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使命履职尽责,为渝中发展献务实之策
2018年1月10日,重庆市渝中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渝中区人大十八届二次会议相继召开,致公党重庆市渝中区委16名政协委员、2名人大代表参加了会议。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积极履职,撰写提案建议,提出了不少金点子。
为渝中母城文化传承发展聚智慧
政协委员曹粒,提出推进“文化+互联网”IP经济模式,打造渝中文化品牌。利用网络技术,多形式多角度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展现母城文脉,打造渝中文化IP名片,让渝中“文化品牌”不仅是光鲜的城市名片,更是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政协委员何萌提出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建立博物馆馆藏数据平台,给市民和游客提供新的游览模式,探索文化消费新模,促进我区文化旅游业发展。
关心下一代,为渝中教育事业建诤言
人大代表蕴华关心适龄儿童入学问题,提出改进龄儿童小学入学年龄界定,试行柔性入学,采取“学生个人情况+专家评估”等方式来建立完整的适龄儿童入学方案,让有能力的孩子得到及时的教育,使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坚实。委员喻开渝针对渝中区学前教育需求量大增并将长期持续的现状,提出将建立普惠性幼儿园列入民生实事中,建立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扩大普惠性优质公办幼儿园的比例,引导支持民办幼儿园改为普惠性质。
为渝中健康事业发展想办法
政协委员刘东方关注慢病防治,提出通过线下专门健康生活宣传工作组宣传,线上健康宣传的APP或者网页等方式干预群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群众树立起忧患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委员陈力关注到社区中中老年人及部分弱势群体,常合并有多种慢性病,用药种类繁多复杂,成为用药错误的高危人群,因此建议在社区医疗机构开展社区居民药物重整,搭建用药信息整合平台,实现用药信息共享,在社区居民中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及上报,以减少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