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主要内容的“同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形势下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的重要理论指导。
从历史来看,“同心”思想是对包括中国致公党在内的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与党团结奋斗实践的总结升华。中国致公党诞生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不懈奋斗的早期,可以说致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图发展的奋斗史。长期以来,致公党和中国共产党秉持共同理想信念,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不管前进道路如何坎坷,致公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始终如一。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致公党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同心”思想,实际上就是继承和弘扬统一战线优良传统。
从本质来看,“同心”思想是对统一战线规律的科学把握。同心同德是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同心”思想的核心;同心同向是政治方向,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行是政治责任,参政党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应有作用、落实各时期工作是贯彻“同心”思想具体体现。
从实践来看,“同心”思想是科学的行动指南。自统一战线深入开展“同心”教育,扎实推进“同心”实践,着力强化“同心”宣传,全面实施“同心”行动以来,“同心”思想在统一战线深入人心,成为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巩固发展的方向引领;“同心”行动贯穿于统战工作各个领域,成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品牌。结合参与省委海外联络与社会服务具体工作体会,一方面省委立足多年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经验践行“同心思想”,以致力扶农、免费教农民上网、为农民造福为宗旨的“致福工程”帮扶西部地区,先后指导、帮助在重庆酉阳县11个乡镇和贵州毕节实验区2个乡镇建立了“致福工程”培训点,受到当地农民普遍欢迎。另一方面,近年来省委紧扣政府引才工作中心,发挥本党特色优势,创新实施服务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服务江苏经济发展的“引凤工程”,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海外留学人员江苏行考察联谊活动”,向在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学习的近千名海外学者、专家、博士宣传江苏,组织邀请有意来苏创业的126位海外留学人员赴江苏考察、交流、联谊,促成20位博士落户江苏工作、创业及7位在外省发展。为落实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提出的开展服务沿海开发“同心”活动,“引凤工程”第三届活动以“服务沿海开发”为主题,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与沿海三地新兴产业的交流对接平台,集中宣传南通、盐城、连云港沿海三市创新创业环境,为沿海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持。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领导和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出席了在南通举办的“服务沿海开发同心行动推进会暨引凤工程沿海行启动仪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省委先后实施的两项工程,从指导思想上来说均秉承“同心”理念,抓住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工作重点,量力而行适时开展工作,也因此获得了中央统战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十部门联合表彰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社会服务成果奖。作为省委机关干部,我将不断加强学习,致力提升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实践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的诺言!