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云南
战疫一线的急先锋——记致公党员、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赵金辅

  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站在了与疫情“短兵相接”的最前沿,出诊救护、接送患者、预检分诊、发热筛查、急危重症抢救……急诊人24小时马不停蹄,成为抗疫战场上快速反应的急先锋、真勇士、“医”往无前的逆行者,而急诊科主任、玉溪市致公党员赵金辅更是以尽心尽责的坚守,诠释着医者的初心,恪守着医者的誓言。

 

 

  “急诊科作为全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第一道防线,要坚决做到不漏诊,零感染,严防死守,阻击病毒!”赵金辅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目光说道。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急诊科、120处在防控的第一线,作为科室的负责人,他深感肩上的压力非常的重,在了解到疫情的第一时间,赵金辅以急诊人特有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带领科室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应急准备,将最新疫情信息分享给大家进行学习和研讨,增强急诊医护人员的知识储备;为了降低感染风险,他不辞辛苦地一遍遍优化急诊流程;为确保科室人员安全,赵金辅利用科室交接班、微信群等渠道,反复强化科室人员接诊、出诊、转运病人等环节的个人防护训练。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为急诊科医护人员正确认识、防控、防治疫情奠定了基础,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赵金辅在第一时间签署了请战书,一直坚持在防控一线工作,和其他同事一起承担急诊科门诊、发热门诊,多次到联元医院医学观察点查房,到华瑞小区、秧草塘、玉景苑隔离社区进行排查,与院内其他专家一起,承担院内疑似病人会诊任务,组织、协调、安排120的转诊转院任务,并担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防治突击组2组副组长,从疫情发生以来没有休息过。一天,急诊外科要求会诊一例怀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外伤患者,患者病情较重,需要做血液检查,当时护士几次采血未能成功,赵金辅就亲自为患者进行深静脉穿刺完成了抽血检查,当时有同事提醒说这样被感染的风险会不会很大,但是他并没想那么多。

 

  赵金辅家在宣威,自外出读书、工作到现在已有20多年,和父母总是聚少离多,在记忆中已经很多年没有和父母一起过春节,每年春节也只能打个电话问声好,报报平安,每一次打完电话,心里想着明年一定回家团聚,但这个愿望一直都没有实现。经过很多努力,今年终于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对于父母第一次在外面过春节,赵金辅规划了带着父母去做一个短暂的旅行的计划,以弥补自己多年内心的亏欠。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他只能把父母丢在家中,自己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中。

 

 

  相聚总是短暂的,离别的日子很快到来了,在父母回老家的时候,因为火车、大巴车停运,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赵金辅又不能离开送父母回去,最后也只能委托其他人把父母送回去。离别时母亲唠唠叨叨,千叮万嘱的叫他要保护好自己,疫情结束了,有时间回趟家。“这个时候我看见母亲眼睛湿润了,我一个劲催母亲上车,因为我也快忍不住自己的眼泪,我不想母亲看见我这样。”赵金辅哽咽着说。

 

  赵金辅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上一年级,小女儿只有两岁,因为工作忙,平时就基本顾不上孩子,大儿子的学习辅导,小女儿的照顾都是妻子一个人来承担。妻子在社区工作,这次疫情的到来,社区也承担着很重的防控任务,妻子就更辛苦了。特别是2月1日红塔区出现了确诊病例,并且该患者曾经到过三院,与包括赵金辅在内的急诊科多名医务人员有过接触,“因为担心把病毒带回家,感染到家里的人,没敢回家,进行了自我隔离,一个人住在外面,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其实自己的苦不算什么,最可怜的是孩子,当隔离完回家时,小女儿很委屈的样子,真的很心酸。”赵金辅这样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急诊科是医院疫情防控第一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关,任何的疏忽错漏都将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身为科主任,身为医务人员,接受考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名医者的承诺。我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赵金辅说。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