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上海
疫情期间如何用好新媒体为教研工作助力?嘉定致公党员支招谈体会

  在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在家办公、远程上班和在线教学应运而生。面对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教育人如何迎难而上?如何主动准备,解决问题?致公党嘉定区委党员、嘉定教育学院高中外语教研员徐梦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徐  梦:
  面对在线教学教研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大多数老师起初是有些措手不及的,然而时代给我们的考验与挑战无处不在,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教师和教研员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专业积累和储备尤其是新媒体素养也是摆在研训员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不一定保证像教育技术部的专业老师们那样精通技术,但我认为至少我们应该有勇于探索和尝试的勇气。
  新媒体方面的技能储备没想到在这次疫情期间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有时可能印证了某些古话“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在线教研我主要利用的是运营多年的公众号“梦中心工作室”,把最前沿的教研观点和文章第一时间分享给区内的英语教师和多语种教师们,从2月5日至今已经在自媒体平台陆续发表了《如何写好高考英语概要写作的主旨句》《疫情下的备考学子-学会选择才是关键》等11篇原创文。其中有多篇原创干货还受到了腾讯大申、看点快报、阅途蓝思英语、郑教授谈英语教学与研究和第一教育等主流媒体的转载。
  公众号的特点是它不需要我们大家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出现在某个在线平台,因为大家的时间安排各不相同,只要我们有空时拿出手机点击我关注过的号,但凡有新的文章或者资源推出,就会有提示,这样自由自主的在线学习或者指尖学习何乐而不为?学生的学习归根结底要靠自主自律和自学,其实公众号推送教学资源,备考建议以及解题思路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师生互动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收到了来自同行、学生和家长的留言反馈,这何尝不是一种互动,而且这样的互动不受时空的限制,等有空了再看再回复都是可行的。
  “互联网+教育”在我看来,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和前提之下,学习一些新媒体知识,再坚持定期进行思考和写作,在线教学研究也可以非常接地气,并及时回应莘莘学子们的关切。同时在公众号、企鹅号等新媒体平台,我把日语、西班牙语、以及意大利语等多语种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整理好分享给多语种教师们,整理汇编的近三年高考英语模拟考卷和新课标下的外刊阅读理解精选等也通过新媒体等平台给到大家,大家按需所取,守望相助。当然新媒体助力教研之路不轻松,在这些免费干货推送的背后是作者无数个白天的思考加无数个夜晚的键盘敲击,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员介绍

  徐梦,致公党嘉定区委党员,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高中外语教研员,主要负责区级英语学科资源库建设、区级英语学科题库建设、英语测试与评价,以及区多语种教学研究等,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员,持有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从教10年以上,期间担任备课组长和学科导师。擅长中学外语教学教研、英语主题式阅读教学、听说结合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翻译教学、国际交流课程统整以及生涯规划等,是上海市沪滇对口支援优秀教师、连续两届教育系统中青年骨干教师。从教至今发表期刊论文20多篇,承担过市级重点德育课题,参与编写嘉定区中小学综合实践类课程《博物学记》丛书,《政策赞助人:慈善事业、教育改革和影响力政治》书籍的翻译校对者,公众号“梦中心工作室”运营三年半期间发布教育教学教研类原创文近50篇。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