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居世界女性肿瘤发病第二位,是发展中国家女性肿瘤死因之首,全球每年约有23.3万女性死于宫颈癌。我国近年来女性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出现年轻化趋势,平均发病年龄10年间下降约5岁。
目前造成女性宫颈癌易发多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对宫颈癌高危致病因素的认知水平低,尤其是农村女性及受教育水平低的女性,对多次人流、不健康性行为、吸烟及口服避孕药等高危因素认识不足;二是对宫颈癌的可防控性认识缺失,对宫颈癌的致病因素(HPV感染)、早期筛查手段、预防方法等知之甚少;三是公共卫生对宫颈癌防治重视程度不够,资源投入相对不足。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被证明可防可控的癌症病种,完全可以通过及早筛查、注射疫苗的方式避免,甚至使其绝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更好关爱女性健康,努力提升全社会癌症防治水平,可以从打好宫颈癌“歼灭战”开始。为此,建议:
一、强化对打好宫颈癌“歼灭战”的宣传引导。把打好宫颈癌“攻坚战”作为全社会抗癌防癌工作的重要方面,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进一步加大针对宫颈癌防治的宣传力度。突出农村、城郊、贫困偏远地区等重点地方,锁定重点和高危人群,通过发放健康知识资料,对宫颈癌概念、临床表现、常见危险因素等知识进行专家科普讲解等,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宣传介绍宫颈癌的三级预防、生殖健康等知识,加强女性健康防癌意识。注重对宫颈癌疫苗使用的宣传推广,使广大群众知道宫颈癌可预防的特性。
二、提升宫颈癌筛查普及和保障力度。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如果全体适龄女性终生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就可使宫颈癌致死率下降一半。建议国家将宫颈癌筛查纳入女性医保保障范围,在育龄妇女孕检项目中加入宫颈癌筛查项目,指导地方、单位将此类筛查纳入职工体检范围,提升筛查的普及率。拓展“粉红丝带”计划,鼓励社会公益组织、慈善机构、政府相关福利部门对乡村、偏远、贫困地区开展宫颈癌免费筛查和治疗帮扶。
三、提高国产宫颈癌疫苗的研发生产供应力度。目前宫颈癌疫苗,特别是免疫效果好的九价宫颈癌疫苗国产化程度低、供应量小、价格昂贵,一段时间以来出现内地女性争相到香港、美国注射疫苗的热潮,在国内获批上市后也是供不应求。实现宫颈癌疫苗供应的完全国产化、提升供应数量依然任重道远。应把全体女性都能接种上安全有效的宫颈癌疫苗作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我国宫颈癌疫苗的自主研发、生产、供应,提高疫苗上市审批效率,加快上市步伐,提升供应数量。
四、定期开展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培训。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引领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及时对宫颈癌防治设备、知识、手段进行储备更新。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基层卫生室、乡村医生等机构人员的培训,促进宫颈癌筛查手段和预防技术向基层下沉,向边远地方普及,为打赢宫颈癌防治“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