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2月23日,上海市嘉定区人大常委,嘉定区五届、六届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常委,致公党嘉定区委主委秦高荣同志逝世。社会各界同仁通过电话、唁电、家中吊唁、网上吊唁、撰文、写挽联等多种方式向家属表示慰问,对秦高荣同志的去世表示哀悼。
1、致公党市委会前默哀
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上海市委主委张恩迪,市委副主委袁雯、邵志清、任忠鸣、马进、许复新、童丽萍在八届市委三十四次主委视频会议召开前,集体起立默哀,悼念于2月23日晚因病去世的上海市委常委、嘉定区委主委秦高荣同志。
2、各界同仁遥寄哀思
致公党中央组织部、致公党上海市委、嘉定区人大常委、嘉定区人民政府、嘉定区政协、中共嘉定区委组织部、中共嘉定区委统战部等30余家单位;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杨邦杰、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严以新、致公党上海市委主委张恩迪、致公党市委原副主委蔡建国、嘉定区政协主席刘海涛、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邵志清、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马进等40余位身前友人委托代办花圈,表达哀思。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原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韩天衡;上海书法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秘书长)王伟平等近40余位书法家提笔写挽联,以笔墨为秦高荣同志送行。
3、致公党员撰文追忆
● 刘宏佳:《悼主委》
时值初春,青山郁郁,绿水依依。岂知天道无常,先生一朝病重,离世辞尘。亲朋为之悲痛,好友为之泪行。呼千遍别走,唤万次留步,然汝驾鹤西归,空留余念!
呜呼!思先生,吾心伤,抚今追昔泪两行。一九五九,九月菊黄,生于嘉定,自幼奔波劳碌,后举家移居嘉定,建业立家,坎坷历尽,风雨倍尝,历经两万余日,寿享六旬春光。先生一生以仁为本,品德高尚,秉性刚直,胸襟豁达,乐观自强,友善待人,于公于私,问心无愧。求学之时,勤勉好学,志向远大;工作之际,业务精通,建树良多,技能大赛,勇夺桂冠,多处基层,为民办事,至诚奉公,克己恭人,多有美声。凡工作之地皆留清名,单位表扬,同事颂扬,有口皆碑。于公如斯,于家亦然。幼小贫苦,备尝艰难,尽心事母,竭力慈孝,帮衬兄弟,尊敬长辈,和睦四邻,名望颇高。
呜呼!忆之深,念之切,往事如烟湿襟裳。一九九七,先生加入致公,知识渊博,情操高尚,能力出众,脱颖而出,秉时代之风云,如蛟腾于深渊,抗鼎负轭,夜以继日,不懈努力,组建嘉定致公。初创至今,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成长,政治坚定,充满活力,特色鲜明,和谐向上。先生知人善用,凡入党者,皆不厌其倦,谆谆教诲,若春风化雨,耳濡目染,党内皆成良材。身勤于政,成绩卓然,建言献策为人民,奉献爱心于社会,服务山区而济困,打造团队显特色,凡此种种,莫不为党派谋福利也。二十余载,一心为党,忘身忘家,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终其一生而在所不计。弥留之际,仍心系组织,令吾等感动不已。
呜呼!千不舍,万无奈,笑貌音容何处觅。先生虽少读诗书,确有儒士之风。自幼受父亲影响,喜好书法,先后师从钱茂生、王伟平老师,笔耕不辍,终悟书法之道。尤擅体操、游泳、武术,闲时苦练,造诣颇深。对人以诚相待,对友礼仪谦恭,客来待若上宾,美酒佳肴奉上,众人乘兴而归,长此以往,传为佳话,德高望众,誉满桑梓。
今先生本当颐养天年,奈何天不假年,溘然长逝。悲哉痛哉,生是人杰,逝为鹤灵。德范常昭,山怀水铭,先生风范,后世景仰!
