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鲜明特征和理论升华,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和实践经验。
本党中央万钢主席曾在讲话中指出:致公党要不断提高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能力,努力使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要通过参政议政等形式,努力为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献计出力。
围绕以上精神实质,落实到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方面,则要引导党派成员,切实了解社会情况和民众意愿,及时整理,认真研判,向党和政府准确反映相关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实现理性有序的政治参与。
同心同向同行,要“肝胆相照”,站好位置,选好角度。
一是要将自身置于中共的亲密盟友,协助执政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不站在执政党的对立面,只发牢骚,不作建言;
二是要秉持“白说也要说”的负责态度和履职意识,摒弃党派意见“说了也白说”的误解和偏见;
三是要从全局角度观察现实,思考问题,不以偏概全,以点带面;
四是要以协商方式提出问题、发表建议,不居高临下,派发任务;
五是要务真求实,直面问题,建言献策,不只说虚话,只唱赞歌;
六是要扬长避短,提出独立见解,真知灼见,不能不懂充内行,人云亦云。
同心同向同行,要“有识有为”,提出诤言、奉献良策。
反映社情民意,做好信息工作,实质是体现“有为才有位”,要做有心之人,有为之士。
一是要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收集相关信息。在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后、重大事件发生后不同阶层、各方人士的态度与反应,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有新意的观点、思路、对策,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潜在因素和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要人士对我国现实内政外交的意见看法等等诸多方面,通过信息的下情上达,帮助党政领导更多了解基层实情,以及各方意见、诉求,坚持以人为本,顺应社情民意。
二要特别重视和充分实现社情民意信息的时效性,对反映的情况、问题、意见、看法,重在快速及时,先行早达。
同心同向同行,要“凝心聚力”,选好人才,建好队伍。
一是注意物色人才。在发展新党员时,应把参政议政能力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
二是注意培训人才。应将信息工作的培训制度化,让党员知晓、了解和掌握信息报送的要求和方法。
三是注意优化人才。应为成员提供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从中注意优化和组合;
四是注意任用人才。应将成员参政议政成绩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首要指标,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建立相对稳定和富有成效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