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浙江
种共产之火种,燃中国复兴路——读《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有感

  《火种》摆脱了传统的通史写作框架,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切入,书写大历史下的中国,表达小细节里的党史。平实的语言与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用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故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业之艰难、革命新航程的来之不易及其伟大成就,回顾了共产党人手举火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在点燃新中国复兴之火的历史。 

  该书以20世纪前三十年的历史作为的背景,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发展的艰辛历程,语言平实,细节生动,寓意深刻。从爱国人士们推翻清政府,到孙中山新思想,再到开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及中共第一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像一燃火种,扎根在了红色的土地。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挫折,众多爱国之士为了伟大而热烈的革命事业前仆后继、英勇献身,让中国共产党在陷入危难时都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并且最后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最终证实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复兴之“火种”,它熊熊燃烧的火焰中蕴含了立党建国、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力量,必将风火相承。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心中共产“火种”。从晚清末年清政府屈辱签订《辛丑条约》,到民族觉醒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第一次召开国代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再到党成立之后艰辛寻求革命的道路,抵抗国民党发起的反革命大屠杀,再到武装力量处于下风之后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转战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最后到古田会议总结了早期经验与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革命的火种被革命伟人们保护着,经历了战争的摧残,融汇了各方烈士的鲜血,仍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在民族危亡时期,中国的能人志士为救亡图存、重振国威,上书、改革、革命,一步步胆大地解放思想,渐渐在华夏民族的复兴道路上越走越远。编纂《海国图志》的魏源带着理性救国的态度,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洋务运动风生水起,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和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企业出现了;孙中山请愿于朝廷,提出新政的主张,以及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千余名举人共同发起了“公车上书”,提出变法主张;清末革命党人崇尚暗杀之风,陈独秀经过深刻反思对暗杀行为否定;民初共和梦碎,知识分子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气壮山河的诗句,激励着无数热血志士投身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去;20世纪的中国,起义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炮火之中,让中国人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于是,随着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等的爆发,大清王朝这棵空心的枯树最终土崩瓦解。紧接着的是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并且在与国民党的合作、内战中成熟,一步步挣破其他势力的束缚,建立了中共革命政权,并延续至今,生生不息。 

  警示后人,感恩当下,展望今后“复兴路”。“复兴之路”,已经不再是反封建反殖民的反抗斗争,而是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道路。屈辱的历史让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青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在这段时期,先烈们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心中的使命之神圣。我们更应当用颗感恩的心来追忆这段历史,回顾历史,我们没有生在最落后的年代,没有成长在最混乱的战时,我们更应珍惜当下,把握当下,活在这最美好的21世纪,认真去享受着这尘埃落定后弥足珍贵的和平。历史冰冷的黑夜已经远去,未来温暖的正午即将到来。正如习近平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所说:“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他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深刻阐述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铿锵的话语和豪迈的宣示,都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此时的中国要比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目标,“火种”不仅照亮了家家小康的灯火,还继续照亮我们更光明的未来。(文:孙莹  审核:邵祥军)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