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王惠丽:加快海洋牧场综合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海洋牧场建设作为解决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和水域荒漠化,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金钥匙,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海洋牧场产业链,实现从传统的养殖捕捞业到综合性海洋产业的转变,对于调整我国传统渔业养殖捕捞、提升海洋产业能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海洋牧场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的经济海域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布局。目前海洋牧场建设缺乏专属部门规划,多部门职责交叉,在建设时甚至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二是海洋牧场缺乏综合体系建设,从统筹规划、需求论证,到科研建设、综合利用,目前尚处于零散状态,没有形成相关产业链。三是在建设海洋牧场时,多以水产养殖盈利为主,忽视了海洋牧场的生态功能,缺乏对于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量化评估。四是海洋牧场科研支持力量薄弱,科研总体水平相对滞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人员缺乏对海洋牧场产业的研究兴趣,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经济效益。 

  建议: 

  1.做好统筹规划,加强科学布局,严格监管。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与广阔的近海领海,不同海域的生态环境与海底状况有很大差别,应从国家层面入手,各级政府部门对于所辖海域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明确功能定位,海洋牧场的建设不应只强调经济效益,要将重心更多的放在生态效益上。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 

  2.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海洋牧场综合标准体系。从国家层面立项,建立关于海洋牧场研究的研发平台。政府部门主导成立专业的海洋牧场专家顾问团队,对于不同海域海洋牧场的区域性综合开发找准开发模式。从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及建筑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着手,努力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规范海洋牧场建设标准。 

  3.以政府科研管理部门为桥梁,密切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平台成果的转化。建立面向海洋牧场技术的科技中介服务结构,为科技成果信息开放共享及推广应用等提供有力支撑。针对目前海洋牧场综合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国家提供专项资金,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研发,并将成果及时通过企业进行转化应用。 

  4.打造海洋牧场明星企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注重拓展后续产业,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将海洋牧场的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海洋牧场作为一个综合体系,包括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牧场生态建设、牧场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是一个延续性强、关联度高、分支广泛的产业链。充分利用这一产业链,能够实现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创造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