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上海
致公党上海市委主委张恩迪履新纪实

  “作为市委领导班子的‘班长’,我深知责任重大……但是我将恪尽职守,努力工作,紧紧依靠班子的每位同志,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作用,为致公党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201248日,在致公党上海市委七届一次全会上,刚当选七届市委主委张恩迪面对台下同志们投射过来的信任目光,言辞恳切。而今两个月过去了,这期间他坚守着自己的郑重承诺,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履新的每一步。

  努力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

  上任伊始,张恩迪就从多个角度着手,熟悉市委方方面面的工作,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411日,也即当选市委主委的第3天,张恩迪来到致公党市委机关,与机关干部集体座谈,了解市委机关的运作情况。在这次座谈会上,他开诚布公,畅谈了自己对致公党市委今后开展工作的设想,对市委机关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每一个机关干部都应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要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的高度,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促进机关的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市委、服务基层、服务党员。他特别要求机关干部不但要学习多党合作理论,还要多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使自己能适应多党合作和致公党事业发展的需要,共同营造学习型机关的良好氛围。除了集体座谈外,他还与包括驻会领导在内的所有机关干部逐一谈心,推心置腹,详细了解大家的诉求与对机关建设的意见建议,做好团结工作,为大家打气鼓劲。他着眼于市委参政议政工作的实际需要,要求机关同志抽时间对阅览室等场所进行清理,在有限的办公区间内腾出一间作为新的会议室,供讨论参政议政工作用。而从426日开始,他率领市委领导班子成员连续深入八个基层组织开展调研,通过座谈、考察等形式,掌握了致公党基层组织工作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他的渊博学识,他的雷厉风行,他的一丝不苟,他的民主作风,他的平易近人,令他赢得了基层同志和市委机关干部的普遍尊重。

  立足参政议政,强化职能建设

  54日召开的致公党市委七届一次主委会议和514日召开的致公党市委七届一次常委会议上,张恩迪强调最多的就是一定要调动全市致公党员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市委的参政议政工作,使市委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张恩迪认为: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工作的关键,最能体现民主党派的价值,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不仅是时代对致公党市委的客观要求,也是致公党组织不断实现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他的思路清晰明确,一切工作均围绕参政议政这个主题开展。为此,在他的主持下,致公党市委在工作机制、专委会设置等多方面作了调整,使工作重心和资源配置均向参政议政工作汇集。例如,新成立经济、农村、文体等专委会,重新调整了各专委会的人员构成,要求各专委会均应围绕服务参政议政开展工作;提出市委机关全体干部都要参与和服务课题调研,进一步充实参政议政力量;要求加大对市委参政议政工作在媒体上的宣传报道力度,有效扩大致公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树立致公党“致力为公,参政兴国”的良好形象。

  2012518召开的中共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上海转型发展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应邀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张恩迪高度评价了中共九届市委工作报告,表示今后致公党市委将紧紧围绕该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五年工作目标开展参政议政调研,具体围绕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高”进行。在520日举办的致公党七届市委委员理论研修班上,他要求同志们多了解上海城市发展的现状,多思考上海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为中共市委和市政府的决策提出意见建议,把对中共市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领会落实到促进上海创新转型的工作实践中。在基层调研时,他同样要求基层组织在进行参政议政调研时,要着眼于本地区、本单位的发展实际,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调研,他特别强调了社情民意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指示市委职能部门加强同基层党员的联系,在社情民意、重点课题调研报告、提案建议的写作方面加以指导。

  在张恩迪身体力行的带动下,今年致公党上海市委一批关注民生、关注和谐社会建设、凸显本党派“侨”、“海”特色的参政议政课题调研正有序推进,各区级组织也正围绕本地区的重点工作进行参政议政。

  注重自身建设,夯实“同心”基础

  张恩迪始终把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放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高度加以对待,要求各级致公党组织的班子成员切实有效地加强组织自身建设,确保组织充满战斗力和凝聚力。他认为,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灵魂。在他的主持下,市委先后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党员学习贯彻万钢等领导在致公党市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共市十次党代会精神,以及致公党中央实施“同心”行动的通知精神,夯实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思想基础,继承和弘扬老一辈致公党员的优良传统,做好政治交接工作,努力服务于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他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强调不断增进与执政党的政治共识是民主党派思想建设中的最核心内容,要求各级组织的领导以身作则,走在学习的前头。

  张恩迪非常重视致公党员的发展和党内各类人才的培养与梯队建设。他指出,民主党派的工作本身就是要以人为本,实现党内同志的全面发展。在深入基层调研时,他专程拜访了组织所在区或单位的中共党委,就为致公党推介人才寻求中共党委的支持与协助。在和本党基层组织和党员骨干的座谈中,他叮嘱基层组织着眼参政议政职能的履行,加强参政议政的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参政议政的人才高地。他还要求各级致公党组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年初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及时向有关部门推荐人才,为致公党员更广泛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两个月的时间不长,但张恩迪凭借他长期担任政府行政领导和兼职从事致公党党务工作所形成的高度责任感、严谨作风与丰富经验,为致公党上海市委带来了一股新气象,使各项工作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显得更加务实、更具活力。他尽心履职的勤勉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深深感染、团结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同志,共同为创造致公党上海市委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在东莞市的座谈会上,王钦敏指出,东莞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科技创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东莞面临着的重要机遇和挑战,也将为我国产业转型提供良好示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既要注重积极参与和占领国际市场,更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体系。同时政府要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在融资投入、产学研结合、税制改革、资源统筹等方面提供支持。王钦敏希望东莞市能够积极先行先试,从行业入手,聚焦服务业,抓住一两个重点大力推广,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表率在东莞市的座谈会上,王钦敏指出,东莞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科技创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东莞面临着的重要机遇和挑战,也将为我国产业转型提供良好示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既要注重积极参与和占领国际市场,更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体系。同时政府要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在融资投入、产学研结合、税制改革、资源统筹等方面提供支持。王钦敏希望东莞市能够积极先行先试,从行业入手,聚焦服务业,抓住一两个重点大力推广,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表率在东莞市的座谈会上,王钦敏指出,东莞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科技创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东莞面临着的重要机遇和挑战,也将为我国产业转型提供良好示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既要注重积极参与和占领国际市场,更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体系。同时政府要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在融资投入、产学研结合、税制改革、资源统筹等方面提供支持。王钦敏希望东莞市能够积极先行先试,从行业入手,聚焦服务业,抓住一两个重点大力推广,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表率在东莞市的座谈会上,王钦敏指出,东莞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科技创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东莞面临着的重要机遇和挑战,也将为我国产业转型提供良好示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既要注重积极参与和占领国际市场,更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体系。同时政府要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在融资投入、产学研结合、税制改革、资源统筹等方面提供支持。王钦敏希望东莞市能够积极先行先试,从行业入手,聚焦服务业,抓住一两个重点大力推广,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表率。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