四是对创业大学生进行跟踪式长期化的心理指导、培训工作。

  四、高校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和第二课堂建设。一是鼓励教师自身学习、提升,积极参与并带动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二是学校积极搭建第二课堂,将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并定期邀请校外创业成功人士到校传授经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等。

  五、社会应多措并举共同促进大学生再次创业。加强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三者联动,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高校可与地方政府、地方创业园区共同建立“创新创业指导站”等,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基地;对于高校推荐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政府和企业可以根据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和市场前景给予一定投入。

  六、发挥媒体作用,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政府和高校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最新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和有关信息;对创业失败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舆论保护,加强创新创业优秀个人经历挖掘,讲好创业故事,避免过于侧重成功案例的片面报道,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激励再次创业。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