● 傅建清:《悼高荣兄》
秦高荣,曾任致公党上海市委常委、致公党嘉定区委主委、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嘉定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百合堂书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一生酷爱书法,常年笔耕不辍,为著名书法家王伟平先生入室弟子。作品曾入选上海新人新作展、上海首届楷书展、首届草书展和上海市八届、九届书法篆刻大展。他好友无数,为人重情重义,常为友排忧解难。在担任致公党嘉定区委主委期间,为工作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临终前数日还在为武汉疫区捐赠工作操劳,为党立下卓越功勋。他爱惜人才,将嘉定众英才多纳于党内,在他的领导下先后成立了嘉定致公艺术团、嘉定致公书画院、嘉定致公武馆、致公朗读社等团体。
鹤唳华亭疁水咽,春寒料峭意阑珊,
云烟万卷竹毫罄,帷幄千机力虑殚。
肝胆清风昭日月,义情喜雨润芝兰,
此行天上悠悠地,只恨人间少伟男。
● 李 洋:《悼师傅 秦高荣》
惟愿、时光一去不返。夜,深了,月亮有些灰暗,现,此时,你我各在一方。
生命脆弱,此刻,我的心情,沧海桑田的思绪万千,一路流年风尘里,存满了厚重的记忆,每一页,每一程光阴都透着酸酸楚楚,缘分,让我认识了你,师傅,朋友,知己,从而我执着善行善念,用素朴的滿腔情衷守候。
在这个熟悉的城市里,烟雨写尽了心情,叶落错过的花期,行走的阳光剩下执着的影子,无关春花秋月,时光未滿,心不散。
不知不觉中,在一场病魔突发的意外里,你走了,生命诚可贵,缘分价无比,牵挂,不舍填满了胸膛,生命多难,难在人生不易!
一场变过,岁月的转角处,便成了悲欢离合,往事如风,人生一场苦短的生命,生活一程跌宕起伏,我想,红尘三千丈,唯有一颗简单执善的心,一万年太久,向天再借五百年。
我,无论余路还能走多久,无论沧海桑田多无常,春风拂面,吹又生,不减当初的意念。师傅,一路走好!
● 陈亚东:《忆主委二三事》
2月28日,去殡仪馆送秦高荣主委最后一程,哀声悲染,萧瑟丛生。相关领导和生前好友尽数到场,致哀的挽联整整齐齐的环绕会场一圈,而领导、党员和友人送来的花圈更是从会场内一路排列到了门外。置身此情此景,我才终于意识到,秦主委真的离我们而去了。
在起伏的抽泣声中,悼词将秦主委的生平精炼地表达出来:主委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嘉定人,从小成绩优秀,青年时代凭借自己的才智在上海市青年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逐渐走上仕途。1997年加入中国致公党后,秦高荣全心全意投入到嘉定区致公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工作中,在他的精心筹划下,致公党嘉定区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的嘉定区委用兵强马壮来形容亦不为过。直到弥留之际,主委念念不忘的仍是党派未来的发展。呜呼惜哉!天不予人寿!
待献花礼毕,见主委的爱人仍然坐在椅子上垂泪不止。不禁让我想起仅仅2个月前,主委爱人笑盈盈的为我们奉茶招待的一幕,仿佛就在昨日一般。那时我听闻秦主委刚做完第一期化疗,就与兴华副主委、家东伯伯到秦主委家探望。还未进门,主委已经迎上前来,爽朗的笑声迅速拉近了主宾之间的距离。眼中的主委让我些许诧异,头发健在、精神矍铄,丝毫不见一般癌症患者的病态。言谈之间,主委对于病情十分乐观,寥寥数语之后话锋一转聊起党派事务。说到党员们的表现,主委不吝溢美之词,大声笑道:我们嘉定致公是有许多人才的!一时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17年末,致公党市委运动会落户嘉定。我身怀摄像技能,亦有取用器材的便利,因此自告奋勇,为运动会拍摄纪录短片。2天后,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传来的声音却有些熟悉,“小陈啊,我秦高荣。