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持续增加,引发世界关注。我国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控制疫情蔓延,包括研制疫苗和针对性治疗药物,但研制工作需要时间,目前尚无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物。
有史以来,中医药在瘟疫防治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在控制2003年SARS病毒感染中,中药也显示了很好的作用。世界上多个研究机构致力于寻找抗冠状病毒药物,包括一些存在于传统中药中的天然化合物。
致公党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副主委、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上海市卫健委炎症与慢病管理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的张登海教授团队,根据中药中抗病毒成分应符合口服有效性和所筛选中药应符合传统使用习惯两个原则,通过六步筛选过程(如下图),筛选出26种传统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且具有直接抑制新冠病毒潜在作用的中药。
这26种中药是:连翘、甘草、桑白皮、菊花、款冬花、金银花、桑叶、前胡、金荞麦、西河柳、灯盏细辛、柴胡、黄连、鱼腥草、枳椇子、旋覆花、枇杷叶、黄芪、葶苈子、矮地茶、紫菀、泽漆、白果、知母、淫羊藿和贯众。
研究结果近日在国际医学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结合医学学报》)在线发表,以供全球中医从业者参考。
In silico screen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with the potential to directly inhibit 2019 novel coronavirus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中药
张登海团队的筛选过程有两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是筛选在中药中存在的、已被生物学实验证实的有直接抑制新冠病毒潜能的天然化合物。首先,检索已发表的文献,寻找生物学上已经确认为抗SARS冠状病毒或抗MERS冠状病毒的天然化合物,检查这些化合物是否出现在中药药理学数据库中(即是否存在于中药中)。满足要求的化合物再经口服吸收、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指标筛选,以选择适合口服使用的化合物,然后通过分子和蛋白对接分析,评价其直接抑制新冠病毒三种主要蛋白的潜力。
第二步是中药的选择。通过搜索中药数据库,确定含有上述选定化合物的中药;对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所筛选化合物的中药,再根据中医经典关于中药使用的分类,进一步筛选其中适合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药。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每种中药在体内的综合作用,进一步评价其是否能用于本次病毒感染的治疗。
通过筛选,他们发现了13种在中药中存在的、具有直接抑制新冠病毒潜在作用的化合物;125种中药含有两种或以上这13种化合物。在这125种中药中,有26种按其中药传统分类可用于治疗病毒所致呼吸道感染。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发现,这26种中药在体内的综合作用与调节病毒感染、免疫/炎症反应和低氧反应途径有关。
主编述评
针对该项研究,发文期刊编辑部还同时发表了主编凌昌全教授撰写的述评。述评指出,中药是抗新型冠状病毒新药研发的重要资源。这项研究有望增加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选择的有效性,从目前主要依据病人症状(病人因素)、中药药性和使用习惯(药物因素)进行选择,上升到同时考虑中药直接抑制病毒能力(致病因素),实现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相结合。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次筛选出的26种中药是基于生物信息学多种算法分析的结果,因此,这些中药单独使用(或作组方入药)或与西药联合使用,其对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实际效果,仍需要经过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进行评价。在临床试验验证有效之前,对这些药物的使用应持谨慎态度。
引用格式
Zhang DH, Wu KL, Zhang X, Deng SQ, Peng B. In silico screen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with the potential to directly inhibit 2019 novel coronavirus. J Integr Med. 2020; Epub ahead of print.
来源:《结合医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