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曹英娟:用坚守和担当写就“战疫”答卷

她带领的护理团队,坚守武汉一线重症病区,先后救治和护理患者120余人,被评为“护理管理规范团队”;她牵头制定的新冠肺炎感控和护理标准被广泛应用……她,就是致公党山东省委社会服务专委会副主任、山东学大齐鲁医院支部副主委、齐鲁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山东大学副教授、护理学博士曹英娟。

2月7日以来,曹英娟作为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副领队和护理队负责人,带领团队131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全面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两个重症病区。疫情面前,曹英娟和她的战友们义无反顾奋战一线,给深处严冬的人们,带来生命与健康的暖阳。

 

白衣执甲带队出征

进入2月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最为关键的时刻。作为医疗战线的“国家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迅速组建由31名医生和100名护士组成的最强援鄂“兵团”,由院医务处副处长费建春和曹英娟分别担任正副领队,院呼吸科副主任李玉担任队长,驰援武汉。

2月6日,正式得到医院通知,曹英娟的心终于踏实下来,自己第一时间请战,最终得到医院批准,而她早已从思想和工作各个方面做好了准备。

“真的要上战场了,接管的两个病区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预计后期会有更多重症病人转过来,工作压力也会增大。”此去任务之重,曹英娟十分清楚。直到出发时,母亲还不知道她即将赶赴武汉,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身体也不好,她不想让母亲担心。

飞机转汽车,医疗队到达驻地已经是深夜。简单休息后,曹英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对接医院和当地卫生部门、查看场地、了解用餐用车等后勤保障情况......正式上阵之前,她必须保证一切准备就绪,让队员们心无旁骛地安心工作。

 

用温情打破坚冰

医疗队接管的两个重症病区,70岁以上老年人占30%—40%。为保障营养,曹英娟和同事们绞尽脑汁,把医院配发给医护人员的牛奶、鸡蛋、水果、方便面等食品拿出来,用破壁机制作流质食物,给患者喂食。

为尽量缓解病痛和隔离给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曹英娟特别注重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来,摁个章。你胜利,我胜利,全国战‘疫’要胜利。”虽然不能实现真正的接触,但病人和医护人员通过大拇指互相传递着温暖。老人眼角有了笑意,病房里的气氛轻松了许多。每天,曹英娟轻松的心理辅导暖热了很多患者的心。

她主持建立了病房“爱心书屋”,提供300册图书杂志供患者阅读,还为老年患者配备了老花镜。

重症病区里,患者和医护人员成为一家人。查房、打针、喂饭、做雾化、气道管理、处理大小便......看到曹英娟和年轻护士们每天一刻不停的忙碌着,一位病友奶奶心疼得直落泪。

为了感谢病友们的信任和关爱,曹英娟曹英娟和同事给病友们写一封信,还请湖北和山东电台的主持人分别录制了武汉话和普通话两个版本。

“您夸我穿刺的技术棒,我夸您面对病魔的勇气佳”。就这样,隔离病房隔离不了温情,病魔在欢声笑语中被驱散。

 

感控与护理的“齐鲁标准”

作为进驻武大人民医院东院的10余支国家队的联合护理质量与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曹英娟要负责定期对12个病区的护理质量与安全进行督查,确保护理安全,在实践摸索中提高护理水平。

为节约医疗资源、降低感染风险,她和团队探索出“移动查房”,通过合理排班,仅需派少数医护人员进入污染区,采用移动终端进行临床救治和护理管理等操作,还可以与齐鲁医院本部进行远程连线会诊。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她牵头制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感控与护理管理手册》,涵盖了新冠肺炎重症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感控标准与流程、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以及集中生活驻地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等内容,经过试用得到检验,效果良好。在国家级援鄂医疗队护理负责人沟通会上,这一“齐鲁标准”被推广应用于新冠肺炎防治临床一线,目前已申请地方工作标准。

 

做好“当家人”责无旁贷

作为护理队负责人,曹英娟每天5点以前起床一直忙碌到深夜,这是她的日常工作节奏。一线工作之外,她还要处理各种对接事宜、开展防护培训等。

全副武装、轮流吃饭、节约防护服、避免上厕所......,她每天和队员一起体会一线重症工作区工作的种种“酸爽”,带领100名护理人员完成复杂而繁重的护理任务,特别是对危重型病人的护理,是对生理、心理、技术能力的考验。

“晚上休息得怎么样,吃早饭了吗?穿脱防护服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能马虎;下了班一定要好好休息,有什么问题就跟我说,我想办法解决......”

享受曹英娟的这些“唠叨”,队友们已经习以为常。在他们看来,这些日常叮嘱,不仅是专业指导,更是暖心的鼓励与支持。

3月2日一早,肾内科护士李燕突然耳石症复发,头晕并伴有强烈的胃部不适,忙碌中的曹英娟第一时间赶到她的住处,安排与院本部神经内科专家视频连线,进行复位治疗,直到症状缓解,她又匆匆赶回工作岗位。李燕在前线手记中感慨“一场深夜的视频连线,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繁重的工作,使医疗队成员间结下了深刻的情谊,一些90后的医生护士亲切的称呼曹英娟为“曹妈妈”“班主任”。

为了纾解队员的心理压力,曹英娟主持开办了“云课堂”,邀请专家网上授课,为大家进行心理疏导,安排文化艺术类讲座丰富业余生活,舒缓队员们紧张的神经。自3月4日“云课堂”正式上线,听课学员累计达2600余人次,还吸引了其他医疗队成员加入学习。

“我必须保证所有队员都平平安安的回家,出发前我就想好了,院感不可以出任何问题,如果有万一,我一定是最后一个离开。”曹英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彰显参政党成员责任担当

做为一名有多年党龄的致公党党员,曹英娟在湖北期间还兼任一个重要职务——致公党山东省援鄂医疗临时支部主任。

为抗击疫情凝聚和贡献力量,致公党山东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以执政党为师,于2月10日成立了致公党山东省援鄂医疗临时支部,曹英娟被任命为支部主任。

工作间隙,曹英娟时常通过微信联络组织和支部其他5名同志,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加油鼓劲,梳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援鄂期间,他们已经报送了1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为助力科学抗疫贡献了智慧。

作为一名侨眷和在国外学习生活多年的留学回国人员,在一线的战斗体验,曹英娟有了更多新的体会。“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作为参政党成员,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四新”“三好”要求,秉承“致力为公、侨海报国”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说到这里,她满怀豪情。

 

曹英娟和她的队友们,奋勇逆行,日夜坚守,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责任,就是尽心尽力坚守好自己的岗位。正如出征前曹英娟所说的:“召之即来、来之必胜!我们充满信心,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