你前两天拍的趣味运动会的片子好了没有?”竟然是主委亲自关心此事,我倒是打算稍后慢工出细活,瞬间局促不安起来,“哦…主委,片子我正在编…”“好,我等下就过来接你,顺便还有个事情你也来帮帮忙。”是什么事情呢?我生性内向,那时入党不久,心想哪有什么本事能让主委记挂。不一会,秦主委把我接到一位友人家中,在编辑软件上反复看我拍摄的素材。“小陈拍的不错啊,就是清晰度不太好”区区两句话点中要害,我一时错愕。主委似乎看出我的不安,微笑着说:“让你来是记得你在宣传部门工作,文字功底和视频编辑水平不错。”原来如此,这话我只是初见面时简单介绍了一下,没想到主委居然一直记得。随后主委拿出歌曲《与你同在》的草稿让我一边看一边听,提供意见。后来此曲在致公党中央的大会上唱响,满座皆惊,赞叹不已,不仅是主委生平快事,也是嘉定区委的无上荣光。
今年年初,我拍摄的《〈五月十三〉老歌新编 缅怀峥嵘岁月》新闻片获得嘉定区好新闻奖。如今回想起来,无论《与你同在》还是《五月十三》,正是通过秦主委集聚了众多杰出的人才,才诞生了诸多优异的作品,如果没有他细致入微的关怀和鼓励,也许就没有吾辈施展才华的空间。因此不能不感念,虽鄙陋如我,主委也能记我之能,用我之长,其惜才爱才之情,令人动容。编录剪辑虽区区琐事,主委也事必躬亲严谨对待,其严肃务实之心,令人钦佩。
如今,秦高荣主委已然驾鹤西去,回忆这点滴往事,缅怀先驱,以慰逝者之灵,亦壮来者之怀!
● 徐 兵:《会当水击三千里一一悼念秦高荣先生》
二月二,龙抬头,秦高荣先生却在龙抬头的前夜走了,得知这一消息,我惊诧伤悲,不能自已。秦高荣先生是以体格健硕为傲的,他幼年练体操,稍长习武,身姿挺拔,行动敏捷,拥有让人羡慕的行走江湖的资本,刚过耳顺之年便蘧然离去,令人无法接受。然而,这竟然是真的。
2015年春节前夕,致公画院去崇明写春联,是秦高荣先生组织的,在车上碰巧和秦高荣先生坐一起,就这样认识了。秦高荣先生的大名早有耳闻,有好多次,一些知道我所属党派以及爱好书法篆刻的朋友,就会问我认识秦高荣吗?这次我总算见到了真人,接谈数语,我心下明白盛名无虚,秦高荣身上有一种极少数人才有的魅力,类似于人都“但愿一识”的韩荆州。“所罗门王说:万人中的一人,你去寻找吧”,说的大概就是秦高荣先生这样有魅力的人。那天和秦高荣先生一起写春联,先生处处体现出一种待人的亲和体贴,我感觉他并不是只对我这个新朋友如此,同行几位书家,他都欣赏赞美,大家初次相聚尽欢而散。
秦高荣先生是嘉定人,我是嘉定人的女婿,算半个嘉定人,后来他邀我去工作室玩,约好时间,特地去拜访了,在场的还有同党张杏明兄及嘉定书画圈的几位朋友。在工作室免不了写字交流,我是只能藏拙,秦高荣有大哥风范,却要写字送我,高荣先生一手右军行书清雅可人,就写《爱莲说》,却不顺,连着撕了几张,最后我不让他再撕了,写完一看,非常好,我很喜欢,秦大哥却说不好,特别想写好往往就写不好,不够放松,但今天也只得这样了,俟后静心再写过。后来没多久果然又写了寄给我,我一看,除了《爱莲说》,还写了《兰亭序》,我都欢喜。高荣先生的字是晋人风韵,我觉得这真是人如其字,因为先生浑身上下散发着晋人的潇洒劲。后来喝酒聊天,原来我的大哥也是高荣先生的大哥,相互的了解和关系又不同了。我是认这个大哥的,但平时称呼我只叫他秦老师。
2019年致公画院举办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书画展,我因为联系展览场地的事询问秦老师,方知他身体抱恙,但他没具体说病情,只说没问题,让我不要牵挂。他给我看近作,几幅斗方,我都喜欢,他说喜欢我给你写,现在退休了,时间更多了,我们一起玩。一起玩,我多么期盼的事情啊,今生却已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前几天参与一个微展,写了鲁迅先生的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写时不知,冥冥之中似乎大哥来知会了小弟,此哭何痛,痛贯心肝!
4、留言网络深切缅怀
近500名秦高荣同志身前同事、朋友、同学以网络吊唁的形式表达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