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这里有一批勇往直前的战士,这里有一种致力为公的精神,这里有一道钢铁意志的长城,他们的名字叫致公党员。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许多的成都致公党员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展现出了致公党员的亮丽风采。
致公党员杨波
致公党成都市委委员,致公党成都市医卫支部主委,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材料编辑部主任编辑杨波,按照原来的休假计划已经到海南陪伴父母过年。 由于防控疫情的重要性,在年三十晚上接到单位紧急召回的通知后,杨波同志第一时间改签机票于初一就回到成都,从机场直接回到疾控中心参加抗击疫情的战斗。
她以强烈的职业敏感和责任感意识到废弃口罩将会成为今后最大的污染源之一,通过各种渠道最早报送了“关于妥善处理废弃口罩的建议”,该建议很快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并得以实施,目前已在省内各个地方增设废旧口罩回收箱并向全国推广。
坚守工作岗位的致公党员杨波同志
疫情的防控离不开正确权威的防控知识传播,杨波同志根据工作需要和单位安排,留守市疾控中心整理撰写各种防控知识的宣传资料。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对满天飞舞的“伪科普”和“假消息”,及时准确地发布科学权威的防控知识与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并成为当前防控疫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天大量的信息需要辨别,大量权威的科普文稿需要通过疾控中心健康部发布,本着知识共享、信息共享的原则,杨波同志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努力的为抗击疫情工作着,并随时做好了参加一线防控工作的准备。
致公党员周邦芸
致公党成都市委医卫支部的宣传委员,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急诊二病区主管护师N3级岗位办公室护士周邦芸,作为儿科门急诊的临床一线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一至今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
坚持奋战在一线的致公党员周邦芸
随着新冠病毒的趋势严峻,应对省政府一级响应,主动取消了所有的家庭聚会,取消了外出旅行计划,并向亲友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基础卫生防护知识,并亲手教病人及其家属如何正确戴好口罩。周邦芸在坚守工作岗位期间,做好门急诊发热病人的登记,做好“三问”,排查疫区人员,做好疑似病儿的隔离。春节假期儿科的特点就是外地病儿明显增多,所以排查工作特别重要。同时,周邦芸同志还积极响应医院组建抗击疫情志愿者的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到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中。
致公党员张迎
值2020年新春佳节之际,一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阻击战全面打响。许多致公党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逆向而行,勇敢地站到了抗击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致公党员张迎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致公党员张迎在转运资料
致公党西南民族大学支部党员、西南民族大学校医院医生张迎放弃春节假期休息,甘愿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中,战斗在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抗击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从1月26日开始至今,张迎医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先后参与到武侯区人民医院的疫情心理咨询室、内科和发热门诊等科室工作。由于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每天的病人数量都在快速增加,她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被感染的风险也迅速增加。冒着生命危险,整日整夜地加班,张迎没有丝毫怨言,一直兢兢业业地、勇敢地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她充分地展示了致公党党员的风采。(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供稿,致成宣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