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州委会调研巍山县彝族服饰文化发展情况
8月12日,致公党大理州委调研组赴巍山县三彝扎染工贸有限公司调研彝族服饰设计和手工扎染工艺发展情况。大理州委会专职副主委罗金洪、秘书长赵文红率队调研。巍山县政协副主席、中共县委统战部第一副部长任家春,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米赛伟、副部长赵志敏等参与调研。
此次调研是根据致公党云南省委关于彝族服装服饰设计及巍山古城旅游开发项目的相关要求而开展,为进一步了解巍山县彝族服饰文化发展情况,积极引入外部资源,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观看扎染制作过程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三彝扎染工贸有限公司的扎染制作车间和商品展销室,详细了解了民族扎染产品生产工艺、制作流程、产品销售、出口创汇等情况,并与公司负责人就当前彝族服装服饰设计、手工扎染工艺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作了进一步交流。
罗金洪(右一)、赵文红(右二)与三彝扎染公司设计师交流
调研组表示,巍山县的彝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服饰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大量优秀而珍贵的民族服饰文化却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失散和消亡,现有民族文化产品也需要加强设计,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收集民族文化企业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手工技艺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和需要得到的帮助,整合致公党的内外资源,积极牵线搭桥开展合作,帮助和推动巍山县民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民间一种独特的传统工艺,采用玄妙的手工技巧,先在布面上勾绘艺术图案,然后手工精心按图案穿针引线,严密缝合后,再进入染缸染,每染一次,色深一层,经反复浸染后,出缸、漂洗、凉干、拆线后即成精美的手工艺品。据史料记载,扎染历史在南北朝时期即有发现,隋唐时期兴盛,至明清已深入民间,是我国民族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
工艺产品一览
巍山的民族扎染工艺独特,它以天然织物为原料,选用天然植物染料(如板蓝根、黑头草、黄梨皮、苏木、水冬瓜皮、紫草等植物),采用扎染中自古有名的两大染色法——草木染和蓝染,独特加工,精制而成。植物染料来自于大自然,是人工种植的再生植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染出的布料透气性好、柔软舒适,对皮肤有很好的